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醫療科技
NEW
富禾生醫流式細胞技術+AI分析登國際期刊!揭鼻咽癌免疫細胞圖譜特徵
新聞集錦
NEW
11/08《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NEW
三顧啟動iPSC家族儲存服務;FDA批准嬌生脈衝電場消融系統
論壇報導
ASCO
李進:疫情下就近治療、遠距診療、藥物運送 保障腫瘤臨床受試者權利/周彩存:篩查與檢察 疫情間確保肺癌患者得以治療/ Howard Skip Burris: 疫情改變臨床護理 ASCO新冠-腫瘤中心提供
2020-05-09/
記者 彭梓涵
今(9)日,由美中抗癌協會(USCACA)和世易醫健(eChinaHealth)合作舉辦Pre-ASCO中美臨床腫瘤論壇,首場論壇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期間的全球腫瘤臨床試驗影響,邀請中美兩國臨床腫瘤專家分享疫情間臨床管理經驗,會議由美中抗癌協會常務董事嚴立博士擔任主持人。左為美中抗癌協會常務董事嚴立博士、右為同濟大學東方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前任理事長李進...
論壇報導
ASCO
新冠肺炎
遠距醫療
Bob Li:疫情加速遠距醫療落地/Andre Goy:疫情衝擊下應靈活調整癌友療法/郭彤:數位化虛實混合維持腫瘤臨床試驗
2020-05-09/
新聞中心
今(9)日,美中抗癌協會(USCACA)和世易醫健(eChinaHealth)聯合舉辦「Pre-ASCO中美臨床腫瘤論壇」,以線上會議的方式邀請到中美兩國多位臨床腫瘤學專家,分享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癌症患者的臨床處置以及遠距醫療的應用。史隆·凱特琳癌症研究中心(MemorialSloan-KetteringCancerCenter,MSKCC)醫師BobLi教授(圖片提供/世易醫健)Bo...
新聞集錦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日本鳥取大學:免疫分子介白素IL-4有望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新標靶
2020-05-08/
記者 劉端雅
近(5)日,日本鳥取大學(Tottori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表示,免疫分子介白素4(IL-4)濃度升高,會異常活化骨髓細胞。因此認為賽諾菲(Sanofi)與再生元(Regeneron)的抑制劑Dupixent,其IL-4和受體,有望成為治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的標靶。研究結果發表在《eLife》。在AMD中,眼睛發炎導致...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花王、北里大學研發小體積新冠抗體;Evelo乾癬藥推向新冠臨床二期試驗;佛羅倫薩大學:新冠衝擊生育率
2020-05-08/
環球生技
《臺灣》今日0確診力推「防疫新生活運動」合規場所民眾可放心前往今(8)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無新增確診案例,國內維持440例確診、6人死亡。指揮中心也再次呼籲響應「防疫新生活運動」,目前仍暫停營業的業者,經地方政府評估符合防疫安全條件後可開放營業,民眾也可多前往配合防疫措施的店家消費。《日本》花王、北里大學研發小體積新冠抗體今(8)日,日本清潔劑大廠花王(Kao)、北里大學及新創公司EME(Ep...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工研院國內首台呼吸器原型機登場 預計10月底量產10台;北醫、國衛院聯手研究:極端封城加劇中國武漢醫護新冠肺炎感染率與病情嚴重度
2020-05-08/
記者 劉端雅
1.工研院國內首台呼吸器原型機登場預計10月底量產10台工研院僅用17天所研發的國內首台呼吸器原型機,在今(8)日的線上防疫科技記者會首度曝光。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預計將於10月底完成10台呼吸器試量產,以進行各項法規符合性驗證,並估計在明年6月完成量產100台呼吸器的目標。經濟部技術處處長羅達生表示,現在,進入了防疫整備的第三階段,強化醫療照護的能量。呼吸器數量供不應求,透過建置首台呼吸器原型...
