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11/14《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NEW
日本大塚製藥攜ICU Medical 斥2億美元強化北美靜脈輸液供應鏈; 全球糖尿病患者飆至8.29億 近半數未經治療
生技醫藥
NEW
吳麥斯:末期腎病無聲危機!9成患「腎性貧血」 HIF療法為新曙光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張大慈
清華大學
生技展即時報導
呂平江
清大Bio-App聯盟 生技月鏈結產學資源
2017-07-05/
記者 蔡立勳
臺灣生技月甫落幕,今年的學研區依然相當熱鬧,有別於其他學校多由育成中心進駐廠商參展,清華大學派出生命科學院Bio-App生物科技產學研聯盟,攜手產學合作營運總中心,展出能技轉與進行產學合作的技術,以及可支援高階分析檢測之精密儀器設備與服務平台。2016年3月,清大生科院執行科技部「產學技術聯盟合作計畫(產學小聯盟)」,成立Bio-App生物科技產學研聯盟(Bio-App聯盟),由生科院教授呂平江、...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伴隨式診斷
FDA批準了3款「伴隨式診斷」試劑
2017-07-04/
記者 李虎門
從2016年12月開始至今,FDA已陸續批準了3款伴隨式診斷試劑盒。分別為FoundationFocus開發CDxBRCA(晚期卵巢癌患者)、賽莫飛世爾研發的OncomineDXTargetTest(3種非小細胞肺癌),以及上周五通過的Illumina與Amgen合作開發的ExtendedRASPanel(用於直腸癌)試劑。根據美國FDA於2011年7月所發布的「體外搭配診斷裝置指引草案(Draf...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安永會計事務所
最有前景的生技醫藥國家 臺灣在亞洲排名第5
2017-07-04/
記者 李虎門
過去一年來,全球各地的生技醫藥產業都在衰退,但是亞洲生技產業的成長仍是超越美國。根據會計業巨擘安永會計事務所(Ernst&Young)「超越邊界」的調查報告指出,亞洲國家之中的日本、中國、新加坡、韓國和臺灣的生物技術相關產業,過去1年共募集了25億美元的資金進行融資。由於去年全球IPO市場對比明顯的萎縮,這也讓亞洲地區的生物技術交易,以及創投的挹注受到影響,在融資部分只有11%的增長。然而...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台灣生技月
生技展即時報導
HotNews
農業科技館
林聰賢
農業科技館69項成果 顯現台灣農業科技產業化成效
2017-07-04/
環球生技
2017台灣生技大展在6/29-7/2熱烈展開,農委會也設置「農業科技館」,展示農委會各試驗所及農科院最新研發的69項成果,並邀請農科園區及農科院育成的20家廠商參與,顯現台灣農業科技產業化的成效。農委會表示,本次農業科技館分為農業生技主題區及產業化專區二大區域,農業生技主題區展出69項新近研發成果,包括防治蜂蟹蟎解救蜜蜂族群之新資材、AI免換水智慧水族缸、拒絕混茶之茶葉DNA指紋鑑定技術、廢棄雞...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生技展即時報導
世基生醫推出用藥前基因檢測服務
2017-07-03/
記者 陳堂麒
一般來說,傳統醫學在治療相同疾病時,治療藥物與療程上皆大同小異,但往往忽略不同患者對於同種藥物可能產生不同的反應,除了導治療效不佳外,最嚴重的是對藥物產生不良反應,導致其他嚴重併發症。 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已經可以在用藥前進行用藥體質基因檢測,有助於醫生開立最合適藥物、劑量的處方,同時剔除可能引起不良副作用的藥物,提高治療成效、降低潛在副作用。 世基生醫在生技展上展示,目前已擁有全球超過1...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生技展即時報導
HotNews
2017台灣生技月閉幕 逾350場媒合會 生技月讓世界看見台灣
2017-07-03/
記者 李虎門
亞洲生技產業年度盛會--2017台灣生技月(BioTaiwan2017)活動於6月28日-7月2日於南港舉辦,並於今日(7/2)閉幕。總計今年共有超過600家國內外指標性大廠與1310個攤位參與生技展,吸引超過9萬人次進場參觀,促成近350場的商機媒合。2017台灣生技月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表示,今年台灣生技月,重要的是讓台灣走進世界,世界看見台灣。除「生物科技大展...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Sponsored
