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精準健康暨院長就職研討會」

慢性病、傳染病、罕病都靠它! 基因體學臨床應用逐步實現中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3-02-15
今(15)日,國衛院舉辦「精準健康暨院長就職研討會」。(攝影/羅翊方)
 今(15)日,國衛院舉辦「精準健康暨院長就職研討會」,邀請來自美國、新加坡、日本的海外學者,及國內包括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楊慕華、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沛恩及多名國內遺傳學專家,分享如何推動基因檢測更普及化使用,以及包括對頭頸癌、聽損罕見疾病,臨床上實際應用基因檢測的案例及成果。
 

Stephen F. Kingsmore:罕病基因體計畫BeginNGS 推新生兒基因檢測普及化

加州雷迪兒童基因組學研究所所長Stephen F. Kingsmore。 (攝影/羅翊方)

加州雷迪兒童基因組學研究所(Rady Children’s Institute for Genomic Medicine)所長Stephen F. Kingsmore,針對目前由多家醫院、生技公司、設備商等,與政府共同合作的新生兒罕病基因體計畫「BeginNGS」介紹。
 
BeginNGS為一項開放、全球性、透過公私合作進行的計畫,其內容包含:所有嬰兒應進行新生兒WGS篩檢(針對符合Wilson及Jungner篩檢準則的700多種疾病);對於確診者,應儘速使其得以治療;加速相關孤兒藥的研發;建立罕病終生照護的平台等。
 
Kingsmore表示,他們的目標,是要發展能讓新生兒接受基因檢測的系統,且該系統應具成本效益、能被保險給付,預計規模為5年內1百萬名新生兒。
 
未來,更希望進一步透過AI工具分析,加速這種普篩式檢測的效果;要達到此步,必須透過基因體工廠(genome factory)、AI分析後,再進入回饋的迴圈,讓AI進行自我學習。
 

Jason Chin:泛基因體分析工具 解開人類基因體重要區域變異

GeneDX 定序科技及演算法副總裁Jason Chin。 (攝影/羅翊方)

GeneDX 定序科技及演算法副總裁Jason Chin,介紹了泛基因體(Pangenome)研究工具的實際應用,例如和國衛院蔡世峯合作,解開臺灣人基因體中重要區域的變異性,如MHC Class 2、HLA Class 2等;或是,透過快速比對數份不同的基因體,找出與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區域,研究的罕見疾病例如聽力損失、威廉氏症候群(Williams syndrome)等。
 
然而,Jason Chin也指出,雖然基因體科技本身已經到位,但這項技術價格依然高昂、需要大量人力作業,此外也需要更多基因體資料儲存、執行泛基因體分析和高通量功能性分析的工具,才有機會在未來進入臨床應用。
 

吳振吉:NGS助力嬰幼兒聽損手術預後、基因療法開發

台大新竹分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振吉。(攝影/羅翊方)

台大新竹分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吳振吉,介紹了台大在嬰幼兒聽力缺損基因研究上的成果。他表示,嬰幼兒神經性聽損(SNHI)其實並不罕見,目前治療方式可透過植入電子耳(cochlear implant)。他表示,藉由基因檢測進行的診斷與治療,目前已證實能更預測植入電子耳的預後,也可望幫助基因治療開發。
 
吳振吉表示,在國內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GS),分析先天性聽損相關基因的研究中,他們已找出重度(severe-to-profound SNHI)和輕至中度SNHI,在基因突變上略有不同。運用更詳細的基因資訊和AI分析,他們得以預測患者何時應進行手術,也能預測植入電子耳得預後是否會較好。
 

楊慕華:頭頸癌無主要驅動基因突變 但遺傳學仍是治療契機

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楊慕華。(攝影/羅翊方)

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楊慕華,則分享其利用遺傳學分析,嘗試找出針對頭頸癌(HNC)的有效治療策略,因為頭頸癌幾乎沒有主要的驅動基因突變(driver gene mutation),使得標靶療法難以施展。
 
儘管如此,楊慕華的研究仍指出,頭頸癌的病程中,與癌症低氧(hypoxia)相關的訊號、腫瘤遷移和腫瘤微環境之中,仍有值得研究、有機會成為治療契機的分子標靶;此外也有EGFR抗體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以及多重激酶抑制劑(multikinase inhibitor)和ICI的結合,在臨床治療上可能仍有效果。
 

Joanne Ngeow:精準醫學實際執行「眉角」多 跨地區合作、導入AI分析可成解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醫學院副教授Joanne Ngeow。(攝影/羅翊方)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醫學院副教授Joanne Ngeow,分享了精準醫療在亞洲實際執行上應考量的細節。她表示在說服執政者應將基因檢測納入常規時,通常得考量如何說服政府、病人實際需求為何、保險能否給付等問題。
 
Ngeow認為,藉由臨床癌症基因體資訊、HELIOS/SG100L/PRECISE等從「群眾」而來的基因體資訊等,都是能利用的資源;在台灣和新加坡雙方的比較性研究、導入高通量的分析、機器學習的介入等,也是能增進的;在人力上,增加臨床科學家的訓練也相當重要。
 

山本雅之:NRF2為抗氧化壓力關鍵基因 首次送疾病模型鼠上太空

日本東北大學山本雅之(Masayuki Yamamoto)教授。(攝影/羅翊方) 

