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gamo再度聯手輝瑞 開發ALS的基因療法
2018-01-05 / 記者 李虎門
美國生物製藥公司Sangamo於3日宣佈,將與製藥大廠Pfizer展開新一輪的合作,期盼共同開發Sangamo用於治療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的基因療法。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俗稱漸凍人症,是種會殺死運動神經元的疾病,患者會逐漸喪失控制肌肉運動的能力,最終無法說話、吞咽、移動和呼吸,通常在發病後的3至5年內,即會病逝。最著名的患者,是美國職棒紐約洋基隊的球員LouGehrig。 ...
普生D肝檢測試劑 獲TFDA許可證
2018-01-04 / 記者 李虎門
精準醫療大廠普生股份有限公司(4117)在2018年一開始就有營運佳音傳出,旗下最新D型肝炎檢測試劑GBHDVAb產品,正式取得台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的醫療器材許可證(衛部醫器製字第005807號)。由於D型肝炎(簡稱D肝)僅會發生在B型肝炎(簡稱B肝)帶原者身上,且將大幅提升病患發生急性肝炎、甚至猛爆性肝炎的機率,目前台灣單是B肝帶原者已超過300萬人,肝癌更名列全國第二大的癌...
國鼎新藥製劑廠 正式通過台灣PIC/S GMP認證
2018-01-04 / 記者 李虎門
近日,國鼎生技(4132)的新藥生產製劑廠,正式通過台灣衛福部的PIC/SGMP(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藥品優良製造標準)的工廠認證。目前,國鼎生技研發中小分子新藥Antroquinonol正在進行多國多中心的非小細胞肺癌、胰臟癌以及在台灣執行的降血脂臨床試驗。而臨床進度包括已完成非小細胞肺癌二期臨床第一階段的病人收案;胰臟癌則在去年12月底已開始有第一位患者接受治療的紀錄(FirstPatien...
《Nature》美團隊利用超音波追踪體內微生物
2018-01-04 / 記者 李虎門
人們身體是微生物等小型有機體的家園,尤其微生物在人們健康方面上,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利用聲音來追踪微生物的新方式。昨(3)日,一篇發表在《Nature》期刊上的研究,科學家針對微生物進行生物工程改造,使微生物接觸到超音波時,會發出特定的聲音。這一做法,讓追蹤微生物一事,變得十分輕鬆。以往,若要使用微生物來輸送藥物,醫師需要確切知道這些微生物的位置。不過,這是一個挑戰,因為微生...
日團隊新發明 運用新型凝膠傳遞胰島素
2018-01-04 / 記者 李虎門
近日,日本名古屋大學等機構研究團隊發明了一種新材料,可以根據血糖變化自動釋放胰島素。這款新材料若能在人體臨床試驗成功,糖尿病患者將不必再頻繁注射胰島素。 糖尿病主因,由於人體不能正常分泌調節血糖的胰島素導致的,許多患者需要時常監控血糖的變化來注射胰島素。有時,患者一天需要注射多達4次,對患者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據外電報導,日本名古屋大學與東京醫科牙科大學合作,共同開發一種將苯硼酸和高分子凝膠相結合...
百濟神州PD-1抗體 進入全球三期臨床試驗
2018-01-03 / 記者 李虎門
昨(2)日,中國百濟神州宣佈,旗下用於未經治療的晚期肝細胞癌(HCC)療法-PD-1抗體tislelizumab,已於2017年12月展開全球三期臨床試驗。百濟神州是一家以研發為基礎的生物科技公司,專注於分子標靶和免疫腫瘤療法的開發。百濟神州在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地,共擁有超過700名員工,其研發、產品線包括新型口服小分子類和單株抗體抗癌藥物。 此次百濟神州的臨床試驗,加上在中國針對復發/難治性...
不僅會伏地挺身,還會流汗!
2018-01-02 / 記者 李虎門
當人感覺到熱的時候就會開始出汗,只要體內超過一定的溫度,就會藉由排汗來調節體溫,降低體熱。不過,你知道現在連機器人也會流汗嗎? 據外電報導,日本東京大學教授稻葉雅幸(MasayukiInaba)團隊,於近日開發出與日本人相符的骨骼肌肉構造的機器人。並且,該機器人可模擬人的姿態和動作,靈活度為傳統人形機器人的6倍,還擁有自動冷卻系統,在移動的過程中「出汗」來降溫。該款機器人名為Kengoro,身高1...
為了生存,癌細胞不惜改變生理時鐘
2018-01-02 / 記者 李虎門
細胞作為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每一個都擁有自己的生理時鐘(Biologicalclock)。但是,對於腫瘤細胞而言,其生理時鐘卻有所改變。 近日,《NatureCellBiology》期刊發表了一篇文章,第一次揭開癌細胞改變生理時鐘、促進細胞擴增的機制。 一般而言,細胞會依據自然的「晝夜交替」來調節蛋白表達,從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時鐘,並以此控制新陳代謝。但是,已有研究表明,腫瘤細胞內的生理時鐘不同於...
《Nature Genetics》﹕氣喘基因新發現
2017-12-30 / 記者 李虎門
近日,由法國國家衛生暨醫學研究院(Inserm)、巴黎第七大學(ParisDiderotUniversity)、美國芝加哥大學、英國國立心肺研究所(NationalHeartandLungInstitute)、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中心校區(AnschutzMedicalCampus)和跨國氣喘遺傳學協會(Trans-NationalAsthmaGeneticsConsortium,TAGC)組成的...
預見未來醫療7大趨勢
2017-12-29 / 記者 李虎門
當全世界政府持續地在推動醫療改革時,有哪些趨勢一一呈現?第三屆中國醫院宣傳年會暨第一屆醫療品牌建設與傳播高峰論壇上,青島萬達英慈醫院副首席營運長石建霞透過中、英、美三國醫療體系正在經歷的變革,總結了醫療發展的7大趨勢。編輯整理/李虎門11月17日,第三屆中國醫院宣傳年會暨第一屆醫療品牌建設與傳播高峰論壇在深圳隆重舉辦。此次論壇聚焦中國「醫改下醫療品牌建設」,以「新醫改、新征程、新品牌、新面貌、新常...
2017年10項最佳生命科學創新技術
2017-12-29 / 記者 李虎門
2017年,有哪些技術是生命科學領域冉冉升起的新星?又有哪些技術創新會對生技領域產生巨大的影響?由《TheScientist》獨立評審委員評選出了2017年十大醫療技術發明,含括了CAR-T細胞晶片、全基因體CRISPR篩選平臺等,讓我們提前一覽它們的風采。編輯整理/李虎門創新有很多種形式,有時形成各式各樣的觀點,有時也改變了時間的框架。一直以來,技術和觀念上的進步是建立在一個更廣闊的格局,從而拼...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重建自我的所有權
2017-12-29 / 記者 李虎門
創傷會刻在大腦迴路上、身體感覺中,在記憶和神經系統中不受控制地反覆播放,不但壓垮正常生活的能力,更撕裂對外界及自己的信任。作者Kolk為精神科醫生,他結合近10年心理創傷領域的臨床經驗,提出創傷的全新理解。我們得以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清創傷是如何重塑大腦—正常的記憶處理歷程因過大的威脅而崩解。文/貝塞爾.范德寇 責任編輯/李虎門雪莉垮著肩膀走進辦公室,下巴都抵到胸口,我們還沒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