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PET掃描發現新模式 助預測老年憂鬱症

2021-10-12 / 記者 劉馨香
近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Hopkins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以正子斷層照影(PET)掃描找尋人類大腦老化與認知功能衰退的早期跡象,並以數學演算法發現一種模式「β澱粉樣蛋白(Aβprotein)累積與血清素(serotonin)減少」,可能有助於預測一個人是否有機會在晚年罹患憂鬱症。該研究9月13日發表於《Trans...

「大腦版」神經調節器 重度憂鬱症有望個人化治療!?

2021-10-06 / 記者 劉馨香
近(4)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研究團隊在《NatureMedicine》發表研究,顯示其開發的一種神經調節裝置,能夠針對患者大腦的特定模式發出電脈衝,成功治療一名重度、對治療有抗性的憂鬱症患者。有望成為憂鬱症的個人化治療方法。科學界以發出電脈衝來刺激大腦的特定部位,在緩解焦慮、憂鬱、帕金森氏症等疾病方面,雖然已有一些進展,但其成功是有限的。因為許多神經疾病的表現在不同人之間差異很大,使...

以色列Brainsway穿顱磁刺激獲美FDA批准 緩解憂鬱症者焦慮症狀

2021-08-19 / 記者 劉馨香
18日,以色列新創公司BrainsWay的深層穿顱磁刺激(deep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dTMS)設備,再度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用於緩解重度憂鬱症患者共存的焦慮症狀,這種常見的共病症也被稱為「焦慮性憂鬱症」(anxiousdepression)。本次FDA批准是基於11項研究的數據,其中包含隨機對照試驗和開放標籤試驗,整體來說,研究結果證...

搶占一致性評價頭香!瑩碩精神科藥品中國註冊申請已獲受理

2021-05-30 / 記者 彭梓涵
今(30)日,瑩碩生技(6677)宣布與中國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精神科藥物—鹽酸米那普侖膠囊,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遞交藥品註冊申請已獲受理,成為中國推動一致性評價以來,首家遞交該成分藥品申請上市的公司,若順利取得,也將成為該成分第一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公司。 瑩碩總經理顏麟權表示,「鹽酸米那普侖膠囊」主要用於治療成人嚴重憂鬱症,是瑩碩第一個在中國市場申請上市許可的藥品。該藥...

《Nature》子刊:12項血液基因檢測可診斷憂鬱症、躁鬱症

2021-04-09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8日,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團隊追蹤並分析因情緒障礙引發自殺行為的受試者,其血中的基因生物標誌物,找到12個基因生物標誌物可區分憂鬱的嚴重度,預測患者發展成重度鬱症、躁症的風險,並為患者精準選擇適合藥物。該研究發表於《MolecularPsychiatry》。 這項研究為期4年,納入300多名受試者,研究人員使用先前開發的SMS-7量表觀察受試者情緒高低變化,並利用全基因體定序記錄兩種情緒...

憂鬱症新指標!?發炎分子GlycA 

2020-12-16 / 記者 劉端雅
編譯/劉端雅 近(14)日,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西南醫學中心(UTSouthwesternMedicalCenter,UTSW)一項針對心臟病的長期縱貫研究(longitudinalstudy)數據,揭示了憂鬱症的危險因子。發表在《JournalofClinicalPsychiatry》的研究指出,血液中的發炎分子與出現憂鬱症症狀之間可能存在關聯性,而另一項刊登在《Maturitas》的研究,指出...

百健31億美元攜手Sage 攻憂鬱症、原發性顫抖CNS疾病

2020-11-30 /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美國時間27日,百健(Biogen)和SageTherapeutics宣布,雙方已經達成總金額逾31億美金的全球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和推廣可用於治療重度憂鬱症(MDD)、產後憂鬱症(PPD)和其他精神疾病的zuranolone(SAGE-217);以及SAGE-324,用於治療原發性顫抖症(essentialtremor)和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百健花6.5億美元,以每股104.14美元...

憂鬱症2030全球第一大病 整合精神疾病產業鏈不容緩

2020-09-30 / 記者 李林璦
臺灣2018年精神疾病患者多達273萬人,隨著高齡社會、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失智症、憂鬱症人數越來越多。8月19日,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環球生技月刊主辦之系列產業報告教室,也邀請InformaPharmaIntelligence首席顧問蕭鳳鳴、新旭生技副總經理戴晶瑩、明日智醫創辦人洪碩宏、鳴醫專案經理李侑謙、宏智生醫科技技術長翁昌新,多位國內外專家一同分享,如何從預防、診斷到藥品...

正午惡魔――憂鬱症的全面圖像

2020-09-30 / 記者 彭梓涵
憂鬱症是最受誤解、汙名化最嚴重的精神疾病,同時也是最難以定義的疾病。本書作者安德魯.所羅門,在母親離世三年後,生活、事業、感情一片順遂下,沒理由的第一次憂鬱症發作。在最絕望的時期,他設法染上HIV病毒,只為了有合理的藉口自殺,但最終未能如願,多年後,他以病患、文學作家、臨床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等多重視野完成《正午惡魔》從十二個面向全面解剖憂鬱症。 我正在寫一本關於憂鬱症的書,在社交場合中,常有人要...

FDA批准23andMe心血管、抗鬱藥物代謝風險酵素CYP2C19基因檢測報告

2020-08-20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8日,FDA批准了23andMe針對與心血管藥clopidogrel、抗抑鬱藥citalopram藥物代謝相關之CYP2C19遺傳變異報告的510(k)申請,使23andMe得以更改其在2018年已獲授權的遺傳藥理學(pharmacogenetics,PGt)報告之標示,免除後續確認檢驗(confirmatorytests)的需求,並准許23andMe針對該兩項藥物相關的遺傳因子,直接提...

憂鬱症2030年成全球第一大疾病 預防、量化客觀診斷、創新治療為關鍵

2020-08-19 / 記者 李林璦
20:34:49臺灣2018年精神疾病患者多達273萬人,隨著高齡社會、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失智症、憂鬱症人數越來越多。今(19),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環球生技月刊主辦之系列產業報告教室,邀請多位國內外專家一同分享,如何從預防、診斷到藥品有效整合精神疾病產業鏈。 InformaPharmaIntelligence首席顧問蕭鳳鳴InformaPharmaIntelligence首席...

重度憂鬱治療再現曙光! Neurolief頭戴式裝置 獲FDA突破性醫材認定

2020-08-11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10日,以色列數位醫材公司Neurolief宣布,其開發的重度憂鬱症頭戴式治療輔助儀「Relivion®DP」,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突破性醫材認定(breakthroughdevicedesignation),這項裝置透過非侵入性的刺激神經,有望更有效且無藥物副作用治療憂鬱症。該頭戴式的神經刺激儀,是透過刺激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以及調節與情緒控制相關的神經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