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於2019年在Arch Venture Partners、GV、Newpath Partners和F-Prime的支持下成立,並完成A輪1.15億美元的投資,去年夏天正式營運,Prime又從原始投資者以及一系列新風險投資公司獲得B輪2億美元募資。
Prime主要技術是圍繞在2019年12月,劉如謙與文章第一作者Andrew Anzalone發表在《Nature》期刊上號稱能比CRISPR-Cas9更為精確的最新「Prime Editing」基因編輯技術。
該篇研究指出,雖然Prime editing和CRISPR-Cas9都是透過基因體特定位點進行切割,但CRISPR-Cas9會切開DNA的雙股螺旋,藉助細胞自身的修復系統進行編輯,編輯結果較難以控制,也難以讓科學家用想要的序列來覆蓋特定的DNA片段。
相較之下,Prime editing是利用改造版的Cas9酵素來識別特定的DNA序列,只會對其中一股DNA造成切口,然後利用一段RNA引導的逆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在指定的位點進行基因編輯,直接替換掉特定序列。
這項結果獲得該領域許多專家肯定,如麻州大學醫學院的生物學家Erik Sontheimer就表示,基因編輯需要多樣化的技術,來執行不同種類的編輯。
目前Prime正在致力多個藥物的研發,這些項目主要是針對肝臟、眼睛的疾病,以及可以透過體外編輯幹細胞進行治療的疾病,這些目前都是其他基因編輯公司正在追求的領域,因此Prime目標也將針對更具挑戰性的神經肌肉疾病。
Prime與Beam Therapeutics同為劉如謙實驗室成立的基因編輯公司,Prime在初創時期,也獲得Beam許多資源與創新技術的指導,雖然Prime現在已獨立,但兩家公司將繼續在某些領域,如測試分析和製造,共享研究、專業知識和智慧財產權。
Prime計畫2021年底前聘僱100多名科學背景員工,預計在2年後將正在開發的產品推進臨床。
資料來源:https://www.biopharmadive.com/news/prime-medicine-gene-editing-launch-venture/603312/
(編譯/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