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NEJM》諾和諾德減肥GLP-1明星藥 緩解關節炎疼痛媲美鴉片類止痛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4D揭示大型內皮細胞源性EV生成過程
科學新知
NEW
美癌症登月計畫建構腫瘤3D圖譜!最新12篇研究登《Nature》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腦膜淋巴管的引流可治療失智和阿茲海默症
2018-07-30/
記者 彭梓涵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AZ)與年齡相關的失智症(dementia)都是眾所皆知難以治療的疾病;科學家發現大腦腦膜淋巴管在維持老化、大腦健康穩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與阿茲海默症的病理學相關,因此科學家設計一種含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C(VEGFC)的水凝膠增強腦脊液中大分子的腦膜淋巴引流,結果顯示能預防和改善認知的衰退。此研究已發表於《Nature》期刊上,研究者認為這將可作為治...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社會潛藏受害者—藥癮者子女的關鍵解方
2018-07-30/
記者 徐淨
母親懷孕期間使用毒品會傷害胎兒健康,近期,國衛院更針對此議題發表了直斷的證據,指出相關的傷害及影響除造成不良懷孕結果(如早產),甚至可能延及至出生後的成長,包括周歲前的健兒門診使用偏低、入學前的死亡增加。研究成果並於今年初刊登於藥物依賴領域權威期刊《DrugandAlcoholDependence》。(文章連結)國衛院神經及精神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陳娟瑜研究團隊指出,「懷孕期間使用海洛因的婦女,胎兒...
科學新知
癌症
糖尿病
科學要聞
《Nature》揭秘:為何糖尿病患者罹癌風險更高
2018-07-30/
記者 徐淨
近年,眾多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罹癌風險較高,18日,一篇《Nature》文章解釋了其中緣由,說明高血糖如何自表觀遺傳學角度影響生理,並解釋了為何服用常見降血糖藥物Metformin的糖尿病患者,其罹癌風險低於使用其他降血糖藥物的患者。高血糖狀態啟動癌症風險通路抑癌基因所編碼的TET2蛋白能夠催化DNA上5-甲基胞嘧啶(5mC)產生修飾變化,轉變為5-羥甲基胞嘧啶(5hmC),研究並指出,TET2活性...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新活細胞影像技術記錄「垃圾基因」開關功能
2018-07-27/
記者 徐淨
近(23)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團隊在《NatureGenetics》發表一項研究,表示他們利用新開發的活細胞成像技術成功地實時記錄了增強子(enhancer)對基因的開關作用。至此,科學家們終於可以有能準確解釋「垃圾DNA」功能的實時、完整動態資料。「垃圾DNA」是指DNA中不編碼蛋白質序列的片段,不過,編碼蛋白質並不是DNA的全部意義,「增強子」作為垃圾DNA的一員,是調控基因表達的重要開關。基...
科學新知
全球新聞
科學要聞
《Genome Research》利用長讀定序系統繪製HER2附近的結構變異
2018-07-27/
記者 彭梓涵
SK-BR-3細胞株是HER2陽性乳癌研究最重要的模型之一,其影響20%的乳癌患者,目前已知SK-BR-3存在基因高度重排,儘管大部分變化是在鮮為人知的複雜和重複區域中,但科學家利用長讀定序系統,發現SK-BR-3細胞株基因體中20,000個變異,且圍繞在重要的ERBB2致癌基因附近,深入分析結構變異體(structuralvariations,SV)了解基因體如何破壞,並並揭示癌症基因組進化中涉...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子刊 :童年的壓力記憶會被基因記住 影響成年後行為
2018-07-27/
記者 彭梓涵
經歷嚴重壓力的孩子在成年期間更容易出現身心健康問題,包括焦慮,抑鬱和情緒障礙,這背後的分子機制所知甚少。為了找到答案,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Wisconsin–Madison)的研究人員將早期生活壓力極高的兒童的全基因組與童年相對平靜的兒童進行比較,研究結果發現,他們的基因功能存在很大差異。而此項研究得到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和國家...
