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AI數位醫療股將登興櫃!雲象科技遞交申請;艾伯維斥14億美元 取EvolveImmuneT細胞接合劑平台;Recursion AI設計口服非抗生素藥 完成二期首位患者給藥
生技醫藥
NEW
歐盟推動「新穎方法認證」:為藥品開發中的創新技術提供支持
醫療科技
NEW
經顱刺激減緩阿茲海默症 Sinaptica臨床二期認知下降減速44%
新聞集錦
《Cell》子刊:首個單分子端粒酶螢光標記 揭癌化關鍵分子機制
2020-06-04/
記者 巫芝岳
近(3)日,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UniversitédeMontréal,UdeM)的研究團隊,發表了首項能在「單一分子」層次上螢光標記端粒酶的技術,同時透過此技術證實癌細胞中突變的端粒酶的調節因子,是如何造成癌細胞長生不死的機制。此研究發表於期刊《MolecularCell》。端粒(telomere)是位於染色體末端的保護性DNA結構,而端粒酶(telomerase)...
新聞集錦
美國密蘇里大學醫學院研究TMF細胞預測肺癌存活率
2020-06-04/
記者 王棋祺
近(3)日,密蘇里大學醫學院( UniversityofMissouriHealthCare)和MUHealthCare的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癌細胞與白血球細胞之間的一種細胞融合類型,稱為腫瘤-巨噬細胞融合(tumor-macrophagefusion,TMF),TMF細胞的大小和數量可以預測肺癌存活率。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JournalofThoracicOncology》。在美國,肺癌是與癌症相...
新聞集錦
專利技術糾纏數年 英抗體療法公司Kymab戰勝大廠Regeneron
2020-06-04/
記者 彭梓涵
近(3)日,英國抗體療法研發公司Kymab宣布,美國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在4月駁回再生元(RegeneronPharmaceuticals)針對Kymab的4項專利無效請求,本月PTAB再度駁回,再生元提出的第5項專利無效請求。Kymab因其人源化小鼠而得名,該公司成立於2010年,由惠康基金會(WellcomeTrust)專注於遺傳學的桑格研究所(SangerInstitute)衍生...
論壇報導
ASCO
CAR-T療程不須住院?專家:副作用管理、收治能力仍有困難
2020-06-04/
記者 吳培安
近(3)日,美國剛落幕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中,多項有關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的研究,包含嬌生(J&J)的JNJ-4528、必治妥施貴寶(BMS)的Liso-cel、Gilead的Yescarta等,都顯現出患者可能不需住院(outpatient)的可能性。專家認為,如果患者若非必要不需住院,這樣的CAR-T產品,在健康保險支付上更受青睞,但目前CAR-T療法...
新聞集錦
前FDA局長Scott Gottlieb:今年不太可能大規模打新冠疫苗
2020-06-04/
記者 劉端雅
美國時間5月27日,美國前FDA局長ScottGottlieb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今年不太可能開始進行大規模疫苗接種,2021年才有機會廣泛使用。另外,歐洲疫苗廠ValnevaSE總裁暨執行長ThomasLingelbach也指出,安全且有效的,以及如何創造持久的免疫反應是疫苗開發一大挑戰。Gottlieb指出,到2020年底,疫苗製造商將具備生產數以千萬計的疫苗能力。不過,需要30,000名...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促歐洲干擾素用藥增加 藥華藥單月營收破8000萬;北醫攜手科技部啟動「法人產學合作計畫」;2020泰晤士亞洲大學排行 臺7校入選百大
2020-06-04/
記者 彭梓涵
1.新冠肺炎促歐洲干擾素用藥增加藥華藥單月營收破8000萬今(4)日,藥華藥(6446)指出,因配合歐盟夥伴緊急出貨Ropeginterferonalfa-2b(P1101),5月單月營收達8,000萬元。藥華藥表示,5月單月營收只是出貨藥品給歐洲合作夥伴的收入。法人預估,隨著未來P1101在歐洲市場銷售成長,公司預計會再有一波權利金的收入。藥華藥分別於去年3月、5月及12月出貨P1101給歐洲合...
