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免標定!《Nature》子刊:創新光感技術揭開TLR訊號傳導機制
科學新知
NEW
DeepMind公開AlphaFold3底層程式碼 供非商業用途使用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突破腫瘤微環境!抑制乳酸助T細胞重獲活力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Human Behaviour》你屬於哪種性格?科學家整理出新型人格
2018-09-25/
記者 薛瀹熢
古希臘人曾經嘗試利用星星區分人格,現代則利用人格測驗。然而就科學的角度來說,科學家缺少可信的人格測驗分類方法。通過目前樣本數最大的測試,人類行為科學家首度科學化的將人格區分為四個不同的種類,其中包含了一個全新的類型,一個大部分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的人格狀態。此結果於近(17)日發表於《NatureHumanBehaviour》。經過數十年的調整和標準化,多數西方心理學家認為人類具有五種主要的人...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Medicine》陳酒新釀,舊基因編輯法修復粒線體mtDNA
2018-09-25/
記者 薛瀹熢
昨(24)日發表發表在《NatureMedicine》的研究結果發現,兩種較舊的基因編輯工具可以可以做到CRISPR做不到的,降低具有粒線體遺傳疾病小鼠粒線體中缺陷mtDNA的含量,減輕突變所帶來的影響。此一結果有可能帶打開粒線體疾病治療的大門。作為新世代的基因編輯工具,CRISPR非常強大,但它也不是萬能的。舉例來說,細胞的能量工廠:粒線體,可能就是個CRISPR禁區。然而作為提供細胞能量的重要...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Cell》腸道迷走神經可刺激大腦 改善進食障礙!?
2018-09-24/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0),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SchoolofMedicineatMountSinai)的研究人員發現一條新型腸-腦神經迴路,建立於迷走神經之上,與調節大腦中的獎勵機制有關,可能有助於迷走神經治療提供新的方向,改善進食與情緒障礙。其研究發表於《Cell》上。 先前已有研究發現腸道與情緒有關,但直到現在,腦腸軸中相關路徑仍然難以捉摸。迷走神經是腦神經中最長的,由頸部延伸到腹部,其中包含了...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Medicine》Google AI 可從圖像中分類肺癌類型
2018-09-24/
記者 彭梓涵
由紐約大學醫學院(NYU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員發表一種利用google的Inceptionv3人工智慧學習分析肺部腫瘤的圖像,以區分出腺癌(LUAD)和鱗狀細胞癌(LUSC),準確率可達97%。另外還能進一步確定與肺癌相關的6種基因的異常形式,包括STK11、FAT1、EGFR、SETBP1、KRAS和TP53,準確率為73%至86%。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於《NatureMed...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Science》新型發光傳感器15分鐘完成代謝物濃度診斷
2018-09-22/
記者 彭梓涵
由海德堡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MPIMR)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蛋白質工程實驗室共同開發了一個紙張小量血液檢測代謝濃度的方法,透過目標代謝物特異的酶催化反應,使傳感蛋白的顏色變化,量化出代謝物濃度表現。此外使用不同的酶催化反應,相同的傳感器也可以進行各種代謝物的定量測定。相關研究日前已發布於《Science》期刊上。代謝產物是由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疾病或損傷可導致代謝物的血液水平發生顯著變...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antibiotic
《Nature》新機制!新型抗生素有望幫助對抗多重抗藥性細菌
2018-09-19/
記者 薛瀹熢
現今細菌的抗藥性已經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無論是常見的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或是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pneumonia)都發展出很強的抗藥性。來自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感染性疾病部門的研究發現了一種全新機制的抗生素,此一結果於近(12)日,發表於《Nature》。大部分使用中的抗生素都是透過攻擊細菌的細胞壁或是干擾其內部DNA、RNA或蛋白質生合成來達...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Letter》腸道中的發電細菌
2018-09-18/
記者 薛瀹熢
來自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的科學家發現一種會造成腹瀉的致病性微生物Listeriamonocytogenes在產生能量的過程中使用了不同於其他微生物的電子傳遞系統。,而這種”簡單”的系統可以用來將電子自細胞內送到細胞外產生微小的生物電流,此一結果於近(12)日發表於《Nature:Letter》。除了上面提到的李...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子刊: 奈米基因工程抗體清除帕金森氏症大鼠關鍵蛋白
2018-09-18/
記者 彭梓涵
由拉什大學醫學中心(RushUniversityMedicalCenter)研究員,開發一種奈米抗體(DeployingTherapeuticNanobodies)可以標靶清除誘發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大鼠腦細胞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異常累積的治療方法。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於《npjParkinson&rsq...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Science》:運動訓練可以改善小鼠阿茲罕默症!?
2018-09-17/
記者 李林璦
日前(6),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GeneralHospital,MGH)研究人員發現,在阿茲罕默症小鼠掌管記憶的大腦海馬迴區域誘導新的神經元產生,同時以運動訓練清除大腦中的炎症環境,就能使新的神經細胞可以生存發展,進而改善認知功能,為阿茲罕默症患者帶來一線曙光。其研究發表於《Science》。 成人的神經再生發生於大腦中的海馬迴及紋狀體中,而成人的海馬迴神經再生(Adulthip...
科學新知
免疫療法
T細胞
粒線體
癌症疫苗
Science
科學要聞
細胞分裂
葡萄糖
T細胞不需依靠葡萄糖也能增強免疫反應
2018-09-15/
編採中心
編譯/陳思宇主要成員來自科羅拉多大學Anschutz校區的研究團隊發現,由疫苗誘導的特定T細胞不需要葡萄糖的能量供應,也能快速增殖,進而有效增強特異性抗原的免疫反應,這項發現對癌症患者的免疫治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的最新進展發表於最新的《ScienceImmunology》。近年來T細胞生物學的其中一個受矚目的研究項目,是鑑定和操縱促進T細胞細胞分裂的因子、記憶T細胞(memoryTcell)...
科學新知
粒線體
科學要聞
mitochondria
cancer
《Nature Communications》控制粒線體幫助殺死癌細胞
2018-09-14/
記者 薛瀹熢
來自北海道大學的科學家研究了浸潤性乳腺癌(invasivebreastcancer)中與粒線體分布相關的分子,並發現了一條影響粒線體分布至細胞邊緣並增加癌細胞侵襲性的途徑。當此一途徑被抑制時,粒線體會聚集在細胞中,並大量產生活性氧化物(ROS)–一類自由基。透過粒線體產生的過量ROS直接殺死癌細胞。此一研究結果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當細胞移動時,細胞質中的粒...
科學新知
腦癌
科學要聞
glioblastoma
《Scientific Reports》腦癌治療新方向
2018-09-14/
記者 薛瀹熢
來自維吉尼亞理工學院Carilion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參與身體晝夜調節的基因居然是致命的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的潛在治療目標。此研究於本(9)月11日發表在《ScientificReports》。大約有一半的腦癌屬於GBM,而大部分被診斷出GBM的病人沒辦法活超過15個月,只要有幾百個癌細胞殘留,GBM就有可能復發。能夠存活超過兩年的病人大約有90%腫瘤會復發,這種情...
第一頁
上一頁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