科學新知
免疫細胞
神經退化性疾病
巴金森氏症
科學要聞
《Cell》子刊:抑制Th17免疫細胞真能保護神經元!
2018-07-26/
記者 徐淨
近期,愈來愈多研究指向巴金森氏症病理原因可能與自體免疫脫不了關係,近(5)日,發表在《CellStemCell》的一項研究指出,巴金森氏症患者大腦黑質部存在大量的Th17細胞,而這些細胞分泌的白介素-17(IL-17)正是導致神經元死亡的關鍵。來自德國愛爾朗根-紐倫堡大學(FAU)的團隊更進一步在以患者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C)構建的體外模型中證實,拮抗IL-17和其受體能夠阻止神經元死亡。並且...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澳洲科學家開發新型奈米傳感晶片檢測早期第一型糖尿病
2018-07-24/
記者 彭梓涵
雪梨大學(UniversityofSydney)的研究人員和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RMIT)工程師正在開發使用微晶片和傳感器來檢測血液中的標記物,研究人員已經在血液中發現了大約20種能夠準確預測β細胞健康狀況的生物標誌物,這些標記物可以識別β細胞的早期缺失;RMIT開發出一種塗有特殊奈米顆粒的傳感器,可以靠檢測所選生物標記物,透過血液中存在特定分子而使感應器顏色改變。第一型糖尿病...
科學新知
基因編輯
科學要聞
CRISPR新災難 《Nature》子刊: CRISPR-Cas9可導致目標位點上錯誤的缺失與重排
2018-07-24/
記者 彭梓涵
CRISPR-Cas9有望成為臨床試驗中的基因編輯工具。而近日《NatureBiotechnology》發表了一篇關於CRISPR-Cas9誘導的雙鏈斷裂修復,會導致大量缺失和復雜重排,再次讓基因編輯技術的安全性受到質疑。研究團隊在小鼠胚胎幹細胞和人永生化細胞中利用基因編輯,觀察到的基因損傷是在所有基因座,作者還認為這樣的損傷,無法利用常用的PCR方法去檢測較大的遺傳變化。CRISPR-Cas9系...
科學新知
肺癌
科學要聞
《Nature》子刊:深入肺腫瘤微環境 全球首見肺癌完整圖譜
2018-07-17/
實習記者 吳佳穎
魯汶大學(LeuvenUniversity)及其醫療機構(UniversityHospitalLeuven),針對上千株健康與癌化的肺細胞進行研究,繪製出第一個全面性的肺腫瘤細胞圖譜。結果顯示肺癌較既往認知的複雜許多,其中包含52種不同的基質細胞(stromalcell)。這樣的研究結果提供了新的肺癌相關資訊,有助於治療方案開發,以開創出更有效的治療途徑。其結果於今年七月發表於知名學術期刊《Nat...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重磅:電穿孔技術應用 大幅改善細胞編輯效率
2018-07-17/
記者 徐淨
近日,發表於《Nature》最新的一項研究方法,可望加速細胞療法的進程。突破病毒載體遞送方式,利用電穿孔技術(electroporation),更有效且精準地對細胞進行編輯。這套系統將能使原來需要花費數月甚至數年的工作縮短至僅僅幾周。業內諸多專家表示,這可能為細胞療法領域帶來重大變革。(原文連結)研究負責人AlexanderMarson教授表示,「這是一項快速、靈活的方法,能對T細胞進行改造、增強...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子刊:用果蠅嗅覺神經元尋找保護神經凋亡機制
2018-07-17/
記者 徐淨
近日,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周雅惠助研究員的研究團隊,於《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利用果蠅大腦中處理嗅覺的神經細胞,建立起一套基因篩選平台,透過該平台可探尋調控神經細胞發育、病變及死亡的各種分子機制,應用於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等。動物的腦與神經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而目前所知尚淺。例如,在治療帕金森氏症等神經退化疾病時,往往因無法有效阻止死亡...
第一頁
上一頁
121
122
123
124
12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