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Nature》史丹佛GD2 CAR-T療法 有望扭轉兒童腦癌無藥困境?!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醫事司劉越萍:再生醫療法明年增修子法規 強化人員訓練、廣告、倫理
生技醫藥
NEW
擊敗嬌生?GSK三期多發性骨髓瘤ADC捲土重來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物理學家攜手心臟科醫師 心衰竭死亡率預測準確度達88%
2019-11-15/
記者 巫芝岳
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anDiego)的物理與心臟科醫師合作,研發出使用人工智慧(AI)來預測心臟衰竭患者壽命的工具,據稱準確度達88%;該研究論文於12日刊登於期刊《EuropeanJournalofHeartFailure》。UCSanDiego物理學教授AviYagil與心臟病學專家EricAdler和BarryGreenberg合作,利用5,822名心臟衰竭患者(含住院與未住院...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BellaSeno
Evonik贏創
3D打印
ALCL
BellaSeno攜手贏創開發創新型3D列印乳房植入物
2019-11-15/
記者 劉端雅
近(12)日,BellaSeno和Evonik(贏創)兩家德國公司宣布,以3D列印共同開發創新型乳房植入物技術。BellaSeno將採用專屬的3D列印技術,在其Senella乳房支架上使用Evonik的Resomer生物可吸收聚合物,避免使用矽膠植入物,有些矽膠曾引發重大安全隱患。BellaSeno計畫本季度在德國開始進行Senella支架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Evonik已同意提供Resomer生...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數位醫療
智慧醫療
AI
RESI
早覺醫療
數位醫療新創應有實際效益吸引投資人、早覺醫療成AI趨勢
2019-11-14/
記者 李林璦
富士康健康科技投資事業體副總裁BenjaminHu在數位醫療科技論壇中提到,比起科技本身,對醫院、臨床上能帶何種好處才是更重要的,因此若新創業者能提出其新技術實際上能為醫院節省多少時間、金錢,且除了準備產品的資料(data),更要提供使用者的回饋(feedback),才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臨床醫師出生的Pacific8Ventures合夥人傅斯誠也指出,醫師們通常已在臨床上具有高度專業,因此比...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RESI
北美最大早期投資會議首度在台舉辦 酷氏、兆益、永加利獲獎
2019-11-14/
記者 巫芝岳
今(14)日,有「北美最大健康醫療早期投資會議」之稱的RESIConference(Re-definingEarly-StageInvestmentConference)首度來台舉辦,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展開。現場除生醫投資議題相關論壇外,更有33家生醫新創公司設攤展出參與RESI創新挑戰賽(InnovationChallenge),會場共吸引近400位產業與投資人士參與。本次RESI大會也經由...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精準醫療
國衛院攜手羅氏簽訂MOU 推動臺灣精準醫療
2019-11-14/
記者 吳培安
今(14)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羅氏大藥廠(Roche)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未來將展開的合作項目,包括: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個人化醫療用藥機制建立,以及國家及健康醫療基因資料庫等,期盼在為癌症患者找出最理想治療方式的同時,也推動臺灣精準醫療、帶動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本次的合作備忘錄,由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與台灣羅氏大藥廠總經理許靄齡共同簽署,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何啟功次長、鄭舜平主任秘書,以...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耐藥性
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
耳念珠菌
耐藥性危機!美CDC:每年3.5萬人死亡 耳念珠菌成新威脅
2019-11-14/
記者 劉端雅