新聞集錦
台杉創投
創投觀點
遠距醫療
王智弘:疫情後時代臺灣遠距、輸出整合性方案 可成醫療產業艦隊
2020-06-04/
記者 李林璦
今(4)日,台杉投資舉辦「後疫情時代醫療科技發展趨勢」,邀請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兼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來探討疫情期間帶動的醫療科技發展,並為臺灣如何利用現有的科技及醫療照護體系來與國際鏈結,在國際上找尋臺灣的機會提出建言。 王智弘除了於今年3月初發表一篇有關臺灣防疫成果的論文讓全世界看到臺灣外,更是專注於智慧醫療設備美思科技的共同創辦人,對於矽谷生態十分了解,近期也發表如何預...
新聞集錦
《柳葉刀》指WHO採信羥氯喹研究資料來源可疑;疫情下美生技IPO熱潮預計將爆發;美CRO公司Covance啟動新冠受試者配對
2020-06-04/
環球生技
《國際》羥氯喹療效數據可疑?!《柳葉刀》提出質疑、啟動獨立調查可信度美國時間2日,知名學術期刊《柳葉刀》(TheLancet)編輯RichardHorton針對近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喊停有關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臨床試驗的決策提出質疑。WHO採信的多篇重要研究發表,其使用的資料來自一家名叫Surgisphere的美國小公司,其號稱數據來自六大洲、共計671家醫院...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
ICT
醫療科技
發展下一個半導體產業? 仁寶集團最積極
2020-06-03/
記者 吳培安
雖然當前臺灣智慧醫療當道,但隨著特管法核准細胞治療案件數逐漸增加,資通訊和自動化生產業者對再生醫療的興趣也逐漸升溫。經濟部2019年10月發布的《全球早期資金趨勢觀測月報》指出,再生醫療領域中的幹細胞與免疫細胞療法,成為近兩年醫藥品/療法次領域的新投資焦點。撰文/吳培安日本神戶生醫研究創新基金會細胞療法研發中心,中心長川真田伸在去(2019)年9月受邀訪臺,分享日本如何將神戶市從一座重工業和鋼鐵工...
新聞集錦
再生醫學
台創材力爭再生醫療新材料隱形冠軍
2020-06-03/
記者 吳培安
台灣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台創材)聚焦全球再生醫療市場潛能,以獨步全球的微奈米結構體技術,生產可客製化的三維培養細胞支架,堪比目前市面上的細胞培養材料能收穫更多細胞,因而獲得日本、中國、美國多家生醫公司的青睞,成為其跨足國際再生醫療市場的助力。目前,再生醫學的發展領域主要有「組織工程」和「細胞治療」二大方向,隨著再生醫療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市場的成長,引發了大量生產各種細胞的需求。如何在有限度的時間與...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
三顧+「日立策略」 再生醫療「天下,捨我其誰」
2020-06-03/
記者 王柏豪
今年4月,日立集團無畏疫情高峰期,史無前例以海外合資合作模式,和三顧正式完成簽約,近期並已順利完成20億新臺幣集資,將在竹北園區建置一座亞洲最大的全新一代自動化細胞治療生產廠,成為今年以來臺灣生醫產業最大的投資案。日立結合三顧佈局全球再生醫學的策略,志在讓全球細胞治療的CDMO捨我其誰。自2013年安倍政府發布「日本再興戰略」,率世界之先將再生醫療納入其中,日本再生醫療的發展,不僅受到歐美國家關注...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
共舞再生醫療產業鏈 臺、日合作火熱進行中
2020-06-03/
記者 吳培安
日本再生醫療產業鏈快速發展,與日本友好的臺灣,也在再生醫療法規上效法日本雙軌制,正快速追趕日本的腳步,臺、日兩國已經成為亞洲發展再生醫療的指標國家,雙方近年來彼此間也多有合作,國內業者、學者專家窺見雙方的異同之處,值得在未來合作策略佈局上審慎考量。2018年9月,我國衛福部通過「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修正草案,授權給醫療單位的申請醫師,能在醫事司核准登記後,...
第一頁
上一頁
888
889
890
891
89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