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的「驗屍報告」:管理、彈性、商模 論斤論兩

2019-12-12 / 記者 巫芝岳
今(12)日,教育部生醫產業與新農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假台北舉行「創業沙龍——秤秤你的斤兩」創新創業競賽,會中除邀請包括經濟研究院研究七所孫智麗所長、萊鎂醫材陳仲竹執行長等人,分享創業經驗與必勝法則外,也邀請6組新創團隊,展現各自亮眼成果。會中,陳仲竹首先分享了個人的創業經驗,除了分享因為自身是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患者,因而成立萊鎂醫材的心路歷程外,也指出全球OSA的...

BIO Asia-Taiwan 新創特輯——超級創新國!

2019-07-22 / 記者 李林璦
近幾年,政府推出鼓勵生醫新創的政策,堪稱前所未有,生醫新創公司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本次2019BIOAsia-Taiwan首次設立新創展區。2018年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全球競爭力報告」,臺灣與德國、美國、瑞士併列為「超級創新國(SuperInnovators)」,「創新生態體系」表現特優,「創新能力」排名第4。然而,《2018臺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中,48%新創公司仍在燒錢虧損,...

港交所厚待生技公司 有條件允許無收入上市

2017-12-19 / 記者 林以璿
近日,香港港交所公布主板改革的諮詢結果,當中最令人意外的,莫過於容許生物科技企業可於無盈利,甚至未有收入的情況下申請主板上市。港交所建議,在《主板規則》新增兩個章節,容許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發行人,在作出額外披露及制定保障措施之後在主板上市;而未有收入公司若根據《主板規則》新增的生物科技公司適用章節申請上市,預期最低市值須達15億元。另外建議讓市值達100億港幣的企業,兼且收入達10億港幣...

生技創新三把火

2017-01-03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本屆生技醫療國家新創獎有25個企業的新藥、醫材、檢驗技術等創新項目獲獎,擔任評審的台大醫學院院長張上淳認為,台灣的生技創新能力令人耳目一新。生策會副會長張文昌院士也高度肯定半數以上的創新有大量臨床醫師的參與。今年有107個機構及142個項目參賽,創下歷年參賽團隊數最高記錄,產科學研界一致的看法是,台灣生技創新能力愈來愈強,也有不少的創新產出具有進軍國際舞台的實力。得獎的泉盛生技研發抗過敏單株抗體F...

2016「黃馨祥創新獎」 宇心生醫獲提名前四強

2016-11-28 / 環球生技
本月25日,美商宇心生醫獲得2016「黃馨祥醫師創新獎」提名入圍生物醫學創新領域的前四強。「黃馨祥醫師創新獎」創立於2010年,是由洛杉磯商業週刊(LosAngelesBusinessJournal)主辦、美國知名醫師及創業家黃馨祥(PatrickSoon-Shiong)贊助,每年從數百家設立於加州的企業中,評選出最具創新能力的卓越企業。宇心生醫總部設於美國加州,創辦人張瑞康畢業於台大醫學系,目前...

2016 Taiwan B.I.G. Demo

2016-10-12 / 環球生技
2016TaiwanB.I.G.Demo17生技新星吸引投資目光由科技部指導、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政中心執行之創業培育專案計畫,於今(12)日舉辦秋季大型發表會【2016TaiwanB.I.G.Demo】,共有32家新創團隊發表作品,其中17家主題與生技醫療相關,其中包含醫材、新藥、檢測、保健品等,吸引創投、天使投資人與團隊交流,可望使新創團隊加速進入市場。TaiwanB.I.G.Demo名稱分別來自...

教育部主辦 台灣首次生技創新創業獎 台灣十餘所大學共30團隊PK 陽明愛易守團隊大贏家

2014-12-22 / 環球生技
教育部「生技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舉辦台灣首次大專院校生技創新創業獎,從來自13個推動中心的百餘個隊伍決選出30個團隊,分為「農業生技」、「醫藥生技」兩組,最後由開發微流體檢測平台的成功大學MiDi拿下農業生技組金獎;開發「好安生」智慧型受孕週期檢測系統的陽明大學愛易守iEASY則一舉奪下醫藥生技組金獎、最佳人氣獎、最佳潛力獎。該計畫由總主持人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楊長賢特聘教授,及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