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研討會

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來臺開講!數據、商模、風險分攤助新藥給付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3-12-28
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北威顧問、中華財經發展協會共同主辦「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研討會,邀請到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 Lo,左4)來臺演講。(攝影/吳培安)
 
今(28)日,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北威顧問、中華財經發展協會共同主辦「金融科技如何幫助癌症醫療」研討會,並邀請到世界知名金融工程學者、生物金融學創始人羅聞全(Andrew W. Lo)來臺,分享他致力於將科技金融與生物製藥跨領域整合的經驗,並透過會後座談,了解臺灣金融市場與生醫製藥的需求並給予建議。
 
臺大管理學院院長胡星陽致詞表示,很榮幸本次能邀請到羅聞全來臺演講。現為麻省理工學院(MIT)金融工程實驗室教授的羅聞全,不但在經濟學領域有顯赫地位,也曾共同創辦了罕病新藥公司BridgeBio Pharma,及創立聚焦生醫投資的避險基金AlphaSimplex、顧問公司QLS Advisors等。
 

羅聞全:以大規模、專業基金操作 降低生醫投資風險

 
羅聞全本次以「Can financial engineering and data science cure cancer? (金融工程與資料科學是否能治癒癌症)」為題演講。他舉近年多項罕病基因療法為例說明,這些療法雖能為病人帶來前所未有的幫助,然而對多數生醫創新科學技術而言,由於投資風險過大,募資並不容易。
 
羅聞全表示,對投資人而言,投資這些創新科技好比「有95%的機率無法獲利、僅有5%成功率」,儘管成功時獲利極其龐大,仍會因風險太高而不願投資。他表示,若從金融角度來看,要能增加投資報酬率,可先募集大規模的基金,增加投資組合中的項目數量,以有效降低風險、增加投資報酬率。
 
然而,由於生醫領域具高度複雜、專業的特質,必須透過該領域專家親自投入並與金融專家合作,才能促進這些投資。尤其相較於癌症等更常見的重大疾病,罕病因為罕見,與多數人生活缺乏關聯性,此時更需要由這樣的專業基金進行投資。
 
除了療法開發外,羅聞全也針對療法給付問題表示,在美國,小型保險公司通常會透過再保險(reinsurance)公司,來協助分攤理賠昂貴療法的風險;他因此提出「價格最低的再保公司即為藥廠」的理論:保險公司透過平時穩定支付「訂閱費」給藥廠,就能換取該藥廠的療法以免費或折扣價供給其保戶。
 
「這樣的生態系能讓藥廠獲得穩定現金流支持研發,保戶需要時也能得到好的療法。」羅聞全說道,他也建議,或許臺灣全民健保的支付制度下,可參考相似的機制,來促進整體健康產業發展。
 
延伸閱讀:罕而不孤!臺灣罕病藥研發 直衝2030年3000億美元市場!
 

羅聞全為麻省理工學院(MIT)金融工程實驗室教授,不但在經濟學領域有顯赫地位,也曾共同創辦了罕病新藥公司BridgeBio Pharma,以及創立聚焦生醫投資的避險基金AlphaSimplex、顧問公司QLS Advisors等。(攝影/吳培安)
 

善用數據資料庫建立模型 是說服投資人、保險業者加入的重要關鍵

 
下半場綜合座談,在台灣精準醫療產業協會(PMIA)榮譽理事長李鍾熙主持下,邀請到癌症希望基金會前董事長暨長庚醫院教授王正旭、國衛院群健所所長邱弘毅、健保局前總經理暨上騰生技顧問董事長張鴻仁、意藍資訊董事總經理楊立偉,與羅聞全交流臺灣生醫製藥在金融層面上,所面臨的挑戰與需求。
 
王正旭從腫瘤內科醫師的角度指出,科技進展快速,卻帶來了經濟支持(financial assisting)的問題。根據癌症希望基金會調查,除了健保給付外還需要想辦法籌到超過100萬元、接受妥善治療的癌症患者占了將近20%,且這個問題在近15年來越來越嚴重。
 
因此,他們積極和國內保險業者對話,希望尋求全民健保以外的經濟支持。他也期待,接下來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會主委盧瑞芬,將會在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中,主導有關如何將全民健保與商業保險結合的討論。
 
邱弘毅則舉肺癌標靶藥物為例,臺灣的生態系(ecosystem)也和美國、歐盟、中國不一樣,研發資金和市場都不夠大、投資人口袋也不夠深,因此在投資上較容易猶豫,也需要想辦法走出自己的路。
 
他也分享,他們和數家大型保險公司談過癌藥給付,但多收到保險商品難以設計、或是對保險商品沒有信心的回饋,因此如何以具體資料說明取得商業保險業者的信心,以及在健保給付癌症新藥上弭平歧見、取得社會共識,可能會是比技術更大的困難。
 
張鴻仁則直指,比起用經濟模式解決問題,民眾更重視「價格」,而且全民健保本身是「大家一起」的概念,但臺灣人不願意替他人付費,如果沒有用上「就是浪費」;此外,歐美比較像是「用錢去換生命」,新藥一旦獲批就能產生很高的市場價值,有錢人也付得起,但臺灣的策略好比「用生命省錢」,等藥物推出後一段時間再低價引入,顯示臺灣面臨的問題和美國並不相同。
 
楊立偉則指出,機器學習、資料科學及大數據提供的相關性證據、模型與趨勢,能夠成為支持新興藥物的助力,且很少國家和地區的數據完整性能與臺灣匹敵,但是比起人口基數較大的癌症,罕見疾病患者數據往往少到難以建立可供分析的數據量;此外,健康資料隱私權、民眾的信任、商業模式和跨部會協作,都是待解決的挑戰。
 
羅聞全則回應,我們必須先釐清一個問題:醫療保健是權利(right),還是特權(privilege)?事實上這個問題在美國也還沒有答案,因為美國的發展奠基於「自由」,其中也包括要不要付錢、生或是死,因此往往新藥推出後由富人先付錢、先享受。不過他認為,在臺灣醫療保健更像是一種權利,且即使有些新藥健保不給付,也可以多利用公私協力(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模式尋求給付。
 
他也強調,「You Can't Manage What You Don't Measure. (不測量,便無法管理)」,若能有具說服力的數據和模組,將能夠吸引更多投資人加入。他認為,臺灣有全民健保和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Biobank),它們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大型數據庫,若能加以投資、與電子病歷串聯,將能創造數十億元的價值;他也勉勵,臺灣雖然市場小,但在全球聚落來說,臺灣的影響力其實並不小!
 
此外,王正旭也建議,照顧民眾是衛福部的重大任務,但如果從整體國民健康出發,應該要有更高層級、跨部會的協作,而不是由衛福部全權負責。羅聞全則呼籲,「我們都是未來的病人,如果我們能夠提供政治家明確的商業模式和證據,那將會使這個議題的對話變得不同。」
 
他舉例,臺大醫院胡務亮醫師所主導的腦部基因治療藥物,在臺灣研發、在歐美陸續獲批,預計在幾年後就會進入臺灣,就是一個走出不同模式的成功範例,並獲得在場與談人的一致贊同。
 
延伸閱讀:健保2024年啟動多項政策革新,商保與創新醫療結合喜訊頻傳,如何解開創新醫療新荷包?
 
(報導 / 吳培安、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