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線體不只會產出ATP,也會形成蛋白質和其他必須分子中的一些胺基酸,當細胞有充足的食物時,粒線體同時完成這兩項工作,但MSKCC的細胞生物學家Craig Thompson團隊針對細胞面臨營養缺乏時情況進行研究。
Thompson指出,像是因為血管受損而減少身體部分血液循環時,細胞就會面臨營養缺乏的情況。
因此,研究人員在培養小鼠細胞時,強迫細胞只能從粒線體獲取ATP,不能從其他ATP生成反應中獲取能量,研究人員發現,雖然在這樣的情況下,細胞增加了粒線體的能量產生,但也仍舊能合成胺基酸。
這讓Thompson團隊感到十分驚訝,他認為,對ATP需求高的情況下,細胞應會傾向於全力製造ATP,而犧牲合成胺基酸。
Thompson進一步研究發現,名為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的關鍵粒線體酶,會聚集成鏈,幫助粒線體催化胺基酸形成的步驟,因此,在營養匱乏的小鼠細胞內,P5CS僅會在某些粒線體中聚集,而當研究人員對細胞進行基因改造,製造出不會聚集的酶時,粒線體就無法再產生胺基酸。
此外,研究人員為了了解粒線體的變化是否在癌症狀態下發生,便針對胰臟癌組織樣本進行研究,發現人類胰臟癌細胞的粒線體也出現分成兩種亞群的狀態,但周圍正常組織沒有出現分群現象,這是由於腫瘤細胞在生長時需要大量營養與能量,常常會超出血液能提供的量,而導致細胞營養匱乏。
而這些含有P5CS的粒線體具有兩大特徵,一是缺乏產生ATP的酵素,二則是缺乏提高ATP生產效率的皺摺內膜,研究人員指出,在營養不良的細胞中會產生兩種粒線體,一種專注於產生能量,一種則專注於合成胺基酸。
研究團隊還發現,需要透過融合與分裂過程,才能將產生P5CS聚集成鏈的粒線體和另一種專門產生ATP的粒線體分離。Thompson表示,這是第一次有人證明粒線體功能趨分成亞群時必須經過融合與裂變。
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Martin Picard表示,這項研究與過去發現粒線體不僅是細胞發電廠,更有多種能力的觀點相符合,但是也需要進一步研究是否在活體中也會產生同樣情況。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scientists-discover-division-labor-mitochondria
https://www.mskcc.org/news/new-msk-research-reveals-how-mitochondria-function-under-stress-like-cancer
論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146-w
(編譯/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