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Science》突破基因療法載體限制!StitchR DMD療法體內重建全長RNA
科學新知
NEW
不僅是細胞發電廠!《Nature》揭粒線體特殊亞群
科學新知
NEW
《Science》AI模型Evo問世 從基因序列推演全新蛋白質
科學新知
流感
哥倫比亞大學開發傳染病早期預警系統涵蓋鄉村地區 彌補現有缺口
2021-01-12/
記者 劉端雅
編譯/劉端雅美國時間11日,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研發了一種傳染病的早期預警系統。該系統透過監測站,能更好地觀察和預測疫情的蔓延,包括尚未參與傳染病監測的醫療診所的地區,以彌補現有缺口。該研究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新的預警系統優化了監測站的選擇(例如優先考慮人口眾多的地點或使用隨機選擇的方法),再應用電腦模型分析這些監測站的數據,更能準確地預測流感傳播的地理分...
科學新知
癌症
抗藥性
化療
《Cell》化療藥抗藥性怎麼來? 癌細胞用「冬眠」抵抗化療藥
2021-01-11/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近日,加拿大瑪格麗特公主癌症研究中心(PrincessMargaretCancerCenter)的科學家,發現大腸癌細胞如何透過如「冬眠」般的「持久耐藥」(drug-tolerantpersister,DTP)機制,來對化療藥物產生抗藥性的機轉,有望成為未來抗癌療法的新標靶。該研究7日發表於期刊《Cell》。由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ofToronto)助理教授Catherin...
科學新知
耐藥性
2050年每年死於抗藥性細菌將超過癌症!賓大新胜肽標靶特定病原療效高10倍
2021-01-11/
記者 劉端雅
編譯/劉端雅近日,賓州州立大學(PSU)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胜肽片段,可以靶向特定的病原體(pathogen),而不會破壞增強免疫系統的有益細菌,有望減輕因耐藥性(drugresistant)細菌的感染而導致死亡的風險。該研究發表在《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根據英國政府和惠康基金會(WellcomeTrust)在2014年公佈的報告顯示,到2050年耐藥性細菌的...
科學新知
不孕症
精子
《Science》精子活動異常? 科學家:鞭毛蛋白缺醣基化惹的禍
2021-01-08/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今(8)日,一組由法國和德國科學家組成的團隊,解開了精子在游動時,精子鞭毛內「醣基化」(glycylation)這項蛋白修飾作用的詳細機制,對於男性不孕症研究提供了全新見解。該論文發表於頂尖期刊《Science》。組成細胞骨架的重要結構——「微管」(tublin),是雄性動物的精子中,用以游動的鞭毛主要成分。過去研究已指出,轉譯後修飾(post-translat...
科學新知
免疫細胞
細胞治療
MD Anderson新發現!關鍵蛋白質增強T細胞抗腫瘤
2021-01-06/
記者 吳培安
編譯/吳培安近(4)日,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TheUniversityofTexasMDAndersonCancerCenter)研究團隊,發現名為NF-κB誘導激酶(NF-kappaB-inducingkinase,簡稱NIK)的蛋白質,和T細胞的代謝活性轉換息息相關,且在黑色素瘤(melanoma)模型中,展現增強T細胞攻擊腫瘤的功效。這項臨床前研究發表在《NatureIm...
科學新知
癌症
《Nature Cancer》腦損修復導致腫瘤生長?! 單細胞RNA定序揭秘腫瘤幹細胞新亞群
2021-01-06/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近(4)日,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ofToronto)科學家發表的一項研究,透過單細胞RNA定序等技術,找出過去未曾發現的腫瘤幹細胞亞群(subpopulation),並指出在神經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中,該亞群與創傷修復相關,未來有望成為新的治療標靶。該研究刊登於期刊《NatureCancer》。神經膠質母細胞瘤是一項治療上相當棘手的腦癌。研究團隊發現,該...
科學新知
慢性發炎
哈佛研究:新抗體有望為慢性發炎提供新療法!
2021-01-06/
記者 劉端雅
編譯/劉端雅近日,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一種能夠刺激人體調節型T細胞(regulatoryTcell)的天然抗體,有望為慢性發炎疾病提供更溫和的治療方法。該研究發表在《ScienceSignaling》。該研究的作者哈佛醫學院教授HeatherTorrey指出,該抗體與其他療法中使用的抗體明顯不同,其避免與細胞毒性相關的分子相互作用,這也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該抗體可能成為抑制發炎,而不會抑制整個免疫...
科學新知
葡萄糖胺
美國首項萬人研究 葡萄糖胺降低心血管致死率65%
2021-01-04/
記者 彭梓涵
編譯/彭梓涵近日,西維吉尼亞大學附屬醫院(WVUMedicine)使用1999年至2010年,16,686名成年人的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NHANES)數據,與2015年的公共關係死亡率交叉比對,發現長期服用葡萄糖胺/軟骨素產品者,心血管疾病(CVD)發生的機率較小。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AmericanBoardofFamilyMedicine》期刊上。 先前就有研究證實,美國40歲以上的成年中,...
科學新知
隱孢子蟲
PNAS: 寄生蟲入侵 抵抗感染第一道防線竟是腸道上皮細胞
2021-01-03/
記者 劉端雅
編譯/劉端雅近日,賓州大學獸醫學院一項研究指出,當寄生蟲隱孢子蟲(cryptosporidium)入侵人體時,腸道中的上皮細胞(epithelialcell)會觸發早期免疫反應,向身體發出危險訊號。該研究發表在期刊《PNAS》上。 該研究旨在檢測寄生蟲隱孢子蟲的感染情況。當研究團隊找到感染了該寄生蟲的宿主發出的第一個「危險」訊號時,發現不是來自預期的免疫細胞,而是腸道的上皮細胞,這些細胞被稱為腸細...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美NIH研究:新冠病毒影響腦血管、間接傷害腦部
2020-12-31/
記者 吳培安
編譯/吳培安美國時間30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指出,新冠病毒(SARS-CoV-2)可能不會直接進入大腦感染,而是透過損害腦血管、引起發炎或出血,間接造成神經系統傷害。該研究以讀者來信(correspondence)形式,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 此研究深入檢查了19名在今年3月到7月,感染新冠肺炎之後死亡的患者腦部組織,年齡從5歲到73歲,且都是在回報症狀後,數小時到...
科學新知
粒線體
《Cell》子刊:粒線體DNA研究方法再突破! 「壓力」送粒線體入細胞
2020-12-31/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近(29)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瓊森癌症中心(JonssonComprehensiveCancerCenter)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項以壓力驅動,將分離的粒線體及其內的DNA,安全送入哺乳類細胞內的技術,對粒線體DNA的研究提供了有效且簡便的方法,該研究發表於期刊《CellReport》。研究團隊成功利用這項稱為「MitoPunch」的技術,在哺乳動物的纖維母細胞(flbr...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11家歐洲醫院數據 常規血液分析可預測新冠肺炎重症風險
2020-12-30/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 美國時間21日,荷蘭拉德堡德大學醫學中心(RadboudUniversityMedicalCenter)傳染病中心研究人員針對11家歐洲醫院的數據分析發現,可利用全套血液檢查(completebloodcount,CBC)裡10個參數發展出一套評分系統,用來預測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發展成重症的風險。該研究發表於《eLife》。 荷蘭拉德堡德大學醫學中心傳染病中心教授And...
第一頁
上一頁
79
80
81
82
8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