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生技名人錄
人物專訪
人物
甘良生
DCB執行長甘良生「推手」加速研發效能
2015-12-15/
記者 吳靜芳
旅美30餘年,過去都在國際藥廠擔任要職的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新任執行長甘良生,今年3月空降就任之前,對台灣幾乎是一張新面孔。他態度和緩低調、全無架子;他笑臉和煦,彷如隱形推手,讓DCB新藥研發效率有了火力全開的力量;他要以過去累積的管理經驗,從智財、開發、法人及產業合作上著手內部整合與外部連結,要用「急迫感」加速台灣生技製藥效能。文/吳靜芳、王柏豪 圖/吳靜芳採訪當天,到了DCB執行長辦...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有一種產業,就叫創業...
2015-12-15/
編輯部
因為這一期的封面專題,我們的編採團隊認識更多台灣生醫新世代的優秀年輕人,也結識了兩岸一些致力經營創新創業育成(大陸一般稱孵化)平台的機構和朋友。創業除了有個人的意志和選擇外,還需要在社會裡營造氛圍、形成風氣,最後融入成為文化,一種對創新鼓勵、對創業友善的文化。創業的外傷與內傷在媒體生涯中,我專訪過難以數計、一般人眼中名利雙收的成功創業家,僅有極稀少的人,不曾在創業過程中領教過不知明日太陽何在的恐懼...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姚南光
審查標準需「彈性」因應現況 避免產業資源浪費
2015-11-18/
記者 蔡立勳
醫療器材種類繁多,在適用規範上可區分為「法規」(Regulations)與「標準」(Standards)二層次,法規以分級分類方式管理醫療器材,闡明各級各類醫療器材在製造、使用與販售上應遵循的標準而加以採認(RecognizedStandards);標準則為各組織機關根據前人積累之經驗訂定,經各國法規採認後才是醫療器材真正應遵守的內容。因此,在醫療器材領域中,除某些特定標準如ISO13485品質系...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曾惠瑾
生醫女力
曾惠瑾:跨業、跨界的整併策略
2015-11-18/
環球生技
台灣市場規模太小,一直是生技產業發展最終需要突破的課題。尤其是面對充滿高度法規限制,以及各國保護政策障礙的生技醫療產業而言,更是一大難題。根據2014年生技產業白皮書,目前台灣製藥業營收排名第一的永信製藥,年營收50餘億新台幣;醫療器材類年營收排名第一的百略,也約58億。但是,放到國際市場上,以大陸最大醫藥工業公司國藥控股為例,2014年度營業收入達人民幣2001億元,台灣這些大鯨魚相對成了小蝦米...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基礎不牢 地動山搖…
2015-11-18/
編輯部
今年3月,習近平在強調「九二共識」時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他說,如果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係就會重新回到動盪不安的老路上去⋯。當然,我們不會在這裡談政治,也不認為兩岸的健康醫藥產業合作需要政治。11月3、4日,在南京召開紫金山兩岸企業家峰會時,「生物科技和健康產業照護組」是七大小組中,唯一讓台灣峰會副理事長江丙坤、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聯袂親自出席的會議。小組陸...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燕子不來了!?
2015-10-14/
編輯部
9月9日,台灣2015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順利落幕了。一個前輩很逗,他從閉幕會議現場寫了一小段打油詩傳來給我:「每年BTC會議,無論『大同小異』或『小同大異』,海內外專家盡情倡議,但政策會不會有差異,業界到底在不在意,一年到了,反正大家就再一次提議。」⋯⋯我看了今年專家們的一些意見,個人認為環瑞醫董事長李祖德所提「推動永續基金掛牌上市」,可能是今年最大膽且搶眼的提議,他直言,「主管機關...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杞人憂天!?
