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感知環境消噪 聽損患者福音

陽明、中研院、振興醫院共同開發AI降噪聰明電子耳系統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19-11-11
撰文/李林璦
研究團隊以人工智慧為核心,開發情境感知噪音消除模型,幫助聽力受損患者提升電子耳的聆聽效益。賴穎暉於2017年於中研院擔任博士後研究員時與曹昱老師透過模擬方式證明其系統之可行性,並將成果刊登於(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隨後本團隊於2018再進一步的將其此技術帶入臨床並證明其方法平均可提升將近36%左右的語言理解力,該模型也在去年刊載於《Ear and Hearing》期刊中並於去年獲得第15屆國家新創獎之學研新創獎。近期,本團隊再進一步的將此提出之系統予以精進並實踐於App中,以一步的幫助患者能更容易的使用此技術。

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統計,世界上超過5%的人口,即4.66億人患有聽力障礙,預計到了2050年,將上升至超過9億人口。

在全球,每年產生高達7,500億美元社會成本,包含衛生部門的成本、教育的成本、生產力的損失等。聽力的受損可能是由於遺傳,出生時的併發症、某些傳染性疾病、慢性耳部感染、或因使用特定藥物、暴露於過度的噪音以及衰老所引起。隨著3C產品的普及,WHO也估計有11億的年輕人因長期暴露於噪聲中,有聽力受損的風險。

目前依據聽力受損程度的不同,可建議使用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人工耳蝸)作為聽覺輔具,而選用電子耳者,多為具有重度或極重度以上的聽損程度,且戴助聽器3~6個月以上無法得到助益者。

人工電子耳五感官輔具之王 「噪音」是門檻

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賴穎暉說明,人工電子耳需要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才可在台灣上市,屬於高風險的第三等級醫療器材,它必須植入電極到耳蝸裡面,透過外面的語音處理機將語音信號轉換成電訊號來刺激聽覺神經,進而幫助患者重新聽到聲音,一對電子耳的植入費用要價近百萬,目前我國僅1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