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人類慾望永遠無法滿足?

打破大腦「匱乏循環」 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

撰文記者 彭梓涵
日期2024-05-27
《大腦不滿足:打破「匱乏循環」, 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

我們的祖先都是成癮者,大腦總是優先掃描環境,尋找「匱乏」的提示,產生成癮。本書作者、內華達大學教授麥可.伊斯特走過長達6萬4千公里的旅程,從人類飲食進化、拉斯維加斯的吃角子老虎機、過度囤積物品和極簡主義、到如何面對爆炸網路資訊等,探索人類大腦永遠不滿足的真相,揭露如果我們知道自己多容易受到匱乏心態驅使,就能更了解並克服面對行為改變的挑戰。

作者/麥可.伊斯特     譯者/林慈敏     責任編輯/彭梓涵


常識告訴我們,如果某件事一無所獲,我們很快就會停止去做。長達一個世紀的心理學研究也支持這一點。例如,如果我們轉動車鑰匙卻沒有啟動引擎,我們可能會多轉動鑰匙幾次;但如果沒動靜,我們就不會一再轉動鑰匙,而是會放棄,然後打開引擎蓋或打電話叫拖吊車。

心理學家將這種停止做沒有回報的行為稱為「削弱」(Extinction),這在我們研究過的所有動物身上都很明顯。

而當說到造成削弱,那個年代的吃角子老虎機就像殺死恐龍的彗星,非常善於造成削弱,以致很多吃角子老虎機前面甚至沒有椅子,很少人玩它們的時間會久到需要坐下來。

大腦天生就愛的匱乏循環

然後出現了一個叫做斯.雷德(Si Redd)的人,大約是在一九八○年。雷德生於一九一一年,是密西西比州一名赤貧佃農的兒子。生長在經濟大蕭條時期改變了他的心靈,在他內心銘刻了堅定的動力與能量,讓他完全專注於致富。

年僅十八歲,他就開始在南部與東北部打造彈珠台遊戲機與自動點唱機的王國。雷德非常成功,以致到了一九五○年代末期,黑幫逼迫他接受一筆不公平的交易:賣掉你的生意,不然我們就殺了你。

因此,他帶著他的才能來到了拉斯維加斯。一九七○年代末期,雷德注意到新的雅達利電子遊戲機系統能抓住孩子的專注力好幾個小時,這對他來說是件蠢事,因為這些孩子們打贏一場電子遊戲,並未因此得到任何實質的回報。

但這讓他有了一個點子。雷德了解心理學上的削弱,他知道連續輸太多次並不好玩。當我們贏的時候,賭博會更令人感到興奮,即使那些勝利很小。

他心想,能否把吃角子老虎機數位化?與其使用那些笨重的物理類比滾輪,只提供一列符號下注且賠率很差,雷德開始製造有螢幕的吃角子老虎機來取代。這代表當賭客玩這個遊戲,就會啟動一部電腦,而「滾輪」就會在螢幕上現身旋轉。

螢幕打開了一個充滿下注與贏錢可能性的世界。雷德請人把機器設定好程式,讓玩家每次都可以下注不只一列、行或符號。有些機器還允許賭客在單場遊戲中下注一百行符號。想像各種奇形怪狀的線條越過五乘五的符號網格,直線、向下斜線、向上斜線、V型線、M型線等等,任何一個都可能贏。

透過在每場遊戲中對於十、二十、四十,甚至一百條不同的線下注一分錢或五分錢,賭客更有可能在一、兩條線上贏到一些東西。任何一部吃角子老虎機遊戲的勝率驟升到四五%。

你可能贏到大錢,但更常見的是贏的金額比原始投注的少。例如,一名賭客可能下注一美元,「贏」了五十美分。說這是一種「贏」可能很怪,甚至根本是愚蠢的。

但回溯到一九五○年代的科學卻證實,雷德對人類行為有基本的認識。他了解人腦不會把那個結果視為輸了五十美分,而是傾向於忽略已投入的錢,把它視為贏了五十美分。賭場把這種贏得的金額比下注的少稱為「偽裝成贏的輸」。

挪威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大腦對這些「偽裝成贏的輸」的反應,是將之視為小贏而非小輸。它們讓我們玩得更久、花更多錢,因為它們保持了希望、懸念與興奮。

發現隱藏暗示 在渴望前先阻止它

一旦雷德利用了這個大腦的怪癖,他便透過一個從基本心理學教科書偷來的劇本來強化它。他讓這機器幾乎能誘發癲癇。數位機器讓雷德能加入響亮歡樂的聲音、明亮閃爍的光,以及富娛樂性的螢幕圖形。

他在那些機器上安裝程式,讓真正的「贏」以及「偽裝成贏的輸」出現時,發出那些令人興奮的噪音、燈光與圖形。心理學家將接下來發生的事稱為條件反射。正如巴夫洛夫(Pavlov)的狗聽到鈴聲就流口水一樣,人類開始把機器奇妙的反應與真正大筆的贏,以及偽裝成贏的輸,聯想在一起。

吃角子老虎機從快速、單調的燃燒變成長時間、緩慢、令人著迷、好玩到不行的悶燒,讓我們一再回頭去玩,有時甚至可以帶著比一開始更多的錢離開。

對玩家以外的人來說,不顧「偽裝成贏的輸」仍繼續玩似乎很不合理,但這是教科書上典型的人類行為。

再回到破車的例子,假設我們轉動車鑰匙,車子沒反應,於是我們再轉動一次鑰匙,還是沒有。但是當我們第三次轉動鑰匙時,引擎轉動了一秒鐘,發出像是要啟動的聲音,接著又變得沒有聲音,也沒有啟動。

我們面對這「偽裝成贏的輸」,當然會立刻再轉動一次鑰匙。只要引擎有活過來的跡象,我們就會坐在那裡轉動鑰匙。

只有連續太多次失敗的嘗試,才會促使我們去打開引擎蓋或打電話叫拖吊車。一具需要細心注意的引擎,比一具壞掉的引擎更能吸引我們較長的注意力。

書名           大腦不滿足:打破「匱乏循環」, 在數位浪潮中奪回生活主導權
作者           麥可.伊斯特
譯者           林慈敏
出版社        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    2024年5月2日
定價           480元
頁數           380頁
ISBN          9786267442111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