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種新型態藥物趨勢分析!mRNA預期營收成長最快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3-10-13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18種新型態藥物趨勢分析!mRNA預期成長最快
近期,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發布2023年新型態(modalities)藥物趨勢報告,分析包含抗體類、細胞/基因治療、核酸藥物等18種新型態藥物的估計營收連年成長,並且以mRNA成長最快。

根據BCG研究,生醫製藥營收中,新型態藥物相比於傳統藥物的比例不斷成長。在2021年,新型態藥物在未來五年估計營收(projected revenue)中,首次佔比超越傳統小分子藥物,達到55%。

BCG表示,過去幾年,新型態藥物的營收增加了600億美元,而傳統藥物的營收則減少了100億美元。預期新型態藥物的技術突破,將是未來十年生技製藥產業成長的關鍵驅動力,全球的製藥、生技、創投和生命科學投資公司,也正在競相投資這些最有前途的技術平台。

不過,迄今還沒有標準化的方法,來評估與比較各類新型態藥物的進展與潛力。BCG此份報告旨在彌補這個缺口,透過長期追蹤18種型態藥物的演變情況,來梳理哪些新型態藥物發展最快、最有前景、預計可以治療哪些疾病等。

BCG研究的18種新型態藥物可分為六大類,分別是抗體類:單株抗體(mAb)、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雙特異性抗體(BsAb);胜肽與重組蛋白;細胞類:細胞治療、CAR-T、幹細胞、TCR-T、CAR-NK、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TILs);基因治療類:基因增補(gene augmentation)療法、基因編輯;核酸藥物類:DNA與RNA、RNA干擾(RNAi)、mRNA;其他: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微生物體(microbiomes)、靶向蛋白質降解技術(PROTAC)。
 

估計營收分析:mRNA、基因編輯療法成長快


BCG每年都依據當年度的所有產品線,計算每種型態藥物的「未來五年估計營收」。結果顯示這18種型態藥物從2019年到2023年,每年「未來五年估計營收」都呈現成長趨勢,尤其是mRNA成長幅度最高,CAGR高達84%,其營收主要由COVID-19疫苗貢獻,在估計營收200億美元中佔了約130億美元,其餘則是流感、RSV疫苗等其他傳染病疫苗以及癌症疫苗。

而基因編輯療法雖然剛起步,但預估營收之成長率達到78%。目前,進度最快的基因療法的臨床數據才剛剛出爐,此成長軌跡是否將持續下去值得觀察。

抗體的預估營收在四年期間則成長15%,其中,單株抗體為12%,增加超過1,000億美元;ADC和BsAb的成長更快,分別為28%和30%,預估營收分別增加了210億美元和90億美元。

BCG表示,抗體類是最成熟的新型態藥物類別,其大部分的擴張來自已上市產品,而不是臨床開發。

重組蛋白質和胜肽的營收預測也維持強勁,預估營收從2019年到2023年增加近400億美元。

也有些一開始領先的技術,預估營收成長較慢;例如基因增補療法在2019年的未來五年預估營收,僅次於單株抗體和重組蛋白,排名第三高,但是至2023年的預估營收僅成長30億美元,被ADC和mRNA超越。

BCG也針對各類藥物的開發速度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新型態藥物的開發進度略快於傳統藥物,但新型態藥物獲得批准上市的比例,低於傳統藥物。在新型態藥物中,單株抗體、BsAb和CAR-T療法進展速度較快,尤其是在臨床前階段。

BCG表示,長期來看,每種新型態藥物的潛力,將取決於其自身的價值主張和改善標準治療的能力。當所需的投資額愈高,對於治療效果的要求也愈高。隨著愈來愈多開發項目進入臨床試驗,監測其臨床效益將變得重要。

在臺灣方面,可參見《環球生技月刊》108期「新臺灣製藥業崛起」專題報導,進一步瞭解臺灣新型態新藥發展的趨勢與活躍廠商。

參考資料:https://www.bcg.com/publications/2023/latest-industry-report-on-new-drug-modalities

(編譯/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