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分析
- 產業名錄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
- 英文名稱:National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s
- 簡稱:NHRI
- 網址:https://www.nhri.edu.tw/
- 統一編號:92019239
- 成立時間:1996-01-01
- 發展階段:其他
- 地區:苗栗縣竹南鎮科研路35號
- 代表人:薛瑞元
- 總經理:司徒惠康院士(院長)
產業領域
D01學研機構
簡介
國家衛生研究院之濫觴為1988年中央研究院院士會議中,建議政府成立國家醫學研究中心;規劃小組於1991年開始推動「行政院衛生署整合性醫藥衛生科技研究計畫」業務;1994年7月設置「國家衛生研究院籌備處」,於1996年1月正式成立。為有效發揮功能及永續發展,於2004年搬遷至永久院址—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並於2007年9月成立國家衛生研究院南部癌症研究中心。
相關文章
How a Major General-Turned-CEO is Driving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n Taiwan!
2025-03-21/GlobalBio & Investment
Huey-KangSytwu,aleaderfromTaiwan’smilitarymedicalsystem,maycarrythecommandingpresenceofageneral,butinbiotechcircles,heisknownforhiswarmth—alwaysgreetingotherswithahumblebowandafriendlychat...
國衛院:提升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率 助降低再次骨折風險
2025-02-13/記者 吳培安
今(13)日,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王貞予團隊,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骨科部傅紹懷醫師、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骨科醫師OlivierQ.Groot,共同發表首項運用真實世界資料搭配研究設計分析,指出增加長效型抗骨鬆藥物的使用不但能改善服藥順從性,還能有效降低臨床骨折風險。此研究已於2025年1月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MayoClinicProceeding》。 過去團隊研究就曾發表,...
清大攜手國衛院 開發腸道慢性發炎新機轉新藥
2025-01-16/記者 李林璦
今(15)日,清華大學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與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合作,共同找到關閉腸道細胞表面離子通道的機制,成功研發出抑制發炎分子釋放的藥物。該研究刊登於《AdvancedScience》。 邱于芯說明,細胞內的重要能量分子ATP,當腸道細胞受損凋亡時,就會通過大孔徑的PANX1離子通道跑出來,釋放出危險的訊號,吸引免疫細胞過來清理受損的細胞,這是身體清除受損細胞的修復機制。 但是,在發...
國衛院研究:愷他命成癮傷腦! 比思覺失調更嚴重
2024-12-16/記者 李林璦
今(16)日,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劉玉麗研究員實驗室團隊與北市聯醫松德院區暨衛生福利部藥癮治療示範中心黃名琪教授、陳柏妤醫師、鍾安妮醫師以及瑞士蘇黎世大學Bavato醫師團隊合作,發現長期且大量使用愷他命(Ketamine)而引發持續性精神病症狀(ketaminedependencewithpersistentpsychosis,KPP)者,其腦部損傷最為嚴重,並發現KPP患者體內神經絲輕...
推動疫苗產業升級!國衛院生物製劑二廠2028啟用
2024-11-25/記者 黃佳啟
近(22)日,台灣疫苗產業協會(TAVI)、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共同舉辦年度研討會,會中,國衛院宣布生物製劑二廠將於2028年正式營運,國光生技(4142)、醣基生醫(6586)、利統(1293)、啟弘生技(6939),也各自分享經驗、近期成果與拓展國際市場策略。 臺灣疫苗故事:技術、製程、挑戰、未來發展興全貿易總經理詹博文表示,希望打造臺灣供應鏈,破除國外價格過高、交期太長...
為下一場疫情預備!美BARDA、日SCARDA、泰國MoPH分享經驗
2024-11-25/記者 黃佳啟
近(22)日,台灣疫苗產業協會(TAVI)、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共同舉辦年度研討會,邀請到美國生物醫學先進研究開發局(BARDA)、日本先端研究開發戰略中心(SCARDA)、泰國公共衛生部(MoPH)等代表,分享各國在疫苗政策與當前疫苗使用現況,國衛院感疫所所長陳宜君也在會中分享了台灣在增強大流行應對能力的布局。 TAVI理事長何美鄉致詞表示,雖然我們對新冠肺炎(COVID-...
2024臺北生技獎出爐!國衛院、華廣生技、國邑、仲智、台新藥星光閃爍
2024-09-24/環球生技
素有「生技奧斯卡獎」之稱的臺北生技獎,今年迎來第21屆,2024年度頒獎典禮於今(24)日假臺北漢來大飯店舉辦,由臺北市市長蔣萬安頒發獎項。主辦單位表示,本屆共有23家績優生技企業暨學研單位脫穎而出,且今年臺北生技獎獎項再加碼,不僅將創新技術獎分為醫療器材組、製藥暨應用生技組,更頒發首屆特別獎「臺北生技之星」予設立登記於臺北市、發展有成效及特色的生技公司。 2024臺北生技獎得獎名單中,「技轉合作...