新聞集錦
張鋒領頭! 首款新冠CRISPR基因編輯檢測 獲FDA緊急授權
2020-05-08/
記者 彭梓涵
近(6)日,由CRISPR技術先驅張鋒創建的新銳公司SherlockBioSciences宣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其新冠檢測產品SherlockCRISPRSARS-CoV-2Kit緊急使用授權(EUA),該產品為首款以CRISPR技術進行新冠病毒之檢測,僅需一小時即可得到結果。Sherlock的名字來自於張鋒團隊開發的SHERLOCK™平台,其利用CRISPR技術,能夠...
新聞集錦
MET突變難治肺癌福音! FDA首批諾華標靶藥Tabrecta
2020-05-08/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6日,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宣布批准諾華(Novartis)的標靶藥Tabrecta(capmatinib),該藥物為FDA首款批准的,針對具有MET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肺癌(NSCLC)標靶藥。Tabrecta為一款口服Met抑制劑,獲批用於治療具有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METexon14skippingmutation,METex14)的轉移性NSCLC成人患者,除了可作為一...
新聞集錦
多吃有益?!歐洲研究發現維生素D可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
2020-05-08/
記者 王棋祺
近(7)日,一項由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AngliaRuskinUniversity,ARU)的LeeSmith博士和伊麗莎白女王醫院國王林恩NHS基金會信託基金(QueenElizabethHospitalKing’sLynnNHSFoundationTrust)首席泌尿科醫生PetreCristianIlie先生領導的新研究發現,在20個歐洲國家中,平均較低的維生素D...
新聞集錦
盛弘4月合併營收3億元 年增16.3%、敏成4月營收8,005萬元 年增131%
2020-05-08/
記者 彭梓涵
1.盛弘4月合併營收3億元 年增16.3%今(8)日,盛弘醫藥(8403)公告4月合併營收3億元,年增16.3%;累計1-4月合併營收11.4億元,年增12.23%。盛弘表示,新冠疫情將會改變全球的生活習性,此波疫情再度推升宅經濟及電子商務的發展,旗下之盛雲電商是為藥廠、藥商、診所及地區醫院之間建立數位通道,形成具有新價值的商業模式,目前全台已約1877家西醫診所配合上線,市占約18.8%,目標2...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陳其邁領軍防疫團隊視察 國光疫苗研發國內外雙軌進行
2020-05-08/
記者 彭梓涵
今(8)日,由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領軍的科技防疫團隊,前往國光生技視察,並由國光生技董事長詹啟賢說明新冠疫苗進度,科技防疫團隊包括政委吳政忠、衛福部長陳時中、台大副校長張上淳、國衛院長梁賡義、食藥署長吳秀梅、疫苗組召集人蘇益仁、台大教授陳培哲等人,也一同深入討論未來新冠疫苗相關法規及生產規劃。詹啟賢指出,過往在H1N1疫情爆發時國光也曾緊急供應上千萬劑疫苗保護國人。在這次新冠疫情中,國光自主研發新冠...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COVID-19
GSK關節炎抗體藥轉戰新冠 抑制致命肺部發炎
2020-05-08/
記者 吳培安
葛蘭素史克(GSK)於美國時間7日表示,其產品線中已進入臨床三期試驗的類風濕關節炎抗體藥otilimab,可能具有救治肺部嚴重發炎之新冠肺炎患者的潛力,並預計在五月底前,展開名為OSCAR的臨床二期試驗,預計招募近800名受試者。Otilimab是一種抗顆粒球-巨噬細胞刺激因子(GM-CSF)的人源單株抗體,在2019年已經進入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三期試驗。GM-CSF的作用對象是巨噬細胞在內的多種...
新聞集錦
美國麻省大學發現東亞人種第二型糖尿病新基因標記
2020-05-07/
記者 王棋祺
近(6)日,麻省大學阿默斯特分校(UniversityofMassachusettsAmherst)的基因流行病學家,已經在433,540名東亞人種中發現與第2型糖尿病之間的新遺傳性聯繫。這項研究是由新加坡,美國,韓國,英國和日本5個機構100多位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由30多個政府資源和基金會資助。該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Nature》上。這項新研究分析了來自433,540名東亞人的數據,其中包...
第一頁
上一頁
907
908
909
910
91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