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腸道微生物夯! 2025年上看575億美元大商機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0-01-03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今(3)日,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於中研院舉辦。(攝影:林嘉慶)

「第四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自今(3)日起,連續兩天於中央研究院舉辦,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于君、臺大醫院副院長吳明賢、長庚大學教授賴信志及中國熱心腸生技研究院執行長藍燦輝等四位專題講者,並安排六大主題場次,分享微生物體如何影響今日的營養學、癌症治療、免疫健康等領域的科研發展及趨勢。

于君:組成不到0.6%的腸道真菌體 卻與結直腸癌息息相關

于君是長期致力於消化系統腫瘤機制與防治研究的專家,但她的研究主題在近年來發生轉變,將目光從腸道中佔了99.4%微生物體的細菌,轉向佔比更少的腸道真菌體(fungome)、病毒體(virome)和古菌體(archaeome),也成為全球第一個研究真菌體和結直腸癌交互關係的研究團隊。

于君指出,2019年由Aykut等人於《Nature》發表的研究相當重要,他們發現了真菌體透過甘露糖結合凝集素(MBL)活化途徑促進了胰臟癌的發生,顯現與人類共生的真菌體在致癌上可能也有相當的關聯。但因為真菌體在腸道微生物中的佔比不到0.6%,因此在做此議題的科學研究時,必須要有更多的樣本數量、更深度的基因定序,才能捕捉到真菌體的蛛絲馬跡。

於是,于君的研究團隊進行了約600名中國人、約200名歐洲人結直腸癌患者的研究,分析他們糞便中腸道真菌體的組成。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早期、中期、晚期的中國腸癌患者,其腸道真菌體的組成和豐富度也不同,具有發展成生物指標的潛力;而在組成方面,不同真菌物種之間是協同關係(synergistic),和細菌組成之間的關係則是相互對抗(antagonistic),和結直腸癌的發生有關。

于君指出,這些細菌之外的微生物雖然佔比極少,但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其與結直腸癌的關聯性,甚至會影響癌症術後的預後效益。在揭示關聯性之後,她的研究團隊將繼續下一步,透過功能性驗證釐清這些相關性背後的因果機制。

香港中文大學于君教授。(攝影:林嘉慶)

香港中文大學于君教授。(攝影:林嘉慶)

吳明賢:微生物體是被遺忘的器官

吳明賢身兼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他指出,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消化健康市場調查,其市場將從2017年的312億美元,預估成長到2025年的575億美元。但因為益生菌要通過新藥法規認證難度太高,目前上市的產品幾乎只有保健食品。

吳明賢表示,腸道微生物就像是人體被遺忘的器官(forgotten organ),其菌群組成所影響到的不只是消化健康,也影響到系統健康和患病風險,包括免疫系統、新陳代謝、情緒、心臟、肝臟和其他器官系統,甚至認知功能和運動表現。因此,自2008年起全球許多先進國家紛紛啟動人類腸道菌研究計畫,美國更是投入了超過34億台幣做科學研究。

微生物體學的快速發展,也為人類帶來了四大變革與挑戰。首先是,腸道菌與特定疾病或健康狀態關聯的研究很多,但許多都還無法證明因果關係,因此必須積極發展培養菌體的技術,才能研究致病機轉;第二是,對疾病的理解,從「致病菌」(pathogen)過渡到「致病態」(pathobiota),已經逐漸脫離過去「單一細菌造成單種疾病」(One bacteria, one disease.)的觀念。

第三,人們現在不只關注去除壞菌,也開始注重照顧好菌,醫學界也開始了解某些疾病其實不是因為病菌,而是起因於微生物相缺乏症(microbiota insufficiency syndrome);第四,微生物學的研究方法越來越多元複雜,泛體學(panomics)都能成為研究工具,像是將基因體學、蛋白體學、轉錄體學、代謝體學······等多種複雜的方法做整合性研究。

臺大醫院吳明賢副院長。(攝影:林嘉慶)

臺大醫院吳明賢副院長。(攝影:林嘉慶)

而在問答時間中,于君表示,因為東亞地區的結直腸癌人口眾多,她認為腸道微生物的研究將對腫瘤預後的醫學發展很有益處。目前有些腸道菌、結直腸癌和高脂/高纖飲食相關性的研究,結果在動物實驗發現,有些飲食成分會透過腸道菌影響腫瘤,高脂肪會促進結直腸癌,令人驚訝的是,多攝取水溶性纖維質竟然也可能會促進癌症。

吳明賢也指出,糞便移植不像輸血,目前沒辦法清楚定義出什麼叫做「正常」的糞便,因此目前還很難用簡單的方法把關安全。目前這樣的療法大多都只使用在致命疾病,例如偽膜性腸炎、發炎性腸病、腸躁症、代謝症候群。腸道菌的培養比研究致病細菌還要複雜,不過很多醫學大發現一開始都是從關聯性開始,他也期許未來有更多令人振奮的腸道微生物研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