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新聞
醫療科技
NEW
柏瑞醫AI秒測骨鬆、肌少症 落地大林慈濟醫院
新聞集錦
NEW
羅氏授權東洋癌症口服標靶藥台灣市場;賽諾菲18億美元攜手AI生物製劑公司Earendil;禮來口服GLP-1新藥三期臨床數據優 股價大漲16%
政策法規
NEW
川普挺小分子藥? 行政命令擬撤IRA藥價協商「藥丸懲罰」
科學新知
全球新聞
中研院與臺大團隊的超穎透鏡再進化 消除全可見光波段色差
2018-02-03/
記者 林以璿
在科技部學術攻頂計畫支持下,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蔡定平特聘研究員及臺灣大學團隊的透鏡研究再突破。團隊最新研究證實並製作出可消除整個可見光波段中色差的超穎刻作透鏡(AchromaticMeta-lens),且成功應用於全彩成像系統。研究成果已於上月29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奈米科技》(NatureNanotechnology)。日常生活中透鏡的應用相當廣泛,從眼鏡、光學望遠鏡、攝像鏡頭與相機感...
醫療科技
全球新聞
北榮陽大簽署合作協議 再度攜手合作
2018-02-02/
記者 李虎門
臺北榮總與國立陽明大學,於今(2)日簽署正式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長久堅實的合作基礎下,在醫療、研究、教學及醫務管理等方面進一步交流,共創醫療新紀元。退輔會主任委員李翔宙期許雙方在醫療實務和教學研究都能有更好的發展,成為國內醫界的領頭羊,退輔會必當全力協助。國衛院梁賡義院長則希望藉由雙方合作,由北榮帶領陽大附醫,團隊齊心努力,嘉惠更多民眾。臺北榮總院長張德明表示,臺北榮總位居國內醫界領導地位,陽明...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科學太嚴肅看不懂?這些論文摘要也太奇葩
2018-02-02/
記者 徐淨
一圖勝千言,為更直觀表達學術研究重點、結論,學術文獻多會配圖作為摘要。然而,科學研究還是嚴肅的,許多配圖儘管精緻、盡量精簡,還是不那麼平易近人。可偏偏還是有些科學家是幽默的,一些膽子大且個性十足的作者,就給論文配上了畫風各異的插圖,趣味橫生。例如,此篇論文作者顯然是經典漫畫七龍珠的狂熱粉絲,他以大家不陌生的漫畫人物生動說明BPO-BHN異質結構以及其高催化性。圖片來源文章:https://goo....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精準醫療 預測腎臟移植率風險
2018-02-02/
記者 徐淨
昨(2)日,來自英國國家健康研究所(NIHRBRC)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研究證實,能以一小段片段DNA預測長期腎臟移植成功率。這項發現是個人化醫療的實現,並可協助降低醫療成本。在蓋依醫院(Guy'sandStThomas'NHSFoundationTrust)和倫敦國王學院(King'sCollegeLondon)的執行下,該研究旨在探討如何提高腎臟移植的長期成功率。過去,曾...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維持牙齒健康可以控制血糖
2018-02-02/
記者 林以璿
近日,一項新的研究強調了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衛生的重要性。研究指出,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照顧好他們的牙齒,將可以維持更理想的血糖水平。這份研究目前已經刊登在《TheJournalofClinicalPeriodontology》。這項研究由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UniversityofBarcelona)微生物學教授MiquelViñas領導,研究對象包括90名平均血紅蛋白(HbA1c)水...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阿茲海默
《Nature》血液檢測就能「認出」癡呆蛋白
2018-02-02/
記者 林以璿
在過去的15年裡,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一種簡單的癡呆症血液檢測方法。最近,《Nature》發表了一項突破性成果:來自日本和澳洲的科學家小組開發了一種血液測試,可檢測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毒性蛋白,且測試的準確率高達90%!(圖片來源:論文截圖)「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可靠的方法,用來鑑定早期癡呆患者,所以,大多數臨床試驗都是招募臨床症狀已經很明顯的人。在這時,與β-澱粉樣蛋白有關的腦損...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聲音沙啞別輕忽 喉癌使用微創雷射手術保嗓音