基因檢測
基龍米克斯
生技展即時報導
基米持續搶進精準醫學基因檢測市場
2017-07-02/
記者 陳堂麒
長期投注開發癌症基因檢測的基龍米克斯,日前推出肺腺癌第三代標靶藥物液態活檢T790M基因檢測服務,今年生技展上成為受矚目的焦點。 基米董事長游卓遠指出,大部分肺腺癌病患在接受第二代標靶藥物治療後的9至13個月會開始產生抗藥性,同時出現T790M的基因突變。癌細胞潛伏在人體內,從血液裡也可以找到游離的DNA線索,藉以偵測是否產生具有抗藥性突變。 新開發的液態活檢技術正是利用此一特性,藉由簡單的抽血採...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生技展即時報導
整合醫農工微生物基因體學權威 探討「泛基因體學的產業化」新樂章
2017-07-02/
記者 王柏豪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於2008年即投入1.15億美元,發起人類微生物基因體計畫(HumanMicrobiomeProject,HMP)。越來越多研究證實,微生物組成的比例與變化,與許多疾病發生機制相關,有助用於治療、預防疾病的可能性。微生物基因體學堪稱人類基因體解碼的第二波聖戰。由台北市生物產業協會主辦的「泛基因體學的產業化」發表會,亦於昨(7月1日)在臺灣生物科技大展舉行,論壇由台灣「泛...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Sponsored
生技展即時報導
訊聯
創源生技
生技月 訊聯讓民眾搶先體驗精準皮膚醫學
2017-07-02/
記者 陳堂麒
2017台灣生技月,訊聯集團為讓民眾可以搶先體驗所謂的精準皮膚醫學,特於生技展現場搬來訊聯「RE.O忠孝店」的鎮店之寶-「VISIA高階數位肌膚檢測儀」智能儀器,以科學數據為憑,免費提供現場民眾精準肌膚檢測和保養建議。 為讓民眾搶先體驗精準皮膚醫學,訊聯特於生技展現場搬來「RE.O忠孝店」的鎮店之寶-「VISIA高階數位肌膚檢測儀」智能儀器。(圖/林嘉慶)除了VISIA高階數位肌膚檢測儀外,現場也...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生技展即時報導
Alvotech全面入主美時上市三癌藥 打造台灣全方位癌症藥專家
2017-07-01/
記者 王柏豪
甫於台灣生技月前(27日)美時化學製藥(1795)董事會進行改組,Alvotech全面入主美時經營團隊。首度參加今年台灣生技月展會(攤位號M301),新團隊今天(7月1日)進一步假南港展覽館會議室舉行產品發表會。 美時總經理王憲政表示,美時今年將在台灣上市三個癌症用藥,分別是易莎平注射劑(Ixabepiloneforinjection)、艾亭寧膜衣錠(Imatinib100mg/400mgfilm...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台日合作
生技展即時報導
台日生技合作創造無限可能…
2017-07-01/
記者 蔡立勳
台灣生技月熱門論壇之一「「開拓台日生技合作之無限可能」昨(6月30日)於南港展覽館舉行,由擁大和企業投資集團(DCIGroup)主辦,DCI是目前台日生技及投資領域的重要連結點,論壇展現近年台日生技投資合作功案例,期為台日創造更多生技合作案及投資機會。大和企業投資董兒玉俊太郎,他首先從投資實務剖析台日生技產業的互補優勢,他表示,台日生技產業有各自優勢,日本擁有全球第三大生技醫藥市場,製藥業歷史悠久...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生技展即時報導
BiotwNews
景凱
優先國際賽局 慢性肝炎新藥下半年二期解盲 景凱攤位L530 JKB-122有望還你彩色人生
2017-07-01/
記者 王柏豪
全球慢性型肝炎的患者約有1.3-1.5億人,是現代人最容易忽視的健康隱形殺手,慢性肝炎如果沒有接受妥善治療,將進一步造成肝纖維化甚至轉為肝癌。消除慢性肝炎成為國際肝疾病藥物開發一級戰區,而目前最先發、開發速度名列前茅的尖兵就在台灣…。 景凱(6549)投入小分子藥物開發,專攻慢性肝發炎及抗纖維等新藥開發,用來治療C型肝炎引起的慢性肝病藥物--(CLD)JKB-122,已經FDA核准於...
第一頁
上一頁
1289
1290
1291
1292
129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