根據美國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報告,估計每年有35000名美國人死於抗生素耐藥感染,每15分鐘就有一例,並警告問題比以前估計的要嚴重得多。新報告是繼2013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發表後首次更新,該發表估算了美國的耐藥性範圍,並使用了更好的數據源(datasources)重新計算早期版本中的估計值。結果顯示,2013年耐藥感染造成的死亡幾乎是CDC當時估計的兩倍,死亡人數不是23000人,而是估計有...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默沙東
Calporta
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
默沙東斥資5.76億美元收購Calporta 布局神經退化性疾病
2019-11-14/
記者 劉端雅
近(13)日,默沙東(MSD)宣布斥資5.76億美元收購CalportaTherapeutics,以便獲得臨床前TRPML1活化劑。活化劑被視為神經退化性疾病(阿茲海默症或帕金森氏症)的潛在治療方法。根據交易,默沙東將以總計5.76億美元收購Calporta,其中包括預付款和里程碑付款。Calporta執行長SanfordJ.Madigan表示,與默沙東的交易是開發新型治療方法的重要里程碑。RPM...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從「眼睛」預測心血管疾病!? 研究證實視網膜血管變化與血壓關聯
2019-11-13/
記者 巫芝岳
日前,英國聖喬治大學的研究團隊宣佈完成了一項號稱是目前針對「眼睛與心血管疾病關聯」研究中,規模最大的統計研究,結果顯示成人的視網膜動脈曲率與血壓之間的關係,同時也發現動脈硬化與視網膜血管變窄之間的關連;未來將有機會利用視網膜血管影像,來預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該研究被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HeartAssociation)的《高血壓》期刊中;研究人員使用英國生物資料庫(UKBiob...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Nature Cell Biology》胰腺癌新靶點!? 英國團隊發現CD9促使腫瘤生長
2019-11-13/
記者 彭梓涵
日前,來自克里克(Crick)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小鼠腫瘤細胞中發現4跨膜蛋白--CD9的表現量增加,會增加導管胰腺癌(PDAC)的細胞異質性(heterogeneity),促進導管胰腺癌生長。相關研究已發表在《NatureCellBiology》期刊上。導管胰腺癌是一種高度細胞異質性的癌症,具有明顯的上皮與間質細胞亞型,形成多樣性的蜂窩狀層次結構,目前沒有有效的療法來治療這種癌症,只有8%的患者在...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科學要聞
透視果蠅全腦!中研院+清大三維光學顯微技術 探大腦記憶機制
2019-11-13/
記者 巫芝岳
今(13)日,由中研院助研究員陳壁彰領導的團隊與江安世院士合作,將生物組織在顯微鏡下變得透明,並運用「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成功解構果蠅全腦的多巴胺神經網路,看見記憶蛋白在特定神經細胞突觸上的新生。研究論文已於10月18日刊登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近期,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助研究員陳壁彰,與擔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暨腦科學中心主任的江安世共同開發了「透化層光定位顯微鏡」...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打開東協流感疫苗市場 國光四價流感疫苗泰國取證
2019-11-13/
記者 彭梓涵
國光生技,昨(12)宣布所生產的四價流感疫苗(ADIMFLUTETRA)已於10月獲得泰國FDA核發藥證,可望於2020年在泰國上市銷售。這是繼兩個月前國光獲得泰國FDA核發三價流感疫苗藥證之後,再次取證,國光也計畫將保護力更強的四價流感疫苗作為未來銷售的主力產品。獲得泰國藥證後,國光計畫再申請其他東協國家的流感疫苗藥證,以利國光逐步拓展流感疫苗外銷市場,從泰國延伸到整個東南亞地區。國光生技表示,...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巴金森氏症新發現:神經元沒死,只是變成「殭屍細胞」
2019-11-13/
記者 吳培安
過去學界普遍認為,巴金森氏症是因為腦內某些細胞的死亡、導致多巴胺(dopamine)分泌減少,使得大腦活動異常、出現巴金森氏症的退化病徵。然而,根據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近期《CellStemCell》上的發表文章,巴金森氏症患者的神經元可能並沒有死亡,只是進入停止運作的衰老狀態,甚至還會進一步釋放出發炎分子、影響鄰近腦細胞的運作,如同散布衰老的「殭屍細胞」。這份研究是由洛克菲勒大學教授Pa...
第一頁
上一頁
983
984
985
986
987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