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醫事司劉越萍:再生醫療法明年增修子法規 強化人員訓練、廣告、倫理
生技醫藥
NEW
擊敗嬌生?GSK三期多發性骨髓瘤ADC捲土重來
新聞集錦
NEW
MSD斥5.88億美元 取中國禮新PD-1/VEGF雙靶點抗體藥;Gilead關閉西雅圖辦事處 明年年中再關Kite費城工廠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資策會攜手高雄榮總 AI助力乳房X光攝影判讀
2019-10-08/
記者 李林璦
日前,高雄榮總與資策會數位轉型研究所(數位所)攜手宣布,其利用人工智慧(AI)協助乳房X光攝影判讀,已經完成人工智能的訓練模型測試,預期今年底可以完成人工智能驗證3000個案。高雄榮總於2018年起與資策會進行合作,整理多年累積的高品質乳房X光影像與標準化結構性報告,透過資策會的醫療影像標記系統,建立完整的乳房病徵資料集以訓練人工智能模型。醫師同時也能使用資策會發展的醫療影像標記反饋系統(Feed...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輝瑞獲反義RNA療法公司Akcea新型心血管藥物授權達2.5億美元
2019-10-08/
記者 吳培安
今(美國時間7)日,Ionis子公司Akcea宣布將把其反義RNA療法AKCEA-ANGPTL3-LRx,以2億5000萬美元的預付費用(upfrontfee)授權給輝瑞(Pfizer)。Akcea與Ionis將獲得上看共13億美元的授權費及里程碑金,輝瑞將接管此藥物正在進行的臨床二期試驗相關的開發及法規。此療法透過反義RNA,干擾類血管生成素-3(angiopoietin-like3,ANGPT...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細胞治療
基亞獲日本MEDINET獨家授權 布局台灣細胞治療市場
2019-10-08/
記者 李林璦
昨(7)日,基亞(3176)與日本上市公司MEDINETCo.,Ltd.簽訂專屬授權合約,取得MEDINET的免疫細胞GammaDeltaT細胞(簡稱GDT細胞)在台灣的獨家授權,未來將依《特管辦法》與醫療院所合作,將GDT細胞運用在免疫細胞治療的領域。 MEDINET開發的GDT細胞製備技術,可針對GDT細胞中具癌細胞毒殺能力的次族群γ9δ2T細胞,達到千至萬倍的有效擴增...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2019諾貝爾生醫獎出爐 美英3學者揭開細胞如何對抗低氧
2019-10-08/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7日,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揭曉,由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WilliamG.KaelinJr.、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教授GreggL.Semenza與英國法蘭西斯克里克研究中心臨床研究主任SirPeterJ.Ratcliffe三人共同獲獎,他們發現氧的濃度變化是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及生理,有助於未來能發展出對抗貧血、癌症、中風等疾病的新療法。 三位諾貝爾得主的研究有助於解釋細胞如何感測氧氣濃度的變...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被控隱瞞安全藥物療效 AHF呼籲吉利德愛滋藥物Descovy應降價
2019-10-08/
記者 巫芝岳
在吉利德(Gilead)的愛滋病藥物Descovy,剛於10月3日被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作為HIV病毒的「暴露前預防」(PrEP)藥物後,美國時間5日,愛滋病健康基金會(AIDSHealthcareFoundation,AHF)公開呼籲吉利德應大幅降低該藥物的價格。AHF指出,吉利德在過去十年中,曾數度讓包括Descovy在內的,含有tenofoviralafenamide(TAF)...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血液製劑
Michael Wooldridge
澳洲前衛福部長Michael Wooldridge 分享「國血」真正被「國用」成功經驗
2019-10-07/
記者 巫芝岳
今(7)日,前澳洲衛福部長MichaelWooldridge受CSLBehring邀請來臺,兩天時間內,預計與衛福部醫事司等相關官員見面,分享澳洲國血製劑自給自足政策的制度發展與成功經驗。Wooldridge表示:「長久來看,推動『國血國用』是降低政府公衛成本的政策。」時間也證明,因為政府政策和各方團體及醫療院所的長年支持,澳洲血液製劑產品例如免疫球蛋白(IVIG)、血清白蛋白不僅能達到自給自足,...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國衛院新型RSV疫苗取得重大突破 可望成首個治療解方
2019-10-07/
記者 吳培安
今(7)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辦「人類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治療新解方」研究成果記者會,由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周彥宏與其研究團隊,發表其於RSV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有助於未來國內RSV疫苗的發展。周彥宏研究團隊,利用黏膜性載體,發展帶有F蛋白質的重組腺病毒疫苗(Ad-RSV),能夠有效抑制感染肺部組織細胞的呼吸道融合病毒量,進而降低肺部組織細胞發炎、體重減輕等症狀。此技術已於臺灣、美國申請專利,...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新型乾眼症藥公司Oyster Point Pharma提交IPO達8500萬美元
2019-10-07/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4日,眼部疾病藥物開發公司OysterPointPharma宣布提交IPO,預計將募資8500萬美元,以推動其當前聚焦的完全新創(first-in-class)乾眼症藥物—鼻內噴劑OC-01(Varenicline)的開發。OysterPoint成立2015年,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技公司,專注在眼睛表面疾病的完全新創(first-in-class)藥物研發,其鼻內噴劑OC-01已...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20年來首批!Galderma新型類維生素A分子獲FDA批准治療青春痘
2019-10-07/
記者 李林璦
日前(4),法國高德美藥廠(Galderma)宣佈,美國FDA批准其視黃酸受體γ(retinoicacidreceptorgamma,RARγ)活化劑Aklief(trifarotene)軟膏上市,治療9歲以上尋常性痤瘡(acnevulgaris)患者。Aklief不僅是唯一選擇性靶向視黃酸受體γ的局部類維生素A,也是近20年來首款治療痤瘡的新型類維生素A(re...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Keytruda將成暢銷藥王者 預測2025年銷售額將達222億美元
2019-10-07/
記者 李林璦
日前(4),研究機構GlobalData預測到了2023年,默沙東(MSD)的PD-1抑制劑Keytruda將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藥物,且到了2025年其年銷售額將達到222億美元。 由於競爭加劇和專利到期,原先最暢銷藥物Humira正在走下坡,艾伯維(AbbVie)的Humira於2018年帶來了超過200億美元的收入,使其成為全球藥品銷售的王者。 但到了2023年,Humira將失去美國的專利保...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武田攜手雀巢Prometheus 研發IBD新藥 交易金額破4.2億美元
2019-10-05/
記者 李林璦
今(美國時間4日),武田製藥(Takeda)與雀巢健康科學旗下的PrometheusBiosciences達成了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的研發協議,武田將支付高達4.2億美元的的里程碑金,換取Prometheus開發出三個IBD候選藥物靶標。 此次與武田的合作將利用Prometheus的能力,除了開發並驗證三個IBD候選藥物外,Prometheus...
新聞集錦
再生醫學
國際快訊
台杉投資再生醫學公司Frequency Therapeutics宣布那斯達克IPO
2019-10-05/
記者 吳培安
美國再生醫學臨床階段生技公司FrequencyTherapeutics,宣布在美國時間3日於那斯達克IPO(代號FREQ),並提供初始股票600萬普通股、每股14美元,交易總所得預計上看8400萬美元(未扣除承銷折價及回扣(underwritingdiscountandcommissions)。Frequency是一間臨床階段公司,也獲得台杉生技基金(TaiwaniaCapital)投資。其技術源...
第一頁
上一頁
998
999
1000
1001
100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