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88 臺灣製藥業 「疫」起打群架
Vol. 91
Vol. 90
Vol. 89
Vol. 88
Vol. 87
Vol. 86
Vol. 85
Vol. 84
Vol. 83
Vol. 82
Vol. 81
Vol. 88
2021-09
臺灣製藥業 「疫」起打群架
疫情讓國際供應鏈大風吹,各國將生技製藥在地發展視為國安危機!
臺灣生技製藥產業「內憂外患」加劇,
本刊走訪10家藥業,看他們如何趁勢突圍?
所有電子書
購買紙本雜誌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更多
封面故事
臺灣製藥業 「疫」起打群架
一場新冠疫情襲捲而來,醫藥供應鏈大風吹,各國關注起生技、製藥產業在地化生產,政策上升至國安危機!不過,臺灣生技製藥產業,無論新藥、原料藥、學名藥到CDMO廠,長期受限市場、藥價、法規多重擠壓,疫後「內憂外患」挑戰將更趨嚴苛!臺灣生技製藥產業究竟如何趁勢突圍,找到前進國際的入場券?本刊實地走訪10家臺灣藥業,看看他們的轉型策略,是否真能見真章!?許多對外委託研發及生產代工(CDMO)的需求也轉...
封面故事
串聯、併購、投資 形成生醫大聯大艦隊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2021台灣生醫併購白皮書》,指出今年前4個月為止,交易金額就已達到87億元,遠超去年全年50億元。關注生醫製藥業的熱度持續上升,積極地橫向與縱向合作,串聯、併購、投資等策略形成生醫大聯大艦隊,已然成為臺廠在背腹受敵下的救命繩索。撰文/李林璦疫情的動盪,供應鏈板塊的變動,讓產業內與跨產業間的合作交易,成為幫助生技製藥產業熬過前景未明的關鍵。在《2020生技產業白皮書》中寫...
封面故事
內憂外患夾擊 攜手打群架 併購、選題、留才均是課題
政府修訂新版「生技醫藥及精準健康發展條例」,期盼未來10年生技製藥業能成為第二座護國神山,但實際走訪各家廠商後,發現目前尚存在多項挑戰阻擋,不僅在內,面對健保藥價天花板、資金市場的不友善,對外,也面臨中國的競爭,與國際化的困境;目前臺灣各廠均努力建立橫向、縱向聯盟,期盼透過專業分工,攜手打入國際市場。撰文/李林璦疫情下,臺灣廠商對外委託研發及生產代工(CDMO)的需求反而轉往國內,台耀、友華、祥翊...
封面故事
中化集團 產、銷、研「數位轉型」 策略奏效【會員限定,9/30前限期開放】
即將邁入70年歷史的中國化學製藥(以下簡稱中化),致力將最先進的醫療、保健用品、健康服務,推廣至醫療院所及家庭,中化在臺灣締造多項第一的紀錄,最大優勢是擁有多種品項產品、全臺超過萬家終端客戶與300位業務網絡重要平台。為了精進管理,數年前公司高層決心從數位化管理、電商、智能藥品等各層面推進數位轉型,中化全面「數位轉型」的策略,結果在COVID-19疫情下,突顯了成效。撰文/彭梓涵中化成立於1952...
封面故事
台耀轉型投資策略 打造全方位供應鏈【會員限定,9/30前限期開放】
今年成立邁入第26年的台耀化學,在董事長程正禹的領導下,一直是臺灣「最賺錢原料藥」之一。今年國內最大規模針劑廠完工啟用後,台耀正式由原料藥廠轉型為全方位藥廠。曾擔任臺大藥學系教授近15年,程正禹學生遍佈臺灣製藥界,十年來,對藥的專業與遠見,程正禹持續轉投資包括:台康、台新藥、台睿等,跨足大分子製藥、新藥開發、CDMO。台耀入股的這支「台字輩」生技大軍,也更完整充實了整個臺灣製藥產業的價值鏈與動能。...
Editor's Note | 編輯筆記
更多
編輯筆記
BTC的大佬們……
2021年的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開完了!今年因為疫情關係,無法如往年舉行實體會議,委員多數在線上另一端抒發,也不得不少了產業各界人士現場的互動與參與。BTC會議17年了,每年會議上都會更新臺灣生技醫藥進展的數值,委員們建議形成的結論更是產業發展的風向標。誠如BTC召集人科技部部長吳政忠所言:議程不但反映過去一、兩年,臺灣生醫產業的佈局,同時也是未來10年內,臺灣非常有機會的產業發展...
ViewPoint|專家觀點
更多
專家觀點
李建謀
李建謀:「免疫橋接」 剖析國產疫苗綜效【更新版】
李建謀為富禾生醫總經理兼創辦人,2004年取得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國防醫學大學合辦生命科學研究所之博士學位,在多種免疫細胞的製備、修飾乃至於免疫細胞療法皆具備實務經驗。目前在臺灣、中國、美國及日本以共同發明人身分,持有共計17項免疫細胞相關技術專利。富禾生醫以其獨特的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及免疫細胞為核心,加上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開發出精準診斷及客製化免疫細胞療法;此外,也藉由符合人體細胞組織...
