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破譯罕病密碼 臺灣醫師的罕病創新醫療之路!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112 未來醫療新「保」典!?
Vol. 112
Vol. 111
Vol. 110
Vol. 109
Vol. 108
Vol. 107
Vol. 106
Vol. 105
Vol. 104
Vol. 103
Vol. 102
Vol. 112
2023-12
未來醫療新「保」典!?
健保2024年啟動多項政策革新,
商業保險與創新醫療產品結合喜訊頻傳,
如何解開創新醫療新荷包?
所有電子書
購買紙本雜誌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更多
封面故事
健保
未來醫療新「保」典!?
創新醫療產品從研發、臨床試驗到取證披荊斬棘,但取證後,另一個挑戰又開始……。臺灣醫療、健保制度號稱世界第一,創新醫療卻與民眾距離咫尺天涯,投身研發的廠商無法落地醫院叫苦連天!2024年,健保多項政策革新將啟動,近年商業保險與創新醫療產品結合的喜訊頻傳,創新醫療新荷包有解方?!本刊為您拆解創新醫療技術落地從哪方著手!責任編輯:李林璦採訪整理:李林璦、巫芝岳撰文:李林璦、巫...
封面故事
健保
健保新醫療給付智囊─HTA 2024元旦正式上路
2024年1月1日,健保署「台灣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專責辦公室」正式揭牌,將目前由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的醫療科技評估(HealthTechnologyAssessment,HTA)和醫療科技再評估(HealthTechnologyReassessment,HTR)工作,擴大協助專責辦公室相關業務,長遠目標是希望4年內能邁向成為如英國NICE般獨立行政法人單位。撰文/李林璦「台灣健康政...
封面故事
健保
從檢測、治療、追蹤到照護 醫療科技如何革新商保?
新興醫療科技對健保來說或許是一個甜蜜的重擔,多位專家在2023年BTC上呼籲,期許商業保險為創新醫療科技產品落地打開另一扇窗。事實上,近年已有普生結合富邦人壽、行動基因與慧智基因攜手國泰人壽、慧康生活科技鏈結南山人壽等多項創新保單產品推出。本刊也獨家揭密創新醫療科技廠商與商業保險結合時需注意的眉角。撰文/李林璦在2023年的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中,多位專家提到,不應把所有新興醫...
封面故事
健保
富邦、國泰、南山 成為創新醫療新「保」典!
創新醫療技術爭先恐後想與商業保險結合,但保險公司看重的關鍵在哪裡?本刊採訪全臺前三大保險公司──富邦人壽、國泰人壽與南山人壽,從設計保單、改善內部核保流程與提升理賠效率、或是保戶服務,其實處處有望成為創新醫療技術的商機藍海。撰文/李林璦、巫芝岳2023年10月24日,由立法委員吳玉琴、林靜儀、鍾佳濱國會辦公室、立法院厚生會、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舉辦了「商保理賠爭議與協同健保政策討論」公聽會。期許隨著...
Editor's Note | 編輯筆記
更多
編輯筆記
不放一點錢,怕讓臺灣一直往後落後……
近期,有位常住蘇州的好友轉來一篇大陸微信文章――「臺灣的醫療制度,為何能傲視全球?」。這類讚譽臺灣健保與醫療的文章,在大陸一直有不少,疫情前,一度大陸健診旅遊團也是兩岸往來的熱絡項目,很少外國人不對臺灣醫院的服務留下深刻好感。有友人甚至鬧著說,他準備來臺灣交一位護士女友!但我這次看了後,有點五味雜陳地回他,「不知如何看待!」他有點不解,「不真的蠻好的嘛!」。是的,這幾年來,自己家人深深受惠臺灣健保...
Industry | 產業
更多
產業
全球領先CDMO Vetter創新藥物遞送方法
受到慢性疾病、成本壓力、新冠肺炎、居家照護等趨勢影響,以患者為中心的自行注射療法越來越受歡迎。但此類產品的開發和製造難度高,專業的CDMO公司Vetter指出發展挑戰,也分享開發趨勢。責任編輯/劉馨香全球製藥市場正持續顯著成長,預計在未來五年將擴張3~6%,整個醫療保健環境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嘗試進入國際市場,以充分發揮製藥和生物技術產業的潛力,並涵蓋更多需要救命藥物的患者。其...
