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美國FDA通過《植物藥新藥指南》(Guidance for Industry: Botanical Drug Products)以來,雖已有超過500件植物新藥向美國FDA申請臨床試驗,不過迄今通過核准的植物新藥仍僅2例。這兩張藥證是如何拔得頭籌呢?有什麼路徑和經驗可供借鑒?
文/劉祖惠、郝仰東、賴麗秀、巫文玲
早年,美國對傳統植物藥較不重視,雖於1994年通過「膳食補充品健康與教育法案(Dietary Supplement Health and Education Act, DSHEA)」,將傳統草藥產品以草本膳食補充劑(herbal dietary supplement)形式銷售,但不得宣稱療效。
直到2004年,FDA通過《植物藥新藥指南》(Guidance for Industry: Botanical Drug Products)經過審查核准的植物藥可用於治療疾病,多家藥廠才紛紛投入植物新藥的開發。
但由於植物成分較為複雜,在療效評估、產品一致性管控及製程開發等層面均有其執行難度,且該新藥的植物組成越多,其上市審查面臨的挑戰也越大
《植物藥新藥指南》考量植物性產品之特殊性,如其為混合物、活性成分不知或不能確定及有前人使用歷史等。與一般化學藥品不同,植物新藥之申請需求特別強調藥材原料之生產、鑑定與品管,這包括化學、製造及管理(CMC)、既往人體使用經驗資料、藥理/毒理資料等以達產品一致性之標準。
因此,自FDA公告《植物藥新藥指南》實施之後,歷經十餘年,雖然已有超過500件植物新藥向美國FDA申請臨床試驗,不過迄今通過核准的植物新藥仍僅兩例(見表一)。
這兩張藥證是如何煉成呢?有什麼路徑和經驗可供借鑒?究竟如何成功取得一張植物藥證?為何中草藥知識歷史悠久的華人無法拔得頭籌?
首張藥證VeregenTM 象徵意義高
首例上市的植物新藥是2006年德國MediGene藥廠的Veregen™,該藥主成分為Kunecatechins,是綠茶萃取物,採外用藥膏上市,用於治療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所引起之生殖器疣。
事實上,Veregen™上市之路也是歷經約10年的轉折與淬煉。
茶多酚的藥用價值和臨床實踐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及非常豐富的資料和經驗。日本公司早在70年代就開發這方面的產品,並進行製造和臨床試驗。
其中三井農林株式會社(Mitsui Norin)於90年代末申請專利保護,並聯手美國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CI)及加拿大公司進行預防腫瘤方面的研究。
1997年,加拿大Epitome製藥公司先是從三井農林株式會社買進Veregen™ 茶葉提取物的全球開發和市場權利。
1999年,Epitome製藥公司又將該產品應用於治療生殖器疣的權利轉讓給德國的Medigene;2004年,Medigene又補簽協定,才真正擴大該產品的適應症範圍。
Medigene 是德國首家擁有上市產品的生物技術公司,其股票交易標記為 MDG,在英國劍橋和美國聖地牙哥設有分公司。
Veregen™ 的國際臨床試驗總計涉及1,000多人,分別在德國、俄羅斯和美國完成。
Medigene公司和Epitome製藥公司合作開展的臨床試驗,方案設計嚴謹,採用雙盲對照,與安慰劑做比較。臨床試驗達到預期的結果:55%的患者經過治療完全消除生殖器疣,實際結果是78%的受試者完全或幾乎完全消除在隨後12周的隨訪中, 只有6%的患者出現復發。
2005年11月5日,FDA接受該藥的NDA申請,原定於2006年7月31日審查完畢, 但由於NDA材料太多、太新,植物藥審查組人手不足,FDA又延長法定審查時間90天,最終在10月31日批准該藥上市。
由於該藥屬於安全性高的外用製劑,且為單一植物(綠茶)組成,因此,在安全性及產品一致性管控等方面的驗證須克服的障礙較少,被視為是通過美國FDA核准上市的重要優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