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可生醫 基因編輯魔法家

2019-07-22 / 記者 彭梓涵
基可生醫於2017年成立,是全臺第一家基因編輯生物應用公司,創辦人廖碧虹、吳侑峻、蔡世傑,以植入性醫療器材的原料為核心發展目標,利用當今火紅技術基因編輯技術與基可生醫獨創的模板設計,進行3,000-20,000bp的大片段DNA置換,採用合成生物學的工程化設計,開發出人源化(humanized)生物材料,不僅安全,也可追溯其來源,未來瞄準精準醫美的市場。撰文/彭梓涵基因「剪刀」最早在2009年於細...

健裕生技植物新藥 搶攻再生醫學市場

2019-07-22 / 記者 彭梓涵
2014年工研院與信東生技合作成立健裕生技,以研發植物新藥為主要標的,開發心肌損傷修復以及中風治療藥物,並建立天然成份生產技術,目前健裕從黨蔘萃取的心肌再生新藥GHP219,在臺灣正在進行臨床二期試驗,期望搶進全球每年1,750萬心血管患者市場。 2000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布「植物藥產品審查準則草案」(GuidanceforIndustry-BotanicalDrugProducts...

上頂醫學用影像診斷失智風險

2019-07-22 / 記者 吳培安
上頂成立於2017年12月,技轉臺灣大學醫學院曾文毅教授的腦部擴散式磁振造影(DiffusionSpectrumImaging)技術為基礎,結合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技術,打造出一套非侵入式的腦神經纖維示蹤技術(Tractography),提供腦神經年齡退化程度的評估服務,鎖定了失智症早期診斷的醫療需求。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神經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也是全世界未被滿...

醫守AI處方用藥分析 偵測開藥錯誤

2019-07-22 / 記者 吳培安
於今年7月正式成立的醫守科技,透過人工智慧從醫療資訊系統端下手,推出「MedGuard(藥御守)」解決用藥錯誤的問題,目前已經在北醫體系包括:北醫附醫、雙和醫院和萬芳醫院進行實測,每年約有250萬次提示使用,每次提示即代表一次完整的看診,目前有250位醫師在使用。曾發生一位女性手指遭狗咬傷,治療的醫師開立常用抗生素盤尼西林(Penicillin),但新來的護理人員看錯,結果施打高濃度鉀離子(Pot...

皮智以AI醫療 照護皮膚健康

2019-07-22 / 記者 彭梓涵
皮智成立於2018年,是臺北醫學大學第一間醫療AI應用的衍生公司,以皮膚科專科醫師群的臨床經驗為基礎,結合影像分析與AI辨識技術,開發出的第一項產品「痣能達人MoleMe」,可判斷痣的變性風險,正確率超過93%。今年3月發佈後,已經累積超過兩萬次的風險判斷。撰文/彭梓涵2017年史丹佛大學在《Nature》發表一篇關鍵論文指出,深度學習(Deeplearning)可以用在皮膚影像辨識,且辨識皮膚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