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諾貝爾獎蛋白質設計大師新公司成立!募2000萬美元攻奈米抗體藥;羅氏阿茲海默症抗體藥臨床一b/二a期試驗積極
生技醫藥
NEW
美癌症登月計畫建構腫瘤3D圖譜!最新12篇研究登《Nature》
科學新知
NEW
冰島大型研究!《Nature Genetics》首揭癌症風險降低基因乳癌發生率降53%
新聞集錦
湯銘哲:「機械生物學」解蟹足腫形成機制/何弘能:開發首個iPSC衍生多囊性卵巢症顆粒細胞/徐偉成:MSC治新冠肺炎 FDA臨床試驗獲准
2020-08-17/
記者 巫芝岳
15日,台灣細胞醫療協會於國家生技園區舉行第6屆會員大會,下午的學術發表會上半場,邀請到成功大學湯銘哲、台北醫學大學何弘能、中國醫藥大學徐偉成,分別針對個自在傷口纖維化、多囊性卵巢症、心肌梗塞與急性腦中風治療方面等,再生醫療臨床應用的最新研究。成功大學湯銘哲(攝影/林家慶)成大湯銘哲—團隊正進行雄性禿毛囊再生、罕病泡泡龍治療研究成功大學湯銘哲特聘教授,同時也是現任成大國際傷口修復與再生...
新聞集錦
再生醫療
再生醫療立法多舛 草案版主同台各自表述立
2020-08-16/
記者 李林璦
眾所矚目的再生醫療立法,歷經三年懸而未決,15日,由台灣細胞醫療協會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主辦「2020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年會」,再生醫療三大公/協會難得「喬」出不同版草案提案版主同台。邀請到食藥署署長(TFDA)吳秀梅、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立法委員暨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執行長劉明勳、立法委員邱議瑩等,闡述其對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的展望與期待。台灣細胞醫療協會理事長陳耀...
新聞集錦
邱議瑩:不須糾葛「製劑」「製品」 早日通過立法才是解方
2020-08-16/
記者 李林璦
立法委員邱議瑩昨(15日)受邀於「2020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年會」演講,她表示,這是她近來最緊張的一場演講,因為自己並非這領域專家,但在自己罹癌後,她了解罹癌的辛酸與痛苦,更開始留意醫學資訊。最早引起她對再生醫療發展關注的議題,是2015年的八仙粉塵爆炸事件,因衛福部同意輸入日本已上市的自體皮膚細胞培養產品,供給嚴重燙傷病人使用,讓她了解新技術對生命垂危者的重要性。接著在同年,鼻咽癌患者Caspar...
新聞集錦
再生醫療
細胞治療
劉明勳:細胞/基因治療產品審查5大要點「穩定」、「純度」、「品質」、「安全」、「治療效益」
2020-08-16/
記者 李林璦
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長劉明勳,曾待過醫事司、食藥署、審查單位,有非常完整的醫、藥監管資歷,昨(15日)於「2020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年會」也從技術審查角度看再生醫療,「大家目標宗旨都一致,目前只剩細節爭議。」他說。他首先分享國際再生醫療進展,統計至2019年,全球共有1,066例再生醫療臨床試驗進行,其中又以基因治療75.4%占比最多、其次為細胞治療20.3%、組織工程4.3%,核准...
新聞集錦
細胞治療
石崇良:「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8/17上線 增加資訊透明
2020-08-16/
記者 李林璦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昨(15日)於「2020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年會」,一上台便直指,「特管法快撐不住了,越包越多,水餃都快被包成粽子了,所以,結論就是我們需要專法來管理再生醫療製劑。」石崇良表示,特管法一發布,媒體大肆宣傳自體細胞療法解禁,台灣將創造千億台幣商機,「但我怎麼算,都算不出有千億!」不過,廠商的投入越來越多。他表示,特管辦法從2018年9月發布至今,細胞治療申請178件,其中,自體免疫...
新聞集錦
再生醫學
吳秀梅:再生醫療製劑規格化、商品化 才能接軌國際
2020-08-16/
記者 李林璦
食藥署署長吳秀梅昨(15日)於「2020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年會」分享對再生醫療製劑法案的想法與現況。她指出,自民國99年起,臺灣細胞及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申請共121件,目前也有諾華(Novartis)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基因治療製劑(Zolgensma)正在查驗登記中。八仙塵爆時,衛福部首度同意專案輸入日本自體細胞培養產品,加上病友殷切的需求,建立再生醫療製劑法案勢在必行,但由於基因或細胞...