免疫醫學權威司徒惠康 三大目標揚耀國衛院
2025-02-27/記者 吳培安
奉獻軍醫40多年、在國際自體免疫研究享負盛名的司徒惠康,在2022年底正式接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一肩扛下承接國家任務導向的國衛院,他以軍紀一般的使命感,要讓自己當個「搭橋人」,橋接起醫學中心、大學與研究機構,推動國內轉譯醫學的責任,持續打造新藥研發、疫苗生產、生物資料庫的國家後勤能量,揚耀國衛院!撰文/吳培安2022年7月,司徒惠康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旋即於12月接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
【影音】Outlook2030:梁賡義|傳承典範成就一代「大師」
2022-12-02/環球生技
【生醫名人錄】梁賡義/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傳承典範成就一代「大師」重視人文關懷落實任務導向近5年身為國衛院院長,梁賡義先生一方面為國衛院帶進了社會人文關懷,一方面積極推動落實「任務導向」,尤其費盡心思讓經費穩定、建立體制,為研究人員打造更好的環境,希望讓攸關國家人民健康與福祉的「智庫」,能夠持續成為政府堅如磐石的後盾。梁賡義先生即將於今(2022)年底12月4日屆滿退休,在他退休之前,本刊特別進行...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 傳承典範成就一代「大師」
2022-11-09/記者 李林璦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是全球知名生物統計學家,更是具有「大師」風範的教育家。在發明廣義估計公式(GEE)成為全球知名生物統計學家時,仍然對臺灣念茲在茲,不僅為臺灣正在萌芽的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紮根,更義無反顧地回臺投身教育,以「人文關懷」的理念經營陽明大學;近5年也為國衛院帶入人文關懷,推動其落實「任務導向」的宗旨,讓攸關國家人民健康福祉與疾病治療的「智庫」,能夠持續成為政府堅如磐石的後盾。撰文...
國衛院蔡世峯領「精準醫學旗艦計畫」 力拚產業化
2022-06-16/記者 巫芝岳
「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總主持人蔡世峯,領導國內精準醫學研發火車頭,走過4年計畫、成功衍生「台基盟」後,團隊持續朝罕病/難症鑽研,除了將建立相關基因資料庫外,他看好臺灣往華人特有疾病、精準預防醫學前進,盼再結合半導體產業優勢,能從早期檢測到治療,在全球精準醫學搶下一席之地。撰文/巫芝岳2017年,由衛福部與科技部共同推出的「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可說是臺灣政府推動精準醫學的第一項...
國衛院實證研究:提出臺灣「健康」空氣品質指標 助力修正草案標準
2024-05-13/記者 李林璦
今(13)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環境部(時為環保署)宣布,其共同攜手執行2期共8年政策科技綱要計畫研究成果,透過分析臺灣本土空污與健康數據,建置反映「健康」的空氣品質指標,提供空氣品質改善與標準值建議,目前也已依據數據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 環境部根據國衛院提出的實證研究成果,並考量防制成本與經濟效益,在今(113)年4月29日公告修正「空氣品質標準」草案,加嚴我國空氣品質標準,期望在盡可能降低...
【醫療科技展】國衛院分基所發表人工智慧-表型反應曲面演算法AI-PRS研究成果
2023-12-04/新聞中心
人工智慧-表型反應曲線演算法,是項關鍵技術,用於了解個體對藥物的反應,並透過人工智慧預測正確的治療劑量;由何志明院士發明,國衛院分基所研究員兼副所長喻秋華與群健所鄒小蕙博士合作,並由喻老師實驗室助理-馬祟勇完成,在台灣建立、應用並確認AI-PRS的可行性,於2023年醫療科技展發表研究成果,研究團隊發展出一套人工智慧程式碼,可用來預測聯合藥物之最佳劑量。喻秋華研究員表示,因為不同個體對藥物的反應存...
國衛院「樂齡健康同樂匯」掀起樂齡熱潮
2023-09-22/環球生技
國衛院創新育成中心近期(9月9日)與大健康產業加速器等單位,於臺北花博公園圓山園區合作舉辦「樂齡健康同樂匯」活動,吸引了近五百位銀髮族熱情參與。這場活動以「膳食百匯、保健百匯、輔具百匯」為主題,旨在促進健康飲食觀念,提高銀髮族的營養健康意識,打造了一個充滿歡樂和互動的平台。國衛院許惠恒副院長(資料提供: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許惠恒副院長在致詞中表示對銀髮族的重視;他指出,臺灣即將於2025年進入超...
