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書 大腦訓練App誕生

2019-01-22 / 記者 李林璦
劍橋大學(UniversityofCambridge)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新的「大腦訓練」遊戲,研究顯示在1個月中使用8小時便能夠提高使用者的注意力,期望未來能幫助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與創傷性腦損傷的患者。而該研究於21日發表於《FrontiersinBehavioralNeuroscience》。 隨著科技的進步,現代人需要同時處理的事越來越多,又因壓力過大使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過低,注意力不集中的問...

讀心術即將成真? 人工智慧成功將大腦神經訊號轉化為語音訊息

2019-01-04 / 記者 薛瀹熢
對於那些因為癱瘓而導致無法開口說話的人,千思萬緒都只能隱藏在他們的腦海的神經訊號之中,以前從未有人能夠破解人腦中的神經訊息,將之直接轉換為人類可以理解的語言,然而近日三個研究團隊於此有了進展,他們使用神經網路等人工智慧計算模型,成功在某些情況將神經訊號重建為單詞和句子,將腦中的生物電子訊息成功轉換為人類可以理解的語言。有些人因為中風、疾病等原因喪失了說話的能力,目前,因為癱瘓而無法行動的人們可以利...

自主調節的大腦神經調節器 癲癇與帕金森氏症新曙光

2019-01-03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31),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Berkeley)的工程師開發一種新的神經調節器名為WAND,可以監測大腦中的電活動,同時接收和刺激大腦中的電流,未來有望為癲癇與帕金森氏症患者提供微調治療。該研究發表於《NatureBiomedicalEngineering》。巴金森病是一種運動障礙疾病,起因於中腦黑質部細胞退化,無法產生足夠的多巴胺,導致大腦基底核迴路功能異常、對肢體動作的調控無法正常達成...

科技部大腦科技揭秘計畫啟動

2018-12-24 / 記者 李林璦
今(24),科技部舉辦「台灣腦科技發展及國際躍升計畫」徵求記者會,由生科司、人文司及工程司跨部會共同推動,將跨領域結合資通訊、晶片開發、臨床醫學與人文社會等完整架構發展腦與神經科學之創新與關鍵技術,特別以1.5年+4年之創新模式推動,初期補助1年7個月了解各團隊研究能量後,再合併為大型長期計劃補助,即日起受理申請,盼能培育出國際知名的腦科學團隊,與國際接軌。 腦科學為本世紀最受全球重視的研究主題之...

《大腦的悖論》:老年不是詛咒 是時間的饋贈

2018-12-20 / 編輯部
在這個人人都害怕心智能力退化的時代,全球知名的神經心理學家埃爾克諾恩.高德伯博士(Dr.ElkhononGoldberg)帶來一系列令人訝異的新證據,證明老化雖然使大腦失去某些功能,但同時也帶來「智慧」上的增長,運用過去一生中所累積的知識和經驗,讓自己能夠快速地以模式辨認的能力,做出有效率的決定。「智慧」從何而來?智慧的傑作(或講謙虛一點:展現專長),往往指的是在眾人的讚嘆中,幾乎一瞬間就能毫不費...

NIH斥資3億美元研究 長時間盯著螢幕影響孩童大腦

2018-12-14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NIH)耗資3億美元完成一項龐大的研究,發現每天經常關注數位媒體的孩子其大腦皮質與其他孩子有顯著差異,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目前建議父母,除了視訊聊天之外,應避免讓不滿18至24個月大的孩子使用數位媒體。 現今社會無論走到哪裡,經常看到手中拿著平板電腦或智慧手機的兒童和青...

《Nature》指標性研究:大腦神經細胞可重組本身DNA

2018-11-27 / 記者 薛瀹熢
近(21)日發表於《Nature》的研究發現,大腦中的神經細胞具有重組自己基因的能力,根據此一結果,研究團隊檢視了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的APP基因,發現APP在腦中存在數千種不同的基因變體。此研究結果擴展了人們對於腦部的認知,也促進了對阿茲海默症的理解。科學家最初於1970年時發現身體裡的某些細胞有能力重組編輯自身的DNA。有些免疫細胞修剪自身能夠用於偵測的蛋白質DNA,創造出不同的變異以優化其功能...

實驗室造迷你大腦! 類早產兒腦電波!?

2018-11-21 / 記者 李林璦
近日(15),加州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聖地牙哥分校以神經科學家AlyssonMuotri為首的研究團隊,誘導人類幹細胞形成大腦皮質組織,並培養了數百種腦器官,發現這些類器官首次自發性地產生類似人類早產兒的腦電波,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探索早期的大腦發育障礙。此研究發表於美國神經科學學會年會(SocietyforNeuroscience,SfN)上。 早期大腦發育一直是難以...

《Cell》總是吃不飽!? 胰泌素和棕色脂肪組織影響大腦飽食中樞

2018-11-17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5),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UniversityofMunich)研究人員解釋了棕色脂肪(Brownadiposetissue,BAT)與小鼠腸道中的胰泌素(secretin)相互作用,在用餐期間對大腦傳遞飽食信號,將一改以往認為BAT僅是產熱脂肪組織的概念。此研究發表於《Cell》。腸促胰素是人體在進食後,受胃酸刺激腸道細胞分泌的多肽類激素,由27個胺基酸組成。其作用是增...

《Nature Communications》大腦如何克服困難,表現得更好

2018-10-27 / 記者 薛瀹熢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最近(24號)在《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了大腦如何克服複雜的心智轉換的過程,完成從未處理過的事物。想像一下,盯著鏡子,把你的名字反過來寫,使得名字在鏡子裡看起來會是正的,你的腦袋裡有需要執行這個動作的一切資訊,寫自己的名字對你來說根本瞭若指掌,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要把名字反過來寫依舊是個非常困難的事。其實這是因為大腦在做這件事的時候需要經過一系列平常...

為什麼我們會濫用藥物、酒精及尼古丁

2018-09-28 / 記者 彭梓涵
成癮是一種腦部病症,就像癲癇或偏頭痛,倘若我們對大腦認識更充分,就能更有效治療成癮!長期專注腦部結構和功能、精神疾病,還有影響腦部藥物的邁克爾.庫赫,目前是耶基斯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YerkesNationalPrimateResearchCenter)教授他的新書,以淺顯易懂的方式探討酒精、尼古丁和非法藥物如何作用、影響人類大腦,以及該怎麼做才能戒掉它們。 患者告訴輔導員,他在這幾個月使用愈來愈...

《Cell》腸道迷走神經可刺激大腦 改善進食障礙!?

2018-09-24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0),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SchoolofMedicineatMountSinai)的研究人員發現一條新型腸-腦神經迴路,建立於迷走神經之上,與調節大腦中的獎勵機制有關,可能有助於迷走神經治療提供新的方向,改善進食與情緒障礙。其研究發表於《Cell》上。 先前已有研究發現腸道與情緒有關,但直到現在,腦腸軸中相關路徑仍然難以捉摸。迷走神經是腦神經中最長的,由頸部延伸到腹部,其中包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