新聞集錦
再生醫學
邱泰源:再生「製品」、多元專業人員、部級審議委員會、獨立救濟制度
2020-08-16/
記者 李林璦
昨(15)日,由台灣細胞醫療協會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主辦「2020台灣細胞醫療協會年會」,聯袂台灣再生醫學會、台灣幹細胞學會,邀請到食藥署署長(TFDA)吳秀梅、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立法委員暨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邱泰源、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執行長劉明勳、立法委員邱議瑩等,闡述其對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的展望與期待。首場演講,「邱泰源版本」本尊現身,立委邱泰源開宗明義強調,守護病人權益、彰顯專業價...
新聞集錦
益生菌前瞻功效 抗病毒、抗發炎
2020-08-14/
記者 李林璦
今(14)日,台灣乳酸菌協會舉辦前瞻功效性益生菌學術研討會,匯聚各界益生菌研究專家,包含臺灣大學生科所教授劉嚞睿、臺灣大學獸醫系副教授陳慧文、嘉義大學副教授謝佳雯以及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副研究員林幼君,一同探討益生菌在抗病毒及免疫調節方面的創新前瞻性功能。 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劉嚞睿(攝影/李林璦)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劉嚞睿首先與大家分享具有抗病毒活性之乳酸菌的篩選與研究,他表示...
新聞集錦
諾和諾德重啟血友病新藥conizumab三期試驗、 Scholar Rock首創新藥治療SMA 獲FDA罕見兒科疾病用藥認定
2020-08-14/
記者 彭梓涵
《臺灣》北醫李友專:AI開創「早覺醫療」新時代登上《JMIR》近(11)日,由臺北醫學大學公衛學院、健康資訊科技國際研究中心的團隊,聯合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員,在醫學資訊頂尖期刊《JMIR》中發表論文,提出以人工智慧(AI)開創「早覺醫療」(EarlierMedicine)新時代的概念,該研究由醫學資訊研究所教授李友專領導。《臺灣》晟德集團2020Q2財報獲利增單季EPS3.02國際授權、...
新聞集錦
35000位患者以恢復期血漿治療新冠有效 專家存疑
2020-08-14/
記者 彭梓涵
近(13)日,梅奧診所(MayoClinic)進行的研究顯示,在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體內注入康復者的血漿(恢復期血漿)有其益處,然而此研究缺乏安慰劑組的比較,導致多位專家對此療法的效果與價值仍存疑。研究共招募約35000位受試者,主要收集患者數據,而非測試療效。發現注射恢復期血漿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體內,可使死亡率有顯著下降。確診後三天內接受輸血者,其七天後死亡率為8.7%;而經四天以上...
新聞集錦
瑩碩上半年合併營收4.22億臺幣、盛弘醫藥Q2 EPS 0.74元上半年毛利率創歷年最高
2020-08-14/
記者 彭梓涵
1.瑩碩上半年合併營收4.22億臺幣 子公司擴大技術輸出營運轉佳今(14)日,瑩碩(6677)公告2020年上半年營運成果。上半年合併營收為4.22億臺幣,較去年同期微幅減少2.46%,稅前淨利為1766萬元,稅後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為1301萬元,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29元。瑩碩進一步指出,上半年推出的口服滲透泵特殊劑型精神科用藥的銷售狀況良好,加上隨著各國陸續解封,子公司歐帕自5月起接單...
新聞集錦
疫苗搶奪戰開打! 阿根廷、墨西哥排隊生產AZ/牛津新冠疫苗 供拉丁美洲使用
2020-08-14/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13日,阿根廷與墨西哥表示,與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達成協議,將從2021年上半年開始無償生產1.5-2.5億劑新冠疫苗,供給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區。臺灣也傳出政府將以行政院編列之百億臺幣預算,向阿斯特捷利康爭取新冠疫苗授權,並由國衛院、台康生技開發,再由台康負責生產。據了解,雙方的合作前提,臺灣必須承諾於明年之前生產至少1-1.2億劑疫苗,在滿足國人防疫需求後,剩餘疫苗...
第一頁
上一頁
849
850
851
852
85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