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C臨床開發與產業現況趨勢洞悉」

日本首個iPSC產品將申請上市?! DCB劉韋博:督促臺灣法規跟進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4-09-04
今(4)日,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指導、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主辦「iPSC臨床開發與產業現況趨勢洞悉」論壇。(攝影/王士賢)
 
今(4)日,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指導、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主辦之「iPSC臨床開發與產業現況趨勢洞悉」論壇,於南港軟體園區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上半場演講聚焦於誘導性多潛能幹細胞(iPSC)在日本的發展近況,邀請到DCB產業發展處處長劉韋博分享日本iPSC研發進展與產業現況,以及日本CiRA基金會研發中心副中心長吉田信介(Shinsuke Yoshida),分享CiRA與CiRA基金會建立iPSC細胞株、支持學術及臨床發展的經驗與見解。
 
國科會生命科學研究發展處副處長涂君怡於致詞中表示,今日活動為國科會「超高齡社會之精準再生醫學啟航計畫」一環,該計畫集結全臺各地的再生醫學團隊,投入癌症、慢性病等多種難治疾病的研究,她也期待藉由論壇演講,與觀眾一同探索iPSC在臺灣發展的契機。
 

國科會生命科學研究發展處副處長涂君怡。(攝影/王士賢)
 

劉韋博:學研/法規大力支持孕育日本多樣iPSC應用 盼臺灣制度跟進

 
劉韋博於演講中指出,日本從2006年時學界首次發表iPSC、2012年山中伸彌榮獲諾貝爾獎起,在政府的不間斷投資支持下,iPSC的發展相當蓬勃。
 
2003~2012年,日本在共兩期「再生醫療實現化計畫」中,總共投入約4百億日圓;隨後的10年「再生醫療實現據點Network Program」則花費約1千億日圓,相當於一年有90多億日圓投入,iPSC為重點項目;2023年之後的再生醫學相關計畫,也持續有iPSC相關補助挹注。
 
在法規方面,劉韋博表示,日本iPSC法規大致分為三大進程推動:厚生勞動省制定的「細胞加工醫藥品等之品質與安全性的確保」(針對製劑品質和安全性),和「次世代醫療機器、再生醫療等製品評價指標」(用於提昇開發效率和審查速度),以及由CiRA和全球iPSC治療聯盟(GAiT)合作「iPSC品質評價調查」(針對品質評估的國際標準化)。
 
劉韋博表示,早在2012年,日本就公布了針對5種細胞製劑基本技術要件的法規指南,並著重於安全性課題(如:如何除去未分化細胞),且同時涵蓋了未能分化為三胚層細胞的「iPS like細胞」;以及針對iPSC分化後不同的適應症應用也有所規範。
 

DCB產業發展處處長劉韋博。(攝影/王士賢)
 
接著,劉韋博也分享了日本的多例iPSC臨床開發進度,包括針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帕金森氏症、角膜緣幹細胞缺陷、缺血性心臟病等。他指出,這些出自學界的試驗許多都已和業界新創公司合作。此外,日本產業界也有多項進行中的臨床試驗,包括:被諾和諾德(Novo Nordisk)以近6億美元授權合作的Heartseed、Megakaryon、Sumitomo Pharma等。
 
劉韋博特別分享了由日本心臟再生醫療權威——大阪大學澤芳樹(Sawa Yoshiki)研究成果衍生的新創CUORiPS,鎖定缺血性心臟病開發的心肌細胞層片療法,該療法可望在今年內透過日本的「附條件及期限核准制度」申請上市許可,成為日本第一款上市的iPSC產品。
 
劉韋博表示,該制度是允許符合特定條件的再生醫療等製劑,可在有條件、7年期限內的上市核准,獲准後需進一步驗證療效與安全性再申請正式藥證,否則也有可能撤銷核准資格,目前日本共有5個項目通過。最後他也建議,臺灣的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可參酌日本iPSC相關法規及指引,以加速產業化。
 

吉田信介:CiRA基金會MyiPS計畫 2025年自體細胞製程降到100萬日圓!

 
吉田信介說明,CiRA從2010年在京都大學成立,並在2020年衍生成立CiRA基金會的十餘年經驗。他表示,iPSC能應用在再生醫學、疾病模型、藥物篩選等多種用途,然而iPSC製程成本過高且耗時,阻礙iPSC進入應用階段。
 
由於CiRA基金會的宗旨是支持學術研究,使其盡快落實到臨床、造福患者,因此CiRA基金會成立初期,即以建立異體細胞庫、提供臨床規格iPSC細胞株為重要目標,並自2013年起正式啟動HLA Haplobank計畫,並於2015年開始供應臨床級iPSC。
 
吉田信介說明,該計畫藉由採集符合人類白血球抗原同型合子(HLA Homozygous)捐贈者提供的血球細胞,將其製作成iPSC,再透過捐贈者配對提供給患者,以避免患者移植後出現免疫排斥。
 
目前CiRA基金會已經從7位超級捐贈者細胞建立了27個臨床等級的細胞株,可配對的患者涵蓋了全日本人口的40%,並藉由合作分享給日本許多研究機構使用,為日本各種人體器官及組織的再生醫療研究及臨床試驗建立重要基礎。
 
2020年起,CiRA基金會更進一步透過基因體編輯技術,製造出剔除特定基因的HLA-KO iPSC,來降低免疫排斥的風險。目前CiRA基金會已經建立3個臨床等級細胞株、7個研究等級細胞株,最終目標是將可配對範圍,涵蓋到全日本及全球半數的人口。
 

日本CiRA基金會研發中心副中心長吉田信介(Shinsuke Yoshida)。(攝影/王士賢)
 
然而,考量到HLA-KO iPSC可能仍有基因編輯的未知風險,CiRA基金會仍積極推動基於自體細胞的「MyiPS」計畫,目的是透過廣泛的合作關係,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技術,使用患者本人的自體細胞製造iPSC,希望在2025年時,能將每位捐贈者的iPSC製程成本從4000萬日圓降到100萬日圓。
 
MyiPS計畫也在國內及海外尋找合作對象,聚焦在基因編輯方法、3D培養技術、自動化封閉式培養系統、非侵入式品質檢測方法、臨床研究的概念驗證的合作,目前陽明交通大學也已與CiRA基金會合作,運用臺灣在半導體產業的優勢,共同研發iPSC自動化3D製備技術。
 
最後,吉田信介也指出,自體細胞的免疫排斥性低,但需要穩定且一致的製程;異體細胞的成本低、便於使用,但可能會有免疫排斥或基因編輯的風險,兩者各有利弊,因此其應用應取決於最終產品的用途。
 
此外,吉田信介也質疑,細胞的一致性(uniformity)以及品質設計(quality by design)要求,是否真的有需要像製藥產品一樣嚴格?是否會因為管控過嚴,而使某些類型的細胞錯失發展機會?都值得更多的討論。
 
(報導 / 吳培安、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