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數位分身虛實整合 實現「以人為尊」未來醫學
2023-02-28 / 記者 彭梓涵
現任廣達電腦技術長暨副總經理、廣達研究院院長,負責廣達前瞻產品研發、未來科技策略及全球研發合作,也帶領廣達BU12事業部,主導智慧醫療及健康照護等新事業。自2019年起擔任我國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ABAC)代表,並於2022年擔負數位工作小組共同主席,專業備受肯定。張嘉淵博士除了有優秀的專業能力,還是個有溫度的科技人,強調「科技要從人文角度出發」,秉持這樣的精神,他總是能設計出貼近人們需求的系...
臺灣智慧醫療科技 如何「以醫帶產」輸出國際?
2023-02-28 / 記者 劉馨香
郭守仁歷任彰化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院長、協同總院長達二十多年,將百年老店彰基從地區醫院,「翻新」為國際化的醫療集團,現在任大洸醫院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發展醫療機構管理顧問服務與醫療費用行動支付平台「醫指付」。2021年,由國內12個醫療體系、3家學協會及4家業者共同籌組成立的財團法人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dicalExcellenceTaiwan,MET),也由郭守仁擔任顧問,以及前往...
台基盟黃昭熹:解讀基因意義、整合大數據!
2023-01-16 / 記者 巫芝岳
在國內基因定序領域擁有超過30年經驗的黃昭熹,畢業於臺灣大學生物化學所碩士。1991年,黃昭熹甫畢業即進入當時分子生物儀器龍頭――AppliedBiosystems(ABI)公司擔任業務,一路從部門業務經理,至1997~2004年,升任ABI臺灣總經理,2004~2011年,又被派赴中國擔任ABI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2011年,黃昭熹返臺並先後接下多間國內生技公司執行長、董事長、總經理等職位,包括...
法規彈性、善用資源、前瞻技術、國際人才是四大起飛引擎!
2023-01-16 / 記者 李林璦
顏裕芳專精於公開發行及上市櫃的規劃及輔導、新創企業股權規劃及財務健檢、內部控制制度及審計準則顧問諮詢、科技、生技醫療產業財務會計準則,曾擔任創投公會執行經濟部工業局「加強投資策略性製造業計畫」顧問、科技部iCAN計畫財務健檢顧問。資誠深耕生技醫療產業近20年,密切關注精準醫療相關議題,先後於2018年11月及2020年7月出版《精準醫療發展現況與趨勢》及《數位醫療大未來》兩份報告。2022年,資誠...
精準醫療趨勢強勁 掌握國際渠道代工合作利基
2022-12-13 / 記者 巫芝岳
簡建興畢業自成功大學化學所,專長為奈米科技,曾任職於旺宏、美商科磊(KLA)等科技大廠。2004年4月,他以原先在材料科學上的專業,創辦了圓點奈米(6797)。圓點奈米最初以奈米磁珠為主要產品,開發出磁珠用於核酸純化上的應用,並以高通量、自動化的專利「自動化磁珠核酸萃取技術」聞名。目前,除核酸純化儀外,產品還包括廣泛用於血液、細胞、組織、植物、細菌和病毒等樣品DNA/RNA提取的核酸萃取相關試劑等...
開發注射藥物產品 系統化確效無菌製程為成功關鍵
2022-12-13 / 記者 劉馨香
OliverKurz專業為製程工程,在德國斯圖加特大學(UniversityofStuttgart)獲得工程師文憑(Diplom-Ingenieur),並到美國西北大學進行研究。1998年,他開始擔任水處理系統項目工程師,並於2002年擔任Vivendi/Veolia公用事業系統工程和認證項目團隊負責人。Oliver於2004年加入Vetter擔任確效主管,專注於無菌製程製造、分析設備和系統的認證...
全球細胞治療迎來引爆點! 細胞治療產品「一致性」 為最大挑戰
2022-12-13 / 記者 吳培安
黃士銘畢業於臺灣大學動物系,其後在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取得微生物學暨免疫學博士學位,隨後他加入了諾華研究基金會旗下的基因體研究所擔任博士後科學家,並展開往後長達20年、任職於各大國際藥廠新藥開發職業生涯。黃士銘具備多年新藥開發及臨床轉譯醫學的實戰經驗,曾領導團隊從藥物探勘及驗證、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臨床試驗、商品化到取證等完整的藥物開發階段,他任職過的國際知名大藥廠,包括了:諾華(Nov...
商模、責任歸屬、個資資安 關鍵挑戰
2022-12-13 / 記者 李林璦
周筱姿專精於公開發行及上市櫃的規劃及輔導、電子資訊、通訊業、高科技產業、文創產業及財團法人的查核實務、財務會計準則及審計準則的理論與實務、企業投資架構與交易流程規劃、企業組織架構重整及財務規劃諮詢顧問。資誠深耕生技醫療產業近20年,密切關注精準醫療相關議題,先後於2018年11月及2020年7月出版《精準醫療發展現況與趨勢》及《數位健康大未來》兩份報告。2022年,資誠規劃「精準健康大未來三部曲」...
生醫數位化不可擋! 數位醫療產品如何「Scale Up」 為一大挑戰!
2022-11-09 / 記者 巫芝岳
陳良基於1988年起任教於臺灣大學電機系,並於2012~2013年間擔任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2016年由臺大副校長轉任教育部政務次長,2017~2020年擔任科技部部長,並於2022年5月自臺大退休。2020年5月卸下部長職位後,隨即投入科技、數位健康新創產業相關發展社會工作;「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在2021年成立時,陳良基成為首屆理事長。該協會成員囊括數位健康、資通訊、金融...
間葉幹細胞安全性優、排斥性低 功效驗證挑戰仍大
2022-09-30 / 記者 吳培安
FernandoA.Fierro畢業於智利大學,而後在德國德勒斯登工業大學(DresdenUniversityofTechnology)攻讀博士學位,並加入了國際血癌及造血幹細胞知名學者GerhardEhninger教授的研究團隊,其後任職於美國UCDavis醫學院細胞生物學暨人類解剖學系兼任副教授。迄今,Fierro發表了38篇PubMed論文、h-index達到25、i10-index達到31...
生技產業授權標的多元!新藥「接棒」、「共同」研發授權應注意哪些要點?
2022-09-22 / 特邀作者
本文作者為普華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二十三年的律師生涯中,擔任8年的上市櫃藥廠法務長,並曾擔任智擎生技董事,以及創益生技總經理,經手諸多跨國及國內授權合約案件,包含Licensingin/out。從早期開發之Leadcompound、臨床試驗階段、至量產階段的CDMO共同開發皆有涉獵。並成功解決複雜之國際授權合約糾紛,為公司爭取到高達數十億元的授權利益!本文為作者基於公開資料整理出之個人見解,不...
新冠病毒朝「感冒化」演化 下一波BA.5挑戰不必驚慌!
2022-08-31 / 記者 吳培安
邱南昌畢業於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現為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專員,同時也是衛生福利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召集人。邱南昌曾於美國杜克大學小兒科進修,是國內少見同時具備小兒感染與神經專長的主治醫師。其擁有豐富的小兒醫療經驗,小兒科、感染症、小兒神經學、兒童重症醫學,到小孩的生理問題都難不倒他,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他的專業見解也成為家長們的一劑強心針。責任編輯/吳培安從初始武漢病毒株,經歷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