2015-09-14/
編輯部
8月18日,中國和美國幾乎在同一天有重大的法規公佈,沈痾多年的中國審批審評問題,中國國務院終於出台了《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美國FDA則在暌違11年後,公告了新版《植物藥新藥指南》(GuidanceForIndustry:BotanicalDrugProducts),並在全世界範圍內徵求意見。前者,被認為是中國史無前例的醫藥監管全面改革;後者,將影響全球植物藥(包括中藥新藥)的...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複製成功,快又有效率。但是......
2015-08-13/
編輯部
2015年度台灣生技月落幕了。展覽期間,每天都有許多讀者、新朋友、舊朋友到雜誌的攤位來交流。其中,有一位美國資深業界新朋友,幾乎天天逛展後,就會繞來找我抬台灣生技的槓,許多時候,我們還會有一些爭辯,但他以旁觀者的觀察,及許多跟台灣輿論相左的看法,都會讓我有所反思。特別是目前備受矚目的一些美國資深生技醫藥前輩,他們計畫攜著在美成功的企業返台設立公司並上市,截稿期間,有知名媒體節目因此表示:「國際一流...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能見度 外在美 內在美
2015-07-15/
編輯部
很多兄弟朋友應該對已故商業名人翁大銘的一句公開言論不陌生,可能必要時候還會借用來當伎倆,翁大銘說:「如果你沒有外在美,我怎麼會有機會知道你有內在美⋯!」(如果這句話涉及任何性別歧視,絕不是本文有意)上個月,在費城參加了2015北美BIO展,這是國際生技產業社群最大的一個盛會,總計69國代表團前往,台灣代表團有120多人,位列第十五大國家代表團,中國、日本、韓國聲勢更浩大,居前十大。不過,大家所有的...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台灣生技如何「展」望未來?
2015-06-10/
編輯部
忙完這期出刊後,我們將馬上隨著經濟部生醫推動小組籌組的台灣生技代表團到費城,參加2015年的美國世界生技展(BIO)。每年的世界生技展是全球生技圈最大的社群盛會,是產業的風向球、國際合作的平台,近70個國家代表團一同亮相,當然也成了各國生技實力展現與角力的擂台。各國攤位也不遺餘力施展風情,吸引總計約十萬人次與會者駐足的眼光。今年,生醫推動小組特別以「TheHeartofAsia」為題,精心安排活動...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你是哪一種人才?
2015-05-14/
編輯部
很多年前,一次因為在工作上自認有很大的挫折,回家吃飯的時候,吃著吃著哇哇地哭了出來,母親大概看我邊吃邊哭的樣子甚為滑稽,她過來坐在我面前,笑了出來,我一開始很生氣,「你女兒被人家當垃圾,還笑!」,她說:「這樣喔,那你是哪一種垃圾,可不可以回收的那一種?」基本上,母親真的不是幽默的人,但是那次我也覺得好笑。當然,我跟母親也就聊開了起來,歸結原因,其實也就是職場上常見的問題,就是我自認為自己是人才,但...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精準醫療」之路到底有多近?
2015-04-08/
編輯部
上次我分享到前輩抗癌的故事,還有續集⋯。前輩的哥哥自己是分子生物科學家,他私下告訴我,決定「不惜代價」以弟弟的檢體作為個案,除了為從小就跟他感情最親近的弟弟,找出最不受苦的有效醫藥治療,最終更希望能藉此追尋一條真正能實踐的「精準醫療」之路。「精準醫療」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在1月20日的國情咨文演講中提到的,他希望藉由「精準醫學計畫(PrecisionMedicineInitiative)」,讓美國能「...
第一頁
上一頁
55
56
57
58
59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影音】默克Yariv Hefez博士:百年製藥大廠如何內建「創新基因」
吳麥斯:末期腎病無聲危機!9成患「腎性貧血」 HIF療法為新曙光
福寶科技巫震華 引領MIT外骨骼機器人闖天涯
生技推動單一窗口 匍匐在創造突破的路上……
ACTO主席下坂皓洋: 「臺灣外泌體監管與安全、有效回報系統 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