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NEJM》諾和諾德減肥GLP-1明星藥 緩解關節炎疼痛媲美鴉片類止痛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4D揭示大型內皮細胞源性EV生成過程
科學新知
NEW
美癌症登月計畫建構腫瘤3D圖譜!最新12篇研究登《Nature》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PNAS》逆轉帕金森!新分子有望治癒神經退化
2018-10-01/
記者 薛瀹熢
巴塞隆那自治大學(UniversitatAutònomadeBarcelona,UAB)生物技術與生物醫學研究所(InstituteofBiotechnologyandBiomedicine,IBB)的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在分析了超過14,000個小分子後,發現了一種能夠阻止甚至逆轉神經退化性帕金森氏症的分子SynuClean-D,該分子能夠抑制α-突觸核蛋白(alpha-...
科學新知
國際快訊
中研院研究成果發表 證實「CPEB2-UCP1促進身體耗能機制」與「神經元軸突再生蛋白Advillin功能」
2018-09-29/
記者 彭梓涵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日前舉辦聯合發表會,由黃怡萱副研究員團隊發表一套棕色脂肪的「耗能機制」,其中關鍵蛋白UCP1還須透過與CPEB2結合而使其正向調控,相關研究成果已於9月3日刊登於《EMBOJ.》期刊上。另外由陳志成研究團隊發現的神經細胞骨架蛋白Advillin有助於神經病變痛的診斷,並藉由Advillin的調控,讓神經「正確地」再生,其研究成果已於8月15日刊登於《PNAS》期刊上。關...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新型肺結核疫苗,有望幫助控制肺結核擴散
2018-09-28/
記者 薛瀹熢
肺結核是世界上造成最多人死亡的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2017年就有160萬人死於肺結核。科學家發現,新型的疫苗可以用於幫助預防結核菌的發病,對那些已感染但尚未發作,或是潛在感染的病人來說可以說是一大福音。此結果於25日發表於《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在臨床試驗中,與接受安慰劑的患者相比,新疫苗使結核菌潛伏感染的發病人數減少了一半。在接受兩劑疫苗治療的...
科學新知
全球新聞
癌細胞轉移
細胞遷移
基因編輯
Nature
CRISPR
科學要聞
細胞凋亡
機器學習
4D模型
3-D共軛焦顯微鏡
HeLa細胞
蛋白質圖譜
Stephanie Alexander
Jan Ellenberg
《Nature》首度建構微觀4D模型觀測!看見人類細胞有絲分裂蛋白質變化
2018-09-27/
記者 徐淨
編譯/陳思宇細胞分裂是有機體生命基本且重要的過程。近日,一份刊登在《Nature》的研究報告指出,來自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將首度透過CRISPR、共軛焦顯微鏡與機器學習繪製出促進細胞有絲分裂的蛋白質生成4D模型的動態圖譜,來協助研究人員有效追蹤細胞分裂過程中特殊蛋白的位置和種類。人類細胞中共有大約600種不同的蛋白質參與細胞分裂的過程。目前研究已完成建置此600個蛋白質的資料庫,此舉或許...
科學新知
全球新聞
免疫療法
AstraZeneca
NSCLC
科學要聞
MedImmune
Scott J. Antonia
Imfinzi
肺癌治療患者福音!新免疫療法有機會將死亡風險降低32%
2018-09-27/
編輯部
編譯/陳思宇日前(26)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與MedImmune宣布,其共同合作的免疫療法Imfinzi(durvalumab)在治療無法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第III期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總存活時間(OS)。值得一提的是,這是首款針對非小細胞癌的免疫療法,為等待十幾年創新療法的病患提供新的治療選擇。肺癌每年影響超過10萬名患者。對這些人來說,第III期...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Human Behaviour》你屬於哪種性格?科學家整理出新型人格
2018-09-25/
記者 薛瀹熢
古希臘人曾經嘗試利用星星區分人格,現代則利用人格測驗。然而就科學的角度來說,科學家缺少可信的人格測驗分類方法。通過目前樣本數最大的測試,人類行為科學家首度科學化的將人格區分為四個不同的種類,其中包含了一個全新的類型,一個大部分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的人格狀態。此結果於近(17)日發表於《NatureHumanBehaviour》。經過數十年的調整和標準化,多數西方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具有五種主要的人...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Medicine》陳酒新釀,舊基因編輯法修復粒線體mtDNA
2018-09-25/
記者 薛瀹熢
昨(24)日發表發表在《NatureMedicine》的研究結果發現,兩種較舊的基因編輯工具可以可以做到CRISPR做不到的,降低具有粒線體遺傳疾病小鼠粒線體中缺陷mtDNA的含量,減輕突變所帶來的影響。此一結果有可能帶打開粒線體疾病治療的大門。作為新世代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非常強大,但它也不是萬能的。舉例來說,細胞的能量工廠:粒線體,可能就是個CRISPR禁區。然而作為提供細胞能量的重要...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Cell》腸道迷走神經可刺激大腦 改善進食障礙!?
2018-09-24/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0),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SchoolofMedicineatMountSinai)的研究人員發現一條新型腸-腦神經迴路,建立於迷走神經之上,與調節大腦中的獎勵機制有關,可能有助於迷走神經治療提供新的方向,改善進食與情緒障礙。其研究發表於《Cell》上。 先前已有研究發現腸道與情緒有關,但直到現在,腦腸軸中相關路徑仍然難以捉摸。迷走神經是腦神經中最長的,由頸部延伸到腹部,其中包含了...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Medicine》Google AI 可從圖像中分類肺癌類型
2018-09-24/
記者 彭梓涵
由紐約大學醫學院(NYU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員發表一種利用google的Inceptionv3人工智慧學習分析肺部腫瘤的圖像,以區分出腺癌(LUAD)和鱗狀細胞癌(LUSC),準確率可達97%。另外還能進一步確定與肺癌相關的6種基因的異常形式,包括STK11、FAT1、EGFR、SETBP1、KRAS和TP53,準確率為73%至86%。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於《NatureMed...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Science》新型發光傳感器15分鐘完成代謝物濃度診斷
2018-09-22/
記者 彭梓涵
由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MPIMR)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蛋白質工程實驗室共同開發了一個紙張小量血液檢測代謝濃度的方法,透過目標代謝物特異的酶催化反應,使傳感蛋白的顏色變化,量化出代謝物濃度表現。此外使用不同的酶催化反應,相同的傳感器也可以進行各種代謝物的定量測定。相關研究日前已發布於《Science》期刊上。代謝產物是由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疾病或損傷可導致代謝物的血液水平發生顯著變...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antibiotic
《Nature》新機制!新型抗生素有望幫助對抗多重抗藥性細菌
2018-09-19/
記者 薛瀹熢
現今細菌的抗藥性已經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無論是常見的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或是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都發展出很強的抗藥性。來自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感染性疾病部門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全新機制的抗生素,此一結果於近(12)日,發表於《Nature》。大部分使用中的抗生素都是透過攻擊細菌的細胞壁或是干擾其內部DNA、RNA或蛋白質生合成來達...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Letter》腸道中的發電細菌
2018-09-18/
記者 薛瀹熢
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的科學家發現一種會造成腹瀉的致病性微生物Listeriamonocytogenes在產生能量的過程中使用了不同於其他微生物的電子傳遞系統。,而這種”簡單”的系統可以用來將電子自細胞內送到細胞外產生微小的生物電流,此一結果於近(12)日發表於《Nature:Letter》。除了上面提到的李...
第一頁
上一頁
115
116
117
118
119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