Special Report | 特輯
更多
特輯
BIOAsia
2021亞洲生技大會5大主題、上百位專家必讀訊息總盤點
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Taiwan)於7月21~23日,一連舉辦3天、5大主題、共計14場次的線上論壇,聚焦於全球抗疫、先進療法、精準醫療、數位醫療、投資與區域合作等,湧入來自國內外多達11,500觀看人次,線上參與度更勝往年。責任編輯/吳培安圖/主辦單位提供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Taiwan)於7月21~23日,一連舉辦3天、5大主題、共計14場次的線上論壇,聚焦於全...
特輯
BIOAsia
BIO Asia–Taiwan 疫情中登世界舞台!
2021年,世界各國正努力從新冠肺炎(COVID-19)壟罩下,站穩腳步、重新再出發;生技醫藥產業帶來的科學創新,成為照亮疫情陰霾、最備受期待的解決方案,而國際投資與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的動向,先進療法、數位健康的推進,也未曾因疫情而止步不前,甚至變動得更加快速。因應國內疫情變化,今年度的「BIOAsia-Taiwan2021亞洲生技大會」,以「疫...
Bio Scenes|生技幕後
更多
生技幕後
《火神的眼淚》救災打火更要救人 一窺緊急救護實況
消防員最主要的勤務並不是打火!?根據消防署所公布的統計資料,去年全臺灣緊急救護的件數約是火災件數的50倍左右,也就是說消防員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執行緊急救護的勤務。電視劇《火神的眼淚》真實地反映出消防員的「日常」生活,讓觀眾能一窺緊急救護時的實況,而本文也將進一步為讀者延伸緊急醫療背後的學理與科技。撰文/楊傑名今年5月1日電視劇《火神的眼淚》(以下稱《火》劇)於LINETV、myVideo、公視+...
People|人物
更多
人物
陳彥諭
比翼生醫創投陳彥諭 轉身臺灣生醫新創最夯引路人
比翼生醫創投執行合夥人陳彥諭,這幾年在數位生醫創投界快速崛起。陳彥諭成長歷程充滿歷險。出身醫療世家但選擇走工程之路,30歲一腔熱血跑到非洲創立社會企業,結果血本無歸。之後,他赴美國二度創業並進修EMBA創業相關課程。最後,找到人生目標――「透過創新完成未被滿足的需求」又返臺再度創業。這次,陳彥諭以「創新X新創」方程式,看準臺灣醫療與科技兩塊優勢,要引領新創團隊繼續一場顛覆創新歷險記,讓臺灣成為全球...
Company | 新銳公司
更多
新銳公司
希居芙
mRNA
希居芙mRNA合成平台 搶佔風潮臺灣最前沿
在2018年就看準mRNA產業潛力,希居芙生醫以獨家發現的一系列酵素,開發特殊修飾核苷酸原料與mRNA合成平台,成為臺灣mRNA產業領航者。希居芙目標為持續精進與擴張,未來提供客製化核酸委託生產服務,和開發mRNA藥物與疫苗。撰文/劉馨香2020年全球在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肆虐下,我們見證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快開發疫苗的紀錄。領先者中,輝瑞(Pfizer)與BioNTech,及莫德納(Mo...
Trend|趨勢
更多
趨勢
「HIMSS 21」今年十大吸睛數位醫療技術
全球規模最大的健康IT(資訊與技術)年度盛會「HIMSS21」,在8月9日至13日以線上加實體活動同步登場,許多知名企業都在會中宣布數位醫療領域最新產品或解決方案,帶動全球數位醫療的風向球,本刊帶您閱覽十個最受矚目的重要進展。編譯/劉馨香、劉端雅一連5天,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2021年全球健康大會與展覽會(HIMSS21),於8月13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落幕。因應全球疫情下的醫療變革需求,包括:遠...
趨勢
美國擬增3,000萬美元 擴建靈長類動物國家設施
全球科學家為了找出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的解方,使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測試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導致用來進行實驗的猴子嚴重缺乏。美國也因此採取應對措施,將大力投資,提供這些動物的國家設施,以培育更多的猴子。編譯/劉端雅美國科學家最常使用恆河猴(Macacamulatta)來進行醫療研究,包括傳染病。因為恆河猴在基因和生理上與人類相似。根據美國政府資料顯示,在2019年,美國科學家使用了68...
趨勢
MDDIonline解析 10大爭議性醫療科技併購交易
企業透過併購策略可快速擴大市場佔有率,保持競爭力,或者獲得相關技術和產品,進入新的市場。不過,有些併購案,可能受到各種因素而最後破局。美國醫療器材及檢測產業媒體MDDIonline盤點了10件具爭議性的併購交易,其中有些最終完成,有些最後不了了之。編譯/劉端雅今年3月,由於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削減心臟長期監測的費率,而醫療設備商Hillrom才收購了穿戴式心臟監測設備製造公司Bardy...
Bio Bookshelf|生技書房
更多
生技書房
鍛鍊《大腦韌性》 抵抗認知衰退
目前全球約有五千萬名失智者,至2050年可能成長達三倍。認知衰退已是長壽的現代人生活品質的一大威脅,不過好消息是,變老不必然會伴隨著大腦退化。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本書作者桑賈伊.古普塔是埃默里大學醫學院(Emory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的神經外科副教授,也是CNN首席醫療記者,他在本書釐清大腦的基本事實,並提供有科學依據的大腦保健方法,讓你及早鍛鍊出健康生活的重要...
回雜誌目錄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