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生技名人錄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陳錦生
從去年登革熱經驗 談未來蚊媒防治重點
2016-06-24/
記者 楊傑名
去年台南市爆發登革熱疫情,確診病例共4萬人,死亡病例則有214人,為歷年來最多,甚至多於13年前SARS流行時的死亡人數。從這次台南登革熱的病例看來,多數是一家人同時得病,推測偏好棲息於室內的埃及斑蚊是這次造成疫情爆發的主要禍首。去年5月,台南第一位確診病例出現在北區六甲里的一座跳蚤市場。每到週末人群眾多密集,加上蚊子數量也多,非常容易發生群聚感染。然而,蚊子飛行的距離其實不遠,比蚊子移動還快,範...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空轉和作夢……
2016-06-24/
編輯部
從五月下旬到六月上旬,相信很多生技醫藥業的菁英們都忙著飛行和轉檯……。從中國蘇州CHINABIO國際合作論壇、到美國芝加哥腫瘤醫學會議(ASCO),緊跟著美國舊金山USABIO會展,我很多國、內外朋友平常忙得見不著面的,都在這些場合間擦肩磨踵、小聚寒暄。很快,台灣生技月也將要登場了,但許多國際化甚深的海外朋友不會來,還是相約中國或美國見。空轉和作夢,不是要想感慨或批評,...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邵耀華
後基因時代 研發布局要「精準」
2016-05-18/
記者 吳靜芳
精準醫療風潮意謂全球進入後基因時代,基因檢測、定序價格下探,未來,不只基因檢測本身,基因檢測產生的大數據如核酸資訊、生化資訊等,都將能夠鏈結到未來病程。個人化基因檢測技術雖尚未達到理想精準程度,但可預見的,更精準的疾病次分類,代表的是出現新市場區隔與新舊技術的再整合。過去,隨機取樣的傳統疾病次分類並不精準,二、三期臨床試驗失敗的舊藥,亦有機會因精準醫療捲土重來再回到臨床試驗戰場。事實上,很多國際新...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羅麗珠
羅麗珠:台灣製藥業7大國際化發展策略
2016-05-18/
記者 蔡立勳
2008年,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許多產業自此陷入低迷,但民生所需的製藥產業在全球藥品支出不斷攀升的帶動下,仍然還有8%的成長。根據調研機構IMS統計,全球藥品支出於2013年達9,890億美元,2018年上看1.3兆美元,而佔比最大的北美洲亦將於該年度達到38%。不過,亞洲幾個新興國家近年對藥物的需求量漸增,市場成長相當可觀。整體觀之,亞洲於2013年至2018年的藥品支出佔比,將自29%提升至36...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心」有「土」斯有「財」
2016-05-18/
編輯部
一個朋友在一次地震後,決定放下台北的一切回到南投接手父親遺留下的茶園。他從一個雅痞的都市文青變成了鄉下的農民,為了讓土地有機肥沃,他堅持用自然生態法,因為不用農藥,幾度跟母親幾乎決裂,愛情也跑了。幾年後,我去探望他的茶園,園裡蝴蝶、蜻蜓都回來了,地上的鳳梨肥旺、茶葉我隨採隨嚼。朋友帶著「土」氣、變得黑黝的笑容,比陽光燦爛。我一個美麗、脫俗的表妹,在新店山上租了一小塊田地,自己種菜、種花,努力實踐環...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康照洲
CDE行政法人化的思維與建議
2016-04-15/
記者 鄔麗.巴旺
傳統藥政管理,以維護安全藥效品質為唯一目標,因此,重點大多放在產品的管理上。然而,在以病人為中心的管理思維逐漸蔚為主流後,民眾用藥的可近性及可及性亦成為藥政主管機關的責任。許多人對於可近性及可及性不甚了解,簡單的講,就是要讓新的藥物能夠盡快進入市場,且其價格讓民眾也能負擔得起。台灣因為全民健保的關係,該藥物是否能被健保給付,亦成為重要之因素。為了讓新藥(不論是國產或進口)早期進入市場,讓醫師有更多...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黃文鴻
從新藥幻景亂象中 反思生技發展正面意義
2016-04-15/
環球生技
近幾年生技製藥資本市場的熱絡,是政府、學界、法人研究機構與產業界共同推動產業研發三十年來能量累積的呈現。兩年前基亞與近期浩鼎臨床試驗解盲失敗事件,當頭棒喝了生技新藥幻景與亂象,但對台灣生技製藥產業的未來發展,其實有其正面意義。虛胖的新藥研發假象核心研發能力未建構 根據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整理的資料,迄2015年5月中旬為止,國內生技製藥產業經衛生福利部核准進行臨床試驗階段之產品共計151項(包...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鄧哲明