日本東北大學山本雅之(Masayuki Yamamoto)教授於其演講中表示,KEAP1-NRF2系統在生物體氧化壓力調控中非常重要,並在老鼠模型中累積大量的研究。其中,NRF2和壓力相關疾病(stress-based disease)、抗氧化、抗發炎和代謝重編程(metabolic reprogramming)相關,甚至可能被癌細胞利用、加速惡性生長,因此可說是未來人類癌症治療和精準醫療的重要研究對象。
 
山本雅之最知名的研究,是與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合作,將剔除了NRF2基因的小鼠送上太空、成為第一組進行太空旅行的疾病模型老鼠,也發現太空旅行造成對NRF2剔除鼠造成的反應,和地球上的老化效應相似。
 

郭沛恩:TPMI解中風重要遺傳因子 大數據需入「指引」才能實際應用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沛恩。(攝影/羅翊方)
 
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沛恩,除了介紹台灣精準醫療(TPMI)計畫外,也分享該計畫目前已實際找出的中風重要基因風險因子之一。郭沛恩分享,在TPMI所收集資料中,經仔細分析發現「體顯性腦動脈血管病變合併皮質下腦梗塞及腦白質病」(CADASIL)這項常見的遺傳性腦血管病變中,帶有某項特定基因突變者更容易發病,因此可望作為中風風險預測的因子。
 
他表示,若要將這些數據轉至健康照護領域,首先需建立在真實世界中各基因風險的評分,同時發展次世代的基因檢測平台,並盡可能收集越多人的數據越好,最終並能提出醫學指引(guideline),才有機會讓基礎的基因資訊收集,轉為實際應用。
 

蔡世峯:基因體分析揪出BA.2.3.7變異株 有效監控新冠病毒流行趨勢

國衛院蔡世峯特聘研究員。(攝影/羅翊方)
 
國衛院蔡世峯特聘研究員,介紹基因體定序在流行病監控上的應用。他表示,Illumina的NovaSeq 6000 在2017年9月進駐國衛院,迄今不只應用在研究人類基因體,也在與疾管局(CDC)合作下,多次投入新冠肺炎群聚感染事件的大規模PCR檢測,調查群聚感染。
 
隨著臺灣步入後疫情時代,基因體分析依然被使用在病毒變異株流行監控中。蔡世峯指出,臺灣的主流病毒株並非像美國以BA.1為主,自從去(2022)年春節起,BA.2逐漸取代BA.1成為主流,且以BA.2.3.7變異株為主,長期流行至今。蔡世峯表示,比起監控病毒的單點突變,基因體分析能更全面地掌握突變株的流行動態,有關BA.2.3.7的研究成果也準備發表在國際期刊中。
 

胡務亮:台大罕病AADC基因療法研發有成 去年取歐盟許可

台大小兒部暨基因學部主治醫師胡務亮。(攝影/羅翊方)
 
台大小兒部暨基因學部主治醫師胡務亮,介紹了台大醫院在小兒基因檢測與基因治療的成果。他表示,台大在2019-2022年5月,針對144,004名新生兒進行脂肪酸氧化異常檢測,經由NGS作為第二次檢測,並共找出411名結果異常嬰兒。
 
台大團隊也自行開發罕見疾病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基酶(AADC)缺乏症的基因療法,此大腦注射基因療法,在2015年技轉給美國PTC Therapeutics,去年7月獲歐洲藥物管理局(EMA)上市許可,成為AADC首個療法。該療法昨日也剛獲今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標章授獎。
 

Biobank、健康老化、跨多體學研究有成 臺灣精準醫療未來可期

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NBCT)整合中央辦公室執行長黃淑芬。(攝影/羅翊方)
 
在最後的論壇中,國家級人體生物資料庫(NBCT)整合中央辦公室執行長黃淑芬,介紹Biobank在過去兩年來,已經建立12套基礎操作流程(SOP)以及通用資料模組(CDM);她也表示,在衛生福利部、國衛院、12家醫學中心和4家藥廠的協力下,2021年10月上路至今的「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已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公私合作(PPP)案例之一。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許志成。(攝影/羅翊方)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許志成,分享了健康老化的精準醫學應用。在國衛院過去的4年健康老化計畫中,已找多項出老化相關生物標記(biomarker),可用於預測風險(包括認知衰退、肌少症、心血管問題等),以及評估合適的介入方式幫助高齡者健康。該計畫也是結合學研單位、社區據點、臨床醫院的跨單位計畫。
 
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亭芬。(攝影/羅翊方)
 
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亭芬,分享透過國衛院、宏碁(Acer)、長庚醫院合作的跨多體學(trans-omics)研究成果。其團隊透過蒐集618人的基因體、代謝體及臨床資料,加上AI分析,不僅建立了高風險糖尿病患者惡化為糖尿病腎臟病(DKD)的惡化預測模組,還發現了DKD的器官間溝通(organ cross talk)分子機制。
 
前國衛院院長梁賡義。(攝影/羅翊方)
 
甫卸任的前國衛院院長梁賡義也在閉幕致詞中,回顧了精準醫療在臺灣發展的軌跡。他表示,國衛院在2016年啟動精準醫療旗艦計畫,在2019年進展到NBCT,2021年起開始由上往下,建立精準健康的大數據生態系,並期待未來透過一站式資料庫網站、可信的研究環境和國際合作,發揮健康數據的潛力。
 
(報導 / 巫芝岳、吳培安)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