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NBRP Pitch Day全國生醫轉譯選拔媒合會

NBRP新藥傑出團隊獎 成大莊偉哲、國衛院紀雅惠、中醫大詹世萱榮獲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4-10-0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NBRP新藥傑出團隊獎 成大莊偉哲、國衛院紀雅惠、中醫大詹世萱榮獲。(攝影/彭梓涵)

第二屆「NBRP Pitch Day全國生醫轉譯選拔媒合會」活動,於9月30日下午舉辦新藥技術發表競賽,由10組最具商品化潛力的團隊代表進行5分鐘的短講,並於今(1)日宣布獲獎的6隊優秀團隊,由成大莊偉哲團隊、國衛院紀雅惠團隊、中醫大詹世萱團隊榮獲傑出團隊獎;碩準生技、國衛院譚澤華團隊、中醫大黃偉謙團隊奪得潛力團隊獎。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執行長陶秘華表示,新藥組入圍的10個潛力團隊是從60幾個團隊中脫穎而出,並邀請到全心醫藥、台灣浩鼎、顧德投顧等新藥開發產業專家擔任評審,同時為團隊的技術/產品優勢、商業模式及市場布局提供建言。而傑出團隊獎可獲得新臺幣10萬元團隊輔導金及一年期的園區推廣與輔導。
 

傑出團隊獎:成大、國衛院、中醫大

 

成大生技醫藥研中心莊偉哲教授 / 靶向血小板αIIbβ3組合蛋白之低出血風險溶栓劑 

成功大學生技醫藥研中心莊偉哲教授團隊,針對現行在溶栓治療或介入性導管治療中,需搭配抗血小板凝集藥物來避免血管再窄化或再復發的醫療未滿足需求,團隊開發出靶向血小板αIIbβ3組合蛋白(PR)的低出血風險溶栓劑,細胞研究顯示,此PR蛋白可避免血管再窄化,在大小型動物研究中也證明,PR蛋白與現有藥物abciximab造成的出血時間相比,減少了10倍以上。

成功大學生技醫藥研中心莊偉哲教授團隊(攝影/彭梓涵)
 

國衛院紀雅惠研究員 / 以MYC致癌基因驅動癌症為標的之激酶抑制劑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紀雅惠研究員團隊,介紹其開發靶向驅動癌症MYC基因的DBPR728藥物。團隊指出,約有28%的常見癌症帶有MYC致癌基因擴增或過度表現,而DBPR728是一種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劑,採用特殊的前體藥物(prodrug)設計、具高度口服吸收性及腫瘤生體利用率,抑制腫瘤進行糖酵解作用,進而促使癌細胞凋亡。目前正在臨床前階段中,並已獲得中華民國專利、正在進行全球專利佈局。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紀雅惠研究員團隊(攝影/彭梓涵)

中醫大醫學系詹世萱助理教授 / 治療性人源化CD24單株抗體作為新一代的免疫標靶療法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詹世萱團隊,以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為題,在2019年率先提出抗CD24療法,有潛力作為治療轉移性三陰性乳癌的新療法,團隊目前也研發出市場首見的治療性人源化CD24抗體HH0146,該抗體能專一性地活化巨噬細胞以增加吞噬腫瘤能力,同時也能活化自然殺手細胞的毒殺腫瘤,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的能力。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詹世萱團隊(攝影/彭梓涵)

潛力團隊獎:碩準生技、國衛院、中醫大

 

碩準生技 / 萬能抗體鎖 降副作用、提高治療專一性 

碩準生技介紹獨家開發的萬能抗體鎖(antibody lock)技術,其技術是在抗體藥物上加抗體鎖,使前驅抗體在腫瘤環境中,只會針對癌組織專一性蛋白酶解鎖抗體功能,達到精準治療效果,同時降低當前抗體療法產生常見的皮膚毒性。該技術可應用於單株抗體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雙功能抗體等領域,目前也獲得醣聯生技青睞,雙方達成技術授權協議,醣聯應用萬能抗體鎖技術平台,研發新一代抗體藥物。