台灣生技醫藥研發的永續經營
2016-04-15/
記者 蔡立勳
多年來,台灣的生技醫藥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不少瓶頸,以藥物審查為例,除了要先送交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尚需由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再次審查,過程平均費時半年,甚至更久。反觀美國只由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負責藥物審查,流程也比台灣短。為了提升審查效率、加強生醫產業的諮詢、輔導功能,目前已有越來越多人主張CDE應該行政法人化。整體而言,台灣在藥物研發及週邊服務的產業鏈其實相當完備,...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在灰階上機關算盡…
2016-04-15/
編輯部
兩個月了,浩鼎解盲引發一的連串是是非非、紛紛擾擾,各方不同角度和立場的輿論和爭議風波,總像在火上添油一樣,新言論一出,後發議論往往馬上又從自己的邏輯出發無限上綱。這幾天在一個飯局上,一位遠離台北、卻在生技股市投資有成的朋友比喻得挺傳神的,他說人類社會從來不可能只有「黑」與「白」,在黑白之間有好幾層的灰,也不管那個階級的人,因為大家都要在社會上混,難免就要在許多灰階上機關算盡⋯⋯。紅樓夢裡一句「機關...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吳金洌
農業生技法規前瞻化 帶動產業發展
2016-03-15/
記者 吳靜芳
台灣農業生技法規目前迫切需要與國際接軌,國內法規主管機關則應隨時注意並修正配合科技發展。以目前台灣農業生技發展兩大重要領域動物疫苗及GMO(基因改造生物)來說,現行法規仍不足以幫助學研界及廠商商業化技術。在動物疫苗方面,我國廠商符合歐盟認證,品質標準高,可進軍2020年上看70億美元的國際市場。國內廠商絕大多數的目標市場為東南亞地區,政府應代表廠商進行貿易突破,爭取法規互相認證。回到研發端來看,目...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我們要A+企業? A+產業鏈?還是A+生態系?
2016-03-15/
編輯部
春節假期後,台灣生技業實在創下了2000年以來,不曾有過的瘋狂熱鬧。新任總統蔡英文對生技的一舉一動,會有一群「死侍」立馬出動;浩鼎解盲法說會當天,現場大樓電梯被擠爆到壞掉,一位資深報社同業說,一輩子都沒見過這種狀況;打開電視,所有政論節目名嘴開講得不亦樂乎,政治、金錢、權力全部攪和一起⋯。一位生意腦筋動得快的保健食品業者,羨慕到眼珠子都快掉了:「全台灣都在免費為浩鼎打品牌知名度,我如果是浩鼎,就馬...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康照洲
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回顧與展望
2016-01-21/
環球生技
2010年12月21日,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以下簡稱協議)簽署,該協議在立法院躺了半年後,終於自2011年6月26日正式生效,雙方衛生部門就傳染病防治、醫藥品安全管理及研發、中醫藥研究與交流及中藥材安全管理、緊急救治等四大方向開始交流其中醫藥品安全管理及研發是醫藥生技界比較關切的部分,個人因時任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局長,因此在協議的簽署過程或後續的交流中,醫藥品安全管理及研...
第一頁
上一頁
32
33
34
35
36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臺灣CDMO高質化策略 產業合縱連橫因應國際變化
連續創業家洪一平轉身新創推手 拼出臺灣「微創醫材王國」
國際眼科權威Hendrik Scholl 首談出任Belite Bio醫務長契機
波士頓生技的衰退與突圍啟示!
對GTC25“AI超級盃(Superbowl)”的一些反思~接下來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