產業
陽明交大10項「MIT」 智慧醫療成果 顛覆高齡照護思維!
11月30日至12月3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的「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中設置主題館,並以醫療、創新及技術為主軸,展出多達10組研究團隊的跨領域智慧醫療成果,內容涵蓋腦瘤AI、聲學智慧檢測、資訊安全、睡眠評估、基因分析、器官晶片、微型檢測、椎體手術、腦機介面、驗證平台等,吸引投資人與國際買家目光。撰文/吳培安、巫芝岳、劉馨香11月30日至12月3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南港展覽館1...
產業
陽明交大設「產學共創處」 首重半導體、創智慧醫療新產業
陽明交大不僅在醫療科技展中,展出10組創新智慧醫療成果,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更進一步表示,將在明年成立「產學共創處」,為學校老師的研發成果增添產業價值,並透過與健康長壽與老化科學研究中心、陽明交大竹銘醫院、臺北市立關渡醫院、民間企業的串聯,加速智慧醫療與創新照護的落地。撰文/吳培安11月30日至12月3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的「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中,展出10組團隊在智慧醫療研...
產業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 第九座核心 「核酸先導設施」正式啟用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於11月30日至12月3日舉辦的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中盛大展出,開幕首日,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主任宣布「核酸先導設施」正式啟用!會中並有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新興傳染症專題研究中心、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TaiwanBiobank)、轉譯醫學專題中心及進駐企業,分別登台介紹各自核心技術與最新研究進展,吸引由11家日本生技醫藥公司與機構組成的參訪團至攤位參訪。撰文/彭梓涵、李林璦、巫芝岳...
產業
創笙加速器整合再生醫療生態系 盼創臺灣生醫「彎道超車」新機
12月1日,創笙細胞及基因治療產業加速器(CellTechAccelerator)於2023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於南港展覽館1館舉辦「2023國際細胞暨基因治療關鍵價值論壇」,邀請到海外專家及新創企業來臺分享經驗,並於會中偕同啟新生技、基龍米克斯生技、長盛科技等核心夥伴,宣告亞洲首家細胞及基因治療(CGT)加速器正式啟動,未來將傾力合作,推動CGT領域的創新和發展。撰文/吳培安、巫芝岳12月1日,...
People | 人物
更多
人物
魏宇峰
魏宇峰創Vizuro「因果AI」演算法 拆解產業數位轉型難題【會員限定,登入可讀,免費註冊】
除了藥物探勘、影像判讀,AI更可用於銷售預測、新生物標記開發!MIT機械博士魏宇峰,帶著創新「多模態+因果AI」技術,2014年在美國創辦Vizuro,並獲得羅氏(Roche)、武田(Takeda)等大廠長期合作;2018年,他設立臺灣據點「維曙智能科技」,拓展生醫AI應用,協助藥華藥、行動基因等打造AI化銷售與檢測流程。曾經是海軍陸戰隊的魏宇峰,旅美20餘年中,曾歷經數次創業挫敗,但他又如何在A...
Company | 新銳公司
更多
新銳公司
禾榮AB-BNCT硼中子捕獲療法 腫瘤精準放療新藍海
獲電子大哥漢民科技投資、成立於2017年8月的禾榮科技,延續了清大、工研院的硼中子捕獲治療(BNCT)研發成果,將全臺第一座研究用核反應爐轉化成醫療用途的經驗,開發成加速器型硼中子捕獲治療設備,為頭頸癌復發患者提供治療新選擇。同時獲得中醫大青睞、進駐新竹附醫治療基地,為臺灣在地發展BNCT奠定重大里程碑。撰文/吳培安全臺第一座核反應爐——清華大學水池式反應器(THOR),佇...
新銳公司
祈瑞創新癌症療法TATE:殺死腫瘤、並將其轉化成自體腫瘤疫苗【會員限定,登入可讀,免費註冊】
由留美臺灣醫師李瑞民一手創辦的「祈瑞新藥」,開發出運用小分子藥物TEC-001結合肝動脈栓篩的療法「TATE」,可望讓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療效達到倍增,目前在結直腸癌、肺癌、肝癌、胃癌和神經內分泌癌上皆進入臨床研究。李瑞民以他在美國產學雙棲多年的經驗,新療法有望解腫瘤治療抗藥性、容易復發、副作用過強的未滿足需求。撰文/巫芝岳在抗癌療法中,「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從2011年首度獲核准上市、20...