2018-02-01/
記者 李虎門
67歲的徐先生,是一位高階工程師,服務於政府機關。年輕時曾吸菸,但已戒菸超過30年。2年多前突然發生嗓音沙啞超過1個月,在診所吃藥未見改善,到大醫院後才發現竟是聲帶惡性腫瘤,被診斷為第一期聲門癌。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系副主任方端仁表示,喉癌病人中有9成以上是聲門癌,腫瘤長在聲帶上,初期症狀除持續沙啞外,並不會疼痛或有其他明顯不適。喉癌好發於55歲至75歲男性,其發生率約佔台灣頭頸癌的1/10。聲門...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可喚醒免疫系統抵抗癌細胞
2018-02-01/
記者 李虎門
據韓媒報導,韓國研究團隊開發出無需進行外科手術,透過靜脈注射就可以清除癌細胞的新藥。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研究員金仁山團隊指出,「團隊已開發出可誘導人體內自然免疫反應的遺傳物質『鐵蛋白奈米粒』,也就是說,在體內注射抗癌奈米粒子-FHSIRPα-dox,可讓免疫細胞激活,將癌細胞吞噬。」金仁山表示,「實驗過程中,沒有注射抗癌奈米粒子的小鼠,在18天內,癌組織的體積增加了10倍左右...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FDA醫材審查規範 將更加精確
2018-02-01/
記者 林以璿
FDA局長ScottGottlieb上月29日呼籲,希望FDA能與國會一起徹底檢討改革診斷法規。Gottlieb認為當前的510(k)已經不符合現今需求,因此積極希望推動改革。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的一個精準醫藥小組談話中,Gottlieb首先報告了診斷醫材的監管焦點細節,Gottlieb期望在他擔任FDA主管期間,能有具體成果。「我認為我們有責任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如何監管診斷,FDA需要與國會...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醫療
美國三家巨型企業 合組健康醫療公司
2018-01-31/
記者 林以璿
亞馬遜(Amazon)、BerkshireHathaway和JPMorgan昨(30)日宣布,將聯手組建了一家新健康醫療公司,旨在為醫療行業帶來創新,並且為公司員工提供更多的醫療保障,提高滿意度跟減低成本。根據CNBC的估計,這3家公司擁有超過110萬的美國國內僱員。這三家大企業的CEO,JeffBezos、BerkshireHathaway(巴菲特)以及JamieDimon,在宣布這一計劃時明確...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QED
BridgeBio子公司QED Therapeutics 將專注於FGFR相關疾病
2018-01-31/
記者 林以璿
BridgeBio醫藥公司今(31)日宣布從Novartis獲得了抗癌在研新藥infigratinib(BGJ398)的授權。BridgeBio還宣布將推出新子公司QEDTherapeutics,以推動這種強效選擇性酪氨酸激酶受體FGFR抑製劑Infigratinib的發展。美國每年約有6,000至8,000例膽管癌患者,這種癌症的治療選擇有限,生存率取決於肝內或肝外膽管分支是否存在癌細胞。FGF...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就是這個光!腫瘤影像技術有望成為抗癌新武器
2018-01-31/
記者 李虎門
「我們的研究表明,這種光療技術特別適合攻擊擴散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小腫瘤,即便是深入骨髓的。」論文作者、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放射科教授SamuelAchilefu這樣說道。 據悉,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這項新研究,將光作為傳統癌症影像技術的一部分,不僅可以定位轉移性的腫瘤,也可以觸發光敏性藥物。 這份研究技術,是採用「環戊二烯鈦(titanocene)」的化療藥物。此前,環戊二烯鈦作為單獨的化療藥物,...
第一頁
上一頁
1302
1303
1304
1305
1306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
展會直擊
查看更多
2025亞洲生技大會7月23日擴大登場!掌握生技契機、迎戰關稅新局
台北生技園區、生策會、DCB前進印度 探台印國際供應鏈商機
NBRP攜手四大廠商亮相醫療科技展! 新穎生醫、藥華藥、研生、磐石成果齊發
NBRP九大核心設施齊聚! 引領產學研合作、加速生醫轉譯落地
解碼基因體/代謝體!打造精準個人化健康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