台智雲與國衛院共同打造AI 2.0生態系 加速 AI 生醫產業發展
2023-06-06/環球生技
台智雲AIHPC超級電腦透過生成式AIFoundryService(AFS)平台服務機制,扮演台灣生態系中唯一的AI2.0技術加速器角色,讓台灣科技產業以此為AI引擎核心,快速發展AIDesignServiceCompany、AIDesignHouseCompany等完整產業鏈的目標。而台智雲推出的AIFactory加速器計畫,訴求能為新創提供完善的商業發展、AI雲平台資源與服務、專業技術支援及創...
國衛院TTIC 攜手NVIDIA共同呈獻:生物醫療與照護技術研討會,敬邀報名
2023-03-20/環球生技
【國衛院TTIC 攜手NVIDIA共同呈獻:生物醫療與照護技術研討會】讓我們一起探討人工智慧如何重塑生物醫療產業!TTIC榮幸與全球知名的AI技術公司NVIDIA攜手合作,共同舉辦【人工智慧、大型語言模型與MONAI於生物醫療與照護技術研討會】。此次研討會專注於探討AI技術在生物醫療與照護領域的應用,為您呈現最前沿的技術與發展趨勢。誠摯邀請您於4月12日(星期三)下午1點30分至5點,蒞臨北科大集...
【2022醫療科技展】NHRI-NVIDIA異業結盟、共創新型態生醫產業生態系
2022-11-30/環球生技
國家衛生研究院創新育成中心秉持著國家衛生研究院「任務導向」的精神與使命,擔任生技醫藥研發與產業之間橋樑,透過定向育成之精準醫療、高齡與長照醫療、疫苗開發、新藥開發、醫療器材、保健食品等六大領域來提升台灣整體生技醫療產業發展。近年來藉由建立雙導師輔導機制、專業智財權管理與經驗、媒合外部成熟企業提供資源與資金等鏈結加速新創企業成長,111年培育25家新創企業,鏈結30多家成熟企業如葡萄王生技、中華海洋...
台灣醫療科技展國衛院展場 聚焦AI智慧醫療、精準醫學、高齡照護、育成產品發表
2022-11-30/環球生技
2010年以來,全球傳統醫藥產業與科技產業異業結盟的趨勢與成果逐漸躍上檯面,成為生醫產業發展的常態。近年來透過大數據串連的AI智慧醫療更是在生技醫療各領域逐步紮根,使生技醫療產業發展成果之智慧化運用更能普及至終端使用者,爭取在第一時間點解決民眾的健康問題。國家衛生研究院(以下簡稱國衛院)近年來也積極進行研究領域與創新育成機制的異業結盟,相關進展將於今年的台灣醫療科技展呈現,期望與產官學研及民眾進行...
國衛院聯手企業打造生醫新紀元
2022-07-04/新聞中心
國家衛生研究院為我國一任務型導向衛生研究機構,在2022亞洲生技大展為期四天的展會中除了將展示該院核心設施、專利技術和資料庫之外,並將偕同該院育成廠商與合作企業一同參展。7/28~7/31大展期間國衛院攤位穿插許多豐富舞台節目。第一天除了展示國衛院人體生物資料庫、核心儀器設施中心等對外服務介紹外,更有血循造影機展示,此技術將血流、血氧數據列入常態量測,除可得知術前後/藥物/食品對於血液改善,也應用...
促產業互利互助 國衛院12進駐廠商交流技術、產品與通路
2022-03-24/新聞中心
為促成國家衛生研究院創新育成中心(以下稱國衛院育成中心)進駐廠商與關鍵企業間交流,增加合作機會,國衛院育成中心已於2021年8月31日辦理「具民生產品」之廠商交流會,並獲得良好回響。今再就業務屬性分類,於2022年3月2日舉辦「實驗室技術、產品與通路廠商交流暨展示會」,希望透過技術展示增加廠商與廠商、企業與本院、科研界與產業界的合作,促進竹南生技研發生態圈的成形。考量疫情現況,活動採實體與視訊會議...
國衛院攜手北醫 14項臨床前瞻技術落地
2020-08-31/記者 李林璦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北醫學大學各自匯聚了研發能量,雙方首次攜手舉辦「國衛院x北醫-研發成果聯合招商媒合會」,共展出14項前瞻技術。專注於癌症治療、精準醫學、微生物菌叢、生醫材料工程四大技術的研發團隊,介紹他們的創新研發成果,盼能解決當前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其臨床開發前景看好,深具潛在商機。撰文/李林璦8月6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北醫學大學攜手舉辦研發成果聯合招商媒合會,由科技部、衛生福利部指導,臺北醫...
