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GBI International
NEW
Trailblazer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Meet Taiwan’s Pioneer in Parkinson’s Stem Cell Therapy!
新聞集錦
NEW
彰化員榮攜弘光科大 產學合作發展在地特色、智慧醫療;GSK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 獲國家新創獎
生技醫藥
NEW
南台灣5醫院 成立台南抗癌國家隊
新聞集錦
拜耳8.75億美元收購KaNDy 開發更年期熱潮紅明星藥
2020-08-12/
記者 李林璦
昨(11)日,拜耳(Bayer)以4.25億美元收購KaNDyTherapeutics,該公司最近完成了神經激肽-1和3受體拮抗劑(neurokinin-1,3receptorantagonist)NT-814的臨床2b期試驗,結果顯示該藥物對於治療停經症候群造成的熱潮紅具有巨大的潛力,並將在明年準備展開臨床3期試驗。一旦獲得批准,預計將產生超過11億美元的營收。 拜耳承諾支付4.25億美元的預付...
新聞集錦
生華科新藥病毒癌細胞雙殺 皮膚癌目標攻樞紐試驗;亞諾法獲美EUA新冠病毒萃取試劑組 再獲20萬人新訂單
2020-08-12/
記者 劉端雅
1.生華科新藥病毒癌細胞雙殺皮膚癌目標攻樞紐試驗今(12)日,生華科(6492)表示,旗下開發中新藥CK2抑制劑Silmitasertib(CX-4945),用於治療晚期皮膚癌基底細胞癌一期臨床試驗,已經正式進入第二階段療效擴增群試驗,目標收案20位對現有療法產生抗藥性,面臨無藥可用的晚期或已轉移的基底細胞癌病患。生華科指出,若在第二階段試驗進一步完成概念性驗證(proofofconcept),將...
新聞集錦
《Nature》子刊:生物標記物O-glycanases 促進腸道疾病早期診斷
2020-08-12/
記者 王棋祺
近(11)日,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ofBirmingham)和新堡大學(Newcastle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鑑定出細菌用來分解腸道黏液的O-聚醣酶(O-glycanases),可以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大腸癌等腸道疾病提供有用的生物標記。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研究小組針對三種不同腸道疾病的腸道組織進行研究,包含患有潰瘍性結腸炎和...
論壇報導
亞洲生技大會
李百祺
走出研究象牙塔 李百祺匯整臺大18項研發成果 2020亞洲生技展現光芒
2020-08-12/
記者 彭梓涵
臺灣因邊境防疫政策、與導入科技防疫奏效,今年7月,舉辦全球第一場,以線上與實體展覽形式的「BioAsiaTaiwan2020亞洲生技大會」。臺灣大學今年打破傳統形象,主動出擊,擴大展區特設「臺大館」,展示18個攤位超過16位教授研發團隊,涵蓋農業、醫藥、醫材、精準醫學、基因檢測、智慧醫療等研發成果,成為生技展會一大亮點。首創產學合作諮詢門診生技展上加速2,000件前瞻專利媒合為期三天的展覽中,產官...
新聞集錦
鎖定加護病房需求 西門子床邊頭部CT掃描儀獲FDA批准
2020-08-12/
記者 吳培安
近(10)日,FDA批准西門子醫療設備(SiemensHealthineers)公司開發的滾輪式電腦斷層(CT)掃描儀SOMATOMOn.site,未來可直接推到患者床邊,進行頭部CT檢查,省去將患者運送到放射科過程中的麻煩與風險,且特別適用於加護病房。西門子電腦斷層掃描負責人PhilippFischer表示,因為加護病房患者在運送上,醫護人員必須更加小心,常常需要比一般患者更多時間準備,因此這項...
新聞集錦
瑞磁接獲新冠檢測大訂單 營收增4.5倍 下半年業績看俏
2020-08-12/
記者 巫芝岳
昨(11)日,瑞磁生技(ABC-KY,6598)宣布,自今年6月取得美國FDA核發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的緊急使用授權(EUA)以來,7月營收2千6百52.9萬元,較6月成長了452%。瑞磁表示,近來業績捷報頻傳,自7月開始供貨給美國大型醫療機構,7月營收大增,不但確立業績翻轉向上攀升趨勢,今年1~7月的累計營收來到8千9百81.5萬元,除較去年同期成長81%,同時也即將超越去年全年度營收1億零4千69...
