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醫療科技大廠篇】廣達、研華、遠傳、長庚醫科 提供零距離會診

2021-04-15 / 記者 彭梓涵
新冠疫情造成各國經濟、商業活動重創,科技股2020年第4季以來持續火紅,主要原因是科技產品,提供的零接觸經濟、零距離創新,帶動相關醫療科技蓬勃發展。廣達、研華、宏碁、仁寶等電子大廠,從去年開始陸續投入遠距醫療,在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5G與8K優勢下,逐漸由場域驗證走向落地應用。撰文/彭梓涵2020年前,臺灣遠距醫療(Telemedicine)發展受到法規限制,加上沒有健保給付,導致...

加速器新創公司現身說法: 獲選之後才是挑戰

2021-03-11 / 編輯部
撰文/環球生技編輯部綜合整理田耘政執行長分子智藥股份有限公司新創領域»AI新藥開發參與加速器»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分子智藥是專注以AI藥物開發輔助模型,預測臨床前藥物的毒性、代謝、藥動學和風險分析的新創公司。加入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是因為公司剛成立,缺乏進入商業化的經驗。選擇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的主因是,會鏈結美國資源、帶團隊去美國參展;另外,新創公司剛成立,...

生醫加速器專家5重點小抄

2021-03-11 / 記者 吳培安
臺灣生醫加速器發展數目越來越多,也出現良莠不齊問題。許多創業者希望透過加速器來協助新創加速成功前,停看聽變得很重要。好的加速器固然能陪跑新創,但團隊自身功課做不足,最後一樣撞牆。本刊透過訪談6個國內生技醫療加速器的負責人,彙整出雙方互動常見問題與趨勢觀察5項建議,盼與新創團隊共同成長。撰文/吳培安北醫生醫加速器執行長陳兆煒表示,近年來臺灣生技醫療加速器數目越來越多,反映了臺灣生醫創業生態圈質跟量的...

國際生醫加速器 正從矽谷往全球各地發散

2021-03-11 / 記者 彭梓涵
2017~2019年間,全球創新經濟體總計創造了3兆美元產值,與全球7大工業國(G7)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相當,創新創業生態圈正在從矽谷「全球化發展」,現今遍佈全球至少28個國家,總計約80個區域形成生態系、全球也成立了約3,000多個加速器。撰文/彭梓涵加速器(Accelerators)的概念源自2005年矽谷(SiliconValley)創業教父PaulGraham創辦的YCombi...

盤點全臺生醫加速器(二)數位會員專屬

2021-03-11 / 記者 吳培安
帶你上天堂還是去撞牆!?盤點全臺生醫加速器矽谷加速器全球化風潮大起,全球創新經濟體突破3兆美元產值,國際品牌生醫加速器紛紛入臺。臺灣政策也自2013年起透過計畫緊起直追,31家國際、本土生醫加速器臺灣遍地漫燒,估計1年陪跑生醫新創團隊超過百家……。加速器帶動臺灣創新創業生態如雨後般春筍出現,全球創新創業生態系高達30%集中亞太地區,但又為何榜單上亞洲四小龍國家獨缺了臺灣...

盤點全臺生醫加速器(一)

2021-03-11 / 記者 吳培安
帶你上天堂還是去撞牆!?盤點全臺生醫加速器矽谷加速器全球化風潮大起,全球創新經濟體突破3兆美元產值,國際品牌生醫加速器紛紛入臺。臺灣政策也自2013年起透過計畫緊起直追,31家國際、本土生醫加速器臺灣遍地漫燒,估計1年陪跑生醫新創團隊超過百家……。加速器帶動臺灣創新創業生態如雨後般春筍出現,全球創新創業生態系高達30%集中亞太地區,但又為何榜單上亞洲四小龍國家獨缺了臺灣...

BioHub、AZ、AWS 聯手打造 3A級「國際生醫智能加速器」

2021-03-11 / 記者 劉端雅
撰文、攝影/劉端雅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創服育成中心(BioHubTaiwan)在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的牽線下,與國際大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合作,於2019年舉辦「國際生醫智能加速器計畫」,是臺灣第一個結合產學研醫的人才培訓計劃。由於反應熱烈,BioHubTaiwan在2020年打鐵趁熱,再次與AZ攜手合作,並邀請了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WebS...

TSI創業加速器28家新創 募資達27.5億元

2021-03-11 / 記者 劉端雅
撰文、攝影/劉端雅為了推動臺灣學研界將研發技術成功朝向商品化、事業化的目標,科技部於2017年推出「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計畫-價創計畫」,並成立國家級加速器──產學研鏈結中心(TaiwanStartupInstitute,TSI),協助學研成果商業化的最後一哩路,藉此鼓勵教授及研究人員走出學術象牙塔,邁進創業大道,達到化研為用的目標,幫助學術研究成果創造更高價值。TSI執行長楊涵淳,曾於矽谷成功創業並...

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 4年完成37家公司輔導

2021-03-11 / 記者 彭梓涵
撰文/彭梓涵 攝影/吳培安2018年,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為迎接全球快速發展的數位健康產業(DigitalHealth),並促進推動臺灣生物醫學創新公司成長,成立了臺灣首個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臺灣鳳凰計劃(TaiwanDigitalHealthAccelerator)。並同時與美國波士頓加速器MassChallenge合作,不僅聚焦數位健康,加上DCB數十年在生物醫藥累積...

比翼加速器2年半輔導51家 總募資額破10億

2021-03-11 / 記者 李林璦
撰文、攝影/李林璦新冠疫情危機,同時也是遠距醫療的轉機。衛福部於今年匡列1億元預算,開放偏鄉遠距醫療納入健保給付,開創臺灣遠距醫療元年。專注於輔導醫療器材、微創手術器械、數位醫療、智慧醫院及AI醫療應用領域新創團隊的比翼加速器(BEAccelerator),也將於2021年起擴增招募遠距醫療相關新創。比翼加速器成立於2018年,以比翼鳥為名,希望能讓投資人與新創公司一起比翼雙飛。其前身為比翼資本與...

北醫生醫加速器 結合一校六院帶新創落地

2021-03-11 / 記者 李林璦
撰文/李林璦 攝影/彭梓涵2020年7月,臺北醫學大學與投資合作夥伴比翼加速器(BEAccelerator)攜手成立臺灣首家國際級醫學大學加速器正式啟動,以精準健康作為發展主軸,專注於「數位醫療」、「人工智慧」、與「醫療器材」三大主題。並結合附屬醫院、大學一校六院的豐富醫療臨床資源,善用北醫醫療臨床場域與專業醫師,以輔導團隊臨床試驗研發策略,加速團隊研究成果商品化並鏈結國際。雖說2020年7月才...

南科管理局結盟上傑洋、金屬中心 共建TransMedx

2021-03-11 / 記者 彭梓涵
撰文/彭梓涵 攝影/吳培安臺灣全民健保、醫療水準舉世聞名,更是半導體、光電、精密機械研發生產的重鎮,科技部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以下簡稱南科管理局)看好臺灣數位醫療,有潛力扮演國際重要角色,於2019年與金屬工業發展中心、及在輔導生醫新創團隊於國內外頗富盛名的上傑洋公司團隊,成立國內以創投角度經營,唯一專注醫材領域的加速器—南科新創醫療器材加速器(TransMedx)。移師STB醫材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