2024/07/26《亞洲生技大展亮點》
2024-07-26/環球生技
TBMC首次參展秀美國韌力技轉成果、與CMIC簽MOU共進日本市場 今(26)日,台灣生物醫藥製造(TBMC)宣布,首次參加BioAsia亞洲生技大展,將展示由美國韌力(NationalResilience)所導入的創新技術及實驗室,同時也展現自行研發的智能化製程管理系統。 TBMC執行長張幼翔表示,TBMC的誕生有多人的幫助,TBMC也努力達成大家的期待,在實際運作不到9個月的時間,完成PAD實...
【醫療科技展】國衛院分基所發表人工智慧-表型反應曲面演算法AI-PRS研究成果
2023-12-04/新聞中心
人工智慧-表型反應曲線演算法,是項關鍵技術,用於了解個體對藥物的反應,並透過人工智慧預測正確的治療劑量;由何志明院士發明,國衛院分基所研究員兼副所長喻秋華與群健所鄒小蕙博士合作,並由喻老師實驗室助理-馬祟勇完成,在台灣建立、應用並確認AI-PRS的可行性,於2023年醫療科技展發表研究成果,研究團隊發展出一套人工智慧程式碼,可用來預測聯合藥物之最佳劑量。喻秋華研究員表示,因為不同個體對藥物的反應存...
台智雲、工研院簽MOU AI、超級電腦促生醫技術突破發展
2023-07-28/記者 劉馨香
今(28)日,台灣智慧雲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智雲)與工業技術研究院,舉行合作備忘錄(MOU)簽約儀式,運用其超級電腦展開「生物資訊分析商業應用合作」。接著,台智雲偕同工研院、國衛院、NVIDIA、台基盟生技舉辦「AI超算與生醫產業的整合應用論壇」,共同分享整合AI超算與生醫技術發展的最新應用,包含AI在生物醫學的發展趨勢,及AI對醫療診斷、藥物研發及疾病預防的應用和影響等。 華碩雲端暨台智雲...
國衛院聚焦精準醫藥生技、健康照護及智慧醫療研發成果與產品服務
2023-07-21/新聞中心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為我國公設法人衛生研究機構,因應國家需求,特別在疫苗開發、生技新藥研發、精準健康照護、高齡醫學等領域有長期的布局,也建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等技術服務平台,為我國唯一的任務性導向衛生醫療研究機構。在為期4天的展會中,國衛院活動包括實體展區之海報展示(N604展位)、實體技術媒合會、及線上技術媒合等。實體展區將展示國衛院「精準醫療」、「高齡長照」、「生技服務」三大主題...
國衛院攜華碩打造「國衛一號」 台首座生醫AI超級電腦
2022-07-29/記者 李林璦
今(29)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華碩集團於亞洲生技展中舉辦簽約儀式,攜手合作打造台灣首座生醫專用AI超級電腦---「國衛一號」,建立國家級AI生醫資訊創新研究暨應用服務中心,提供生醫大數據計畫加值服務平台單一窗口,同時推動「AI生醫加速器」,助攻學研醫療機構與產業界生醫新創。 國衛院梁賡義院長致詞表示,國衛院作為全國唯一「任務導向」的醫藥衛生研究機構,藉由推展人工智慧在生醫領域的創新及應用,加速智慧...
國衛院聯手企業打造生醫新紀元
2022-07-04/新聞中心
國家衛生研究院為我國一任務型導向衛生研究機構,在2022亞洲生技大展為期四天的展會中除了將展示該院核心設施、專利技術和資料庫之外,並將偕同該院育成廠商與合作企業一同參展。7/28~7/31大展期間國衛院攤位穿插許多豐富舞台節目。第一天除了展示國衛院人體生物資料庫、核心儀器設施中心等對外服務介紹外,更有血循造影機展示,此技術將血流、血氧數據列入常態量測,除可得知術前後/藥物/食品對於血液改善,也應用...
免疫醫學權威司徒惠康 三大目標揚耀國衛院
2025-02-27/記者 吳培安
奉獻軍醫40多年、在國際自體免疫研究享負盛名的司徒惠康,在2022年底正式接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一肩扛下承接國家任務導向的國衛院,他以軍紀一般的使命感,要讓自己當個「搭橋人」,橋接起醫學中心、大學與研究機構,推動國內轉譯醫學的責任,持續打造新藥研發、疫苗生產、生物資料庫的國家後勤能量,揚耀國衛院!撰文/吳培安2022年7月,司徒惠康獲選為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旋即於12月接任國家衛生研究院院...