新聞集錦
數位醫療
人工智慧
數位醫療新創神經元、醫守 解決醫療臨床痛點
2020-08-11/
記者 李林璦
今(11)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第二場次熱烈展開,以「步向2020數位醫療新十年」為主題,下半場邀請到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以及醫守科技執行長龍安靖數位醫療新銳,與大家分享臺灣數位醫療於臨床上如何落地運用。 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攝影/林嘉慶)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則為大家針對數位診斷醫療應用作分析,他表示,數位醫療市場規模蓬勃發展,北美市場佔46.2%...
新聞集錦
疫情資金轉向數位醫療 臺灣新創應確立市場定位、加強在地化
2020-08-11/
記者 彭梓涵
今(11)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第二場次熱烈展開,以「步向2020數位醫療新十年」為主題,邀請到研華智能醫療事業部經理林欽裕、台大創新育成公司總經理劉學愚等,數位醫療投資專家,深度剖析臺灣數位醫療於臨床上的運用以及如何建構臺灣數位醫療創新生態系。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攝影/林嘉慶)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局長林崇傑致詞表示,臺北市政府目前已舉辦共1...
新聞集錦
健喬上半年合併營收14億新臺幣 化痰藥愛克痰收1億元 估2021年Q4中國取證
2020-08-11/
記者 劉端雅
今(11)日,健喬(4114)舉辦法人說明會。健喬表示,2020年上半年合併營收14億7,226萬元,較2019年同期12億9,188萬元,合併營收成長13.9%,其中歸屬母公司業主稅後淨利為新台幣4億8,237萬元,每股盈餘(EPS)達1.92元的高成長表現。健喬財務長白宏欽表示,健喬長期鎖定於利基市場的高技術平台發展,持續併購和策略聯盟等加快自身成長,在業外支出方面也大幅呈現下滑,以十年個體年...
新聞集錦
Autobio Diagnostics抗體檢測快篩敏感度過低 FDA取消緊急使用授權、Humanigen單株抗體lenzilumab治療新冠細胞因子風暴 巴西啟動三期試驗
2020-08-11/
記者 彭梓涵
《臺灣》《PNAS》翁啟惠「單醣化技術」加持中研院研發廣效型A流疫苗今(11)日,中央研究院發表了一項翁啟惠院士領導的流感疫苗重大研究突破,基因體研究中心團隊研發出「單醣化嵌合血凝集素(chimericHA)蛋白疫苗」,可對抗各種異株和亞型的A型流感病毒,減少因誤判病毒株,導致疫苗防護力不足的問題,研究成果於7月登上國際期刊《PNAS》。《臺灣》杏國胰臟癌新藥三期解盲達標:依原計畫繼續進行試驗今(...
新聞集錦
NIH展開全球首個新冠單株抗體ACTIV-3臨床試驗
2020-08-11/
記者 劉端雅
近日,美國國家衛生院(NIH)正在展開針對COVID-19潛在藥物單株抗體的ACTIV-3臨床試驗,以測試其治療COVID-19住院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選中貝勒斯科特&懷特研究所(BaylorScott&WhiteResearchInstitute)成為全球首個進行實驗性單株抗體的試驗機構。NIHACTIV-3臨床試驗,是NIH與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NIH旗下的國家心臟、...
新聞集錦
杏國胰臟癌新藥三期解盲達標:依原計畫繼續進行試驗
2020-08-11/
記者 巫芝岳
今(11)日,杏輝集團旗下新藥公司杏國(4192)宣布,其胰臟癌新藥SB05PC在全球胰臟癌三期人體臨床試驗期中分析(IA)結果,結果顯示已達當初設定目標,並無需修改計畫書,將依原計畫繼續執行臨床試驗。杏輝與杏國今日皆暫停交易,在記者會中公開新藥期中解盲結果,董事長李志文表示,今日收到獨立資料監察委員會(DataMonitoringCommittee,DMC)報告,結果令人欣慰,DMC未提及安全性...
第一頁
上一頁
885
886
887
888
889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