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名錄
  • 介紹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新聞首頁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數位醫療
    • 論壇回顧
  • 商情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展望說明
    • 產業名錄
  • 名家
    • 名人專欄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動態
    • 活動看板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
    • 影音報導首頁

    • 生醫名人錄
    • 產業報告
    • 展會直擊
    • 技術領航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1. 文章查詢
  2. 標籤:邵耀華
專家觀點 邵耀華
2016-05-18 / 記者 吳靜芳

後基因時代 研發布局要「精準」

精準醫療風潮意謂全球進入後基因時代,基因檢測、定序價格下探,未來,不只基因檢測本身,基因檢測產生的大數據如核酸資訊、生化資訊等,都將能夠鏈結到未來病程。個人化基因檢測技術雖尚未達到理想精準程度,但可預見的,更精準的疾病次分類,代表的是出現新市場區隔與新舊技術的再整合。過去,隨機取樣的傳統疾病次分類並不精準,二、三期臨床試驗失敗的舊藥,亦有機會因精準醫療捲土重來再回到臨床試驗戰場。事實上,很多國際新...
封面故事 新創公司 邵耀華 熱門焦點
2014-12-11 / 記者 吳靜芳

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捨棄KPI,3年催生19家新創公司…」

工業技術研究院自2011年啟動創新創業目標,3年來催生不少新創公司,這些含有技術質量的產業新兵,成為創投圈矚目焦點。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邵耀華指出,為了扭轉長年KPI制度重量不重質所造成的產業化落差,工研院打造創業導向研發氛圍,力搏轉型。文/吳靜芳 圖/林嘉慶2011年以來,工研院的氛圍變了很多。過去埋首技術研發,如今培養新創思維,衍生公司如春筍年年冒出,3年來總累計新創公司數達19家,光...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林欣榮醫師:細胞治療成為治療新顯學 產官學研合作 推展臺灣第二個台積電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環球生技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生醫產業名錄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2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