國衛院聚焦精準醫藥生技、健康照護及智慧醫療研發成果與產品服務
2023-07-21/新聞中心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為我國公設法人衛生研究機構,因應國家需求,特別在疫苗開發、生技新藥研發、精準健康照護、高齡醫學等領域有長期的布局,也建立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等技術服務平台,為我國唯一的任務性導向衛生醫療研究機構。在為期4天的展會中,國衛院活動包括實體展區之海報展示(N604展位)、實體技術媒合會、及線上技術媒合等。實體展區將展示國衛院「精準醫療」、「高齡長照」、「生技服務」三大主題...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 傳承典範成就一代「大師」
2022-11-09/記者 李林璦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是全球知名生物統計學家,更是具有「大師」風範的教育家。在發明廣義估計公式(GEE)成為全球知名生物統計學家時,仍然對臺灣念茲在茲,不僅為臺灣正在萌芽的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紮根,更義無反顧地回臺投身教育,以「人文關懷」的理念經營陽明大學;近5年也為國衛院帶入人文關懷,推動其落實「任務導向」的宗旨,讓攸關國家人民健康福祉與疾病治療的「智庫」,能夠持續成為政府堅如磐石的後盾。撰文...
國衛院攜華碩打造「國衛一號」 台首座生醫AI超級電腦
2022-07-29/記者 李林璦
今(29)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華碩集團於亞洲生技展中舉辦簽約儀式,攜手合作打造台灣首座生醫專用AI超級電腦---「國衛一號」,建立國家級AI生醫資訊創新研究暨應用服務中心,提供生醫大數據計畫加值服務平台單一窗口,同時推動「AI生醫加速器」,助攻學研醫療機構與產業界生醫新創。 國衛院梁賡義院長致詞表示,國衛院作為全國唯一「任務導向」的醫藥衛生研究機構,藉由推展人工智慧在生醫領域的創新及應用,加速智慧...
國衛院聯手企業打造生醫新紀元
2022-07-04/新聞中心
國家衛生研究院為我國一任務型導向衛生研究機構,在2022亞洲生技大展為期四天的展會中除了將展示該院核心設施、專利技術和資料庫之外,並將偕同該院育成廠商與合作企業一同參展。7/28~7/31大展期間國衛院攤位穿插許多豐富舞台節目。第一天除了展示國衛院人體生物資料庫、核心儀器設施中心等對外服務介紹外,更有血循造影機展示,此技術將血流、血氧數據列入常態量測,除可得知術前後/藥物/食品對於血液改善,也應用...
國衛院蔡世峯領「精準醫學旗艦計畫」 力拚產業化
2022-06-16/記者 巫芝岳
「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總主持人蔡世峯,領導國內精準醫學研發火車頭,走過4年計畫、成功衍生「台基盟」後,團隊持續朝罕病/難症鑽研,除了將建立相關基因資料庫外,他看好臺灣往華人特有疾病、精準預防醫學前進,盼再結合半導體產業優勢,能從早期檢測到治療,在全球精準醫學搶下一席之地。撰文/巫芝岳2017年,由衛福部與科技部共同推出的「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可說是臺灣政府推動精準醫學的第一項...
朗齊生醫:技轉國衛院潛力抗癌藥 多項臨床階段二類新藥開發中
2022-01-27/編輯部
朗齊生物醫學運用獨有的篩選技術投入新藥研發,在二類新藥和新成分新藥都有突破性的進展,並積極佈局癌症多靶點小分子及大分子專利。朗齊在2021年9月,取得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多靶點激酶臨床藥物DBPR114」授權,該藥物為一項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目前已取得美國、臺灣、歐盟(已指定11國)、中國(含香港、澳門)、南韓等國專利。其優勢在於可同時抑制多條癌細胞增生必要的訊息傳遞路徑,比單一靶點藥物可...
國衛院攜手北醫 14項臨床前瞻技術落地
2020-08-31/記者 李林璦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北醫學大學各自匯聚了研發能量,雙方首次攜手舉辦「國衛院x北醫-研發成果聯合招商媒合會」,共展出14項前瞻技術。專注於癌症治療、精準醫學、微生物菌叢、生醫材料工程四大技術的研發團隊,介紹他們的創新研發成果,盼能解決當前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其臨床開發前景看好,深具潛在商機。撰文/李林璦8月6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北醫學大學攜手舉辦研發成果聯合招商媒合會,由科技部、衛生福利部指導,臺北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