碩準生技呂韻綺執行長(右)(攝影/彭梓涵)​​​​​​​
 

國衛院譚澤華特聘研究員 / MAP4K3(GLK)為自體免疫疾病、癌症、老化、發炎疾病之新穎治療標靶 

國衛院譚澤華特聘研究員團隊,聚焦於蛋白激酶MAP4K3(GLK)刺激T細胞活化機制研究,發現GLK3會在自體免疫疾病、多種癌症、新冠肺炎(COVID-19)等過度表現,且與疾病嚴重程度相關,還發現GLK會專一性誘發IL-17A分泌,也會抑制調節性T細胞(Treg)分化;因此,研究團隊篩選出一種GLK小分子抑制劑verteporfin,可抑制小鼠的自體免疫疾病、癌症、新冠假病毒感染,並抑制全身性狼斑狼瘡(SLE)病患T淋巴細胞分泌IL-17A。

國衛院譚澤華特聘研究員團隊​​​​​​​(攝影/彭梓涵)
 

中醫大生醫所黃偉謙教授 / 以LNP包覆之RNA類DDB2抑制劑做為化療增敏劑 

中國醫藥大學生醫所黃偉謙教授團隊,針對乳癌治療反應率不佳挑戰,開發第一個以核酸抑制「損傷特異性DNA結合蛋白2(DDB2)」的化療增敏劑NuPlus。NuPlus是以脂質奈米顆粒(LNP)作為藥物遞送載體,團隊在萌芽計劃經費補助下,正在進行非臨床的藥理效力驗證、安全性評估和藥代動力學,目前也在規劃與GMP藥廠洽談,進行包覆系統的合作與授權許可。

中國醫藥大學生醫所黃偉謙教授團隊(攝影/彭梓涵)

優秀入圍團隊:中研院、台宇生醫、北醫大、高雄長庚

 

中研院呂仁副研究員 / 製備人工視網膜前驅細胞以治療失明 

中研院呂仁副研究員團隊針對感光細胞退化引起的失明,開發出一種無需基因改造或病毒介入、僅使用小分子藥物,就將人類纖維母細胞誘導成為視網膜前驅細胞的方法,其轉化效率高達42.8%,且只需5天時間便能完成,極具便利性及低成本優勢,且已在動物實驗中驗證治療效果、無腫瘤生成風險,還有機會恢復黑白與彩色視覺,有望應用在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色素變性等疾病的細胞治療上。
 

台宇生醫 / 次世代腸病毒及流感疫苗 

台宇生醫為國衛院李敏西研究員成立之次世代疫苗新創。其開發的腸病毒疫苗選用去活化的高成長病毒株開發,顯著提升疫苗生產效率,且對流行中的B5及C4基因型腸病毒有良好交叉中和抗體反應;流感疫苗則利用昆蟲細胞平台生產類病毒顆粒(VLP),其製程相較雞胚蛋平台、哺乳類細胞培養平台更安全快速,且免疫力比次單位疫苗更佳,大幅降低季節性流感疫苗生產成本。目前正在選殖與建立病毒庫、量產測試及臨床前動物試驗階段。
 

北醫大潘秀玲教授、許凱程教授 / 智慧化創新臨床前新藥研發平台 

北醫大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研究所潘秀玲教授與許凱程教授團隊合作、開發出的智慧化創新臨床前新藥研發平台,其最大特色為解決AI設計新結構經常面臨的合成挑戰,擁有可合成率80%、降低合成成本90%、細胞實驗驗證有效率60% (IC50<10μM)等優勢,並可縮減臨床前研發時程至2年。團隊目前已應用此平台在4年內開發出28個高潛力新穎小分子抑制劑研發專案,並已服務17個國內外客戶,預計10月後還會接到日本藥廠合作訂單,並正式成立衍生新創公司。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部林潔欣醫師、中國醫藥大學生醫所藍先元醫師 / 右旋胺基酸氧化酵素抑制劑治療鬱症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部林潔欣醫師、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藍先元醫師團隊,以憂鬱症的病理機轉有關的「NMDA受體功能低下」為目標,在兩項隨機雙盲臨床試驗,領先全球首次發現,右旋胺基酸氧化酵素(DAAO)抑制劑苯甲酸鈉(Sodium Benzoate),能提高右旋胺基酸的濃度,進而促進NMDA神經傳導,患者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憂鬱症狀、感知壓力與認知功能,效果優於安慰劑與已上市抗鬱劑。

(報導 / 吳培安、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