失智檢測里程碑!FDA首批阿茲海默症血液檢測試劑  

日期2025-05-19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圖片來源:網路)

失智症檢測邁向新里程碑!美國時間16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Fujirebio Diagnostics開發的血液檢測診斷試劑,透過偵測與阿茲海默症病理相關的類澱粉蛋白斑塊(amyloid plaques),早期發現阿茲海默症,同時減少正子斷層造影(PET)或腰椎穿刺脊髓液(CSF)檢查的需求。此次批准適用於出現認知功能退化徵兆及症狀的55歲以上成人。
 
這項批准不僅為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立下里程碑,也激勵全球投入相關創新檢測的業者。在臺灣,奈捷生技、磁量生技都正在開發阿茲海默症血檢,其他如上頂、新旭、宏智、睿信、百威等公司,也投入阿茲海默症創新檢測技術開發。
 

延伸閱讀:阿茲海默症診斷新標準⁉ 盤點臺灣7家創新早期篩檢新星

 
這項血檢產品名為Lumipulse G pTau217/β-Amyloid 1-42 Plasma Ratio,是先前Fujirebio獲批上市產品Lumipulse G β-amyloid Ratio (1-42/1-40)的血液檢測版,早先的產品是使用脊髓液做為檢測樣本。
 
Lumipulse G pTau217/β-Amyloid 1-42 Plasma Ratio會檢測患者血液樣本中的pTau217、β-類澱粉蛋白1-42,計算這兩種蛋白的數量比例,這個比例可作為判斷患者腦中存在類澱粉蛋白存在與否的指標參考。
 
FDA表示,新版的Lumipulse G pTau217/β-Amyloid 1-42 Plasma Ratio,與Lumipulse G β-amyloid Ratio (1-42/1-40)檢測到的澱粉樣蛋白比例基本相同,因此透過510(k)上市前通知途徑准予批准。
 

降低阿茲海默症PET、脊髓液檢查負擔 但不可作為單一診斷依據

 
此次批准是根據多中心臨床研究,共使用了499份認知功能受損成人的血液檢體,並將Lumipulse G pTau217/β-Amyloid 1-42 Plasma Ratio的血檢結果,與PET、CSF的檢測結果相比較。
 
結果顯示,91.7%的血檢陽性患者,PET檢測或CSF檢測也顯示有類澱粉斑塊;97.3%的血檢陰性患者,PET檢測或CSF檢測顯示沒有類澱粉斑塊。未能獲得確定結果的血檢患者,比例不到20%。
 
PET可在阿茲海默症臨床症狀發生的數年前輔助早期發現阿茲海默症,但費用高昂、耗時,且讓患者暴露在輻射線中;CSF檢測則需透過腰椎穿刺取得,侵入性比血液檢查高出許多。
 
FDA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當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退化的徵兆或症狀時,這種新血檢能夠可靠地預測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類澱粉蛋白病理學。
 
不過FDA也指出,血檢結果必須和其他患者的臨床資訊一同做解釋,不適用於篩檢或獨立診斷檢測,應使用其他臨床評估或加入其他檢測,來確定患者的治療方案。
 
FDA強調,此血檢的相關風險主要來自偽陽性和偽陰性。偽陰性可能會導致對阿茲海默症的錯誤診斷和不必要的治療,偽陰性則可能會導致額外不必要的診斷測試,或是延遲有效治療的時機。
 
參考資料:
https://www.fda.gov/news-events/press-announcements/fda-clears-first-blood-test-used-diagnosing-alzheimers-disease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