新銳公司
邦睿從「透天厝」起家 「男性不孕症解決方案」賣到全球52國【會員限定】
成立於2016年的邦睿生技,以生殖領域較偏門的「男性不孕症」為題,並用智慧化、自動化、標準化設計主軸,開發出「男性不孕症整體解決方案」,產品自2018年陸續取得歐盟CE、美國FDA、臺灣食藥署(TFDA)等上市許可,已行銷全球52國,還打進國際生殖醫學大廠HamiltonThorne經銷。邦睿生技這家從臺中大里「透天厝」起家,今年7月登錄興櫃的醫材新創,如何快速將產品布局全球?撰文/彭梓涵「年輕不...
Snapshot | 生技剪影
更多
生技剪影
台灣醫療科技展
2023醫科展 蔡英文: 臺灣目標要成為健康產業重要樞紐
11月30日~12月3日共四日的第7屆「台灣醫療科技展」,假南港展覽館一館登場,此次主題聚焦智慧醫療、精準健康與全民健康,共吸引650個機構參與,設立2,300個攤位,今年參觀人次突破19萬人次、專業人士參訪增長15%以上,創下新高。撰文/彭梓涵 開幕會中除了蔡英文總統親臨致詞,生策會也宣布與微軟啟動數位醫療通路結盟,並由蔡長海副會長代表與微軟(Microsoft)全球醫療長DavidRhew正式...
Bio Library | 生醫知識庫
更多
生醫知識庫
智慧科技推動「醫療零售化」 共解高齡照護困境
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執行舉辦「2023智慧醫療健康產業發展趨勢策略會議」於11月30日醫療科技展首日登場,邀請到員榮醫院科技副院長楊宗龍、北醫醫學系教授暨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理事長陳適卿來分享智慧醫療的發展策略以及數位科技結合高齡照護的趨勢,更匯聚四家智慧醫療領導廠商,包含雲象科技、長佳智能、友達頤康科技、慧誠智醫分享各自經驗與觀點,共同探討智慧科技在醫療照護產業中的挑戰與落...
Bio Bookshelf|生技書房
更多
生技書房
《臺灣疫苗產業發展史》 細數百餘年疫苗自製史
從國光生技的H1N1疫苗,到高端疫苗的新冠疫苗,21世紀的臺灣疫苗產業,在面對極度缺乏信心的國內消費群,卻又企圖邁進現代化下,讓原本起步較晚的疫苗產業,增加了多面向的挑戰與困難。「台灣疫苗產業協會」於2021年8月27日,由傳染病學界連同臺灣9家疫苗相關業者發起成立,透過《臺灣疫苗產業發展史》一書,他們期望在為從日治時期至今的產業史留下紀錄的同時,人們也得以鑑往知來。作者/王柏文、江正榮、沈佳姍、...
生技書房
羅敏菁《新生技投資聖經》 看這本你就懂
臺灣生技醫療類股的上市、上櫃公司約上百家,涵蓋領域廣泛,令人眼花撩亂。你擔心會錯過投資機會或掉落無底深淵嗎?臺灣少數橫跨研發界、醫界、產業界、創投界的生技投資達人羅敏菁,在本書從各種生技產業的技術面和獲利模式起手,再到市場面分析,介紹不同生技類股的評價方法,最後從多間公司的具體案例分析切入,提供全方位的生技投資指南!作者/羅敏菁 責任編輯/劉馨香台股代號17xx、31xx、41xx、47xx、64...
Bioresource | 生農.循環.永續
更多
生農
循環
永續
在地生技
益生菌大廠生展生技 推在地有機農產躍升國際
臺灣的有機農業規模小,具有生產成本高、產量不穩定等劣勢,卻吸引到國內保健品大廠生展生技跨足收購太康有機農業專區,並投入開發植物類素材保健品,已開發的後生元、蔬菜粉等產品皆獲得國際發明展肯定。生展生技董事長陳威仁以協助農民為初衷,運用企業的研發量能,要讓臺灣農產品躍上國際舞台。撰文/劉馨香來到臺南柳營,進入由高聳芒果樹夾道形成的太康綠色隧道,在濃蔭庇護下直行不久,就能到達全臺首個由政府設立的有機專區...
回雜誌目錄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