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NEW
博錸一站式核酸萃取、DNA定量自動化系統 獲FDA認證、授權韓國經銷
生技醫藥
NEW
TFDA批准首款失智症新藥?! 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邁入3.0
醫療科技
NEW
英國首個阿茲海默症血液檢測產品上市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NIH
NIH宣布2017高風險高獎勵研究得獎者 資助額超過2.6億美元
2017-10-06/
記者 林以璿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所(NIH)今日宣布了2017年度高風險高獎勵研究計劃的得獎名單,今年NIH的資助額度超過2.6億美元,其中還包括一些海外研究的撥款。這項計劃支持具有高潛力的高風險研究,儘管這些獲奬者的實驗,在傳統同行中的評價可能不會很好,但NIH鼓勵在任何研究領域中,追求任何有創意的想法。NIH總裁FrancisCollins在一份聲明中提到:「我不斷強調,NIH的這個計劃,是致力於創新和革命性...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ABSSSI
Motif Bio
iclaprim
ABSSSI患者福音:新型抗生素iclaprim治療效果佳 腎臟病人也能用
2017-10-05/
記者 林以璿
昨(4)日,MotifBio宣布了來自3期臨床研究REVIVE-2的重要結果,這項全球性臨床試驗,評估了使用iclaprim治療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ABSSS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證明了iclaprim對腎臟疾病ABSSSI患者,具有治療的功能。急性細菌性皮膚和皮膚結構感染是一種常見的細菌感染,每年有360萬美國患者因此住院。通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等引起。這種感染較為嚴重,可...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富士康醫材進入CFDA最後審核 明年上市投產搶攻18億人民幣
2017-10-05/
記者 徐淨
據媒體消息指出,近期深圳富士康宣布,決定將富士康正在推動的系統醫材,部份項目移到紹興。據悉,富士康醫材已完成臨床試驗,即將進入最後行政審核,計劃於今年10月份投產。預計該項目在2018年產值將達近3億人民幣,2020年將直逼18億人民幣。富士康屬全球3C代工領域,規模最大、成長最快、評價最高的國際集團。2016年,其營收高達9,442億人民幣,比華為的5,216億還高出4,226億,是阿里巴巴的9...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低溫顯微鏡的革新 歐美3學者獲諾貝爾化學獎
2017-10-05/
記者 李虎門
由瑞典皇家科學院(KungligaVetenskapsakademien)所頒發的諾貝爾化學獎,於昨(4)日揭曉,有3位歐美學者共享殊榮,分別為瑞士學者JacquesDubochet、美國學者JoachimFrank、英國學者RichardHenderson。據外電報導,諾貝爾化學獎委員會指出,這3名學者利用低溫電子顯微鏡技術,提供一個簡化、改善分子製造成像的方法,將助於生物化學領域邁入新的時代。...
生技醫藥
全球新聞
免疫療法
Amgen
安進
Immatics
安進斥資15億美元 攜CytomX開發特異性抗體平臺
2017-10-05/
記者 蔡立勳
癌症免疫療法已是許多國際藥廠鎖定的目標,安進(Amgen)近日也加大力道,加深這塊領域的佈局。美東時間3日,安進宣佈,與CytomXTherapeutics達成協議,將共同開發特異性抗體平臺,針對癌細胞進行治療。若進展順利,CytomX可望獲得高達15億美元的資金。隔(4)日,德國生技公司Immatics宣佈完成5,800萬美元的E輪融資,安進也參與了此輪融資,將用以開發以T細胞受體為基礎的免疫療...
生技醫藥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Abbvie
Amgen
生物相似藥
Humira
專利訴訟
艾伯維、安進專利訴訟和解!Humira年銷售額叩關200億美元
2017-10-04/
記者 蔡立勳
9月28日,艾伯維(AbbVie)與安進(Amgen)就Humira的專利侵權訴訟,達成和解。艾伯維將給予安進的生物相似藥Amjevita(adalimumab-atto)非專屬授權,自2023年1月31日在美國生效;至於在歐盟的大多數國家,則自2018年10月16日開始生效。也就是說,Amjevita最快要等到2023年才能在美國上市。據外電報導,安進承認艾伯維聲明的Humira專利有效,且須支...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遺傳了甚麼給孩子!? 事先報給你知 BABYGlimpse基因檢測預覽嬰兒長相特徵
2017-10-04/
記者 王柏豪
10月3日,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Denver)一家個人基因組學公司─Humancode,宣布推出了全球第一款Babyglimpse線上服務基因檢測產品,該公司和另一家公司─Helix合作,透過DNA測序及運算比對,讓夫婦窺見和探索新生子女遺傳了哪些性狀和特徵,而且從手機就可以預覽嬰兒長相、眼睛顏色、及哪些行為偏好遺傳到父母。檢測一次費用為349.98美元。BABYGlimpse目前探索了超過20...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不見血就能測血糖 美FDA批准亞培血糖檢測器
2017-10-03/
記者 李虎門
9月28日,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FDA)核准一款血糖檢測器,該產品是由亞培(Abbott)所開發出第一個無須刺透皮膚的血糖檢測器。現行血糖量測器具,都會要求人們刺破皮膚,將血液滴在檢測器上,而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長期性弄破手指是無可避免的,也會帶給人們一些痛苦的檢查經歷。據外電報導,由亞培生產的血糖監測儀器,名為FreeStyleLibreFlashGlucoseMonitoringSyste...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Nature》人類微生物組計畫 二階結果公布
2017-10-03/
記者 徐淨
近日(20日)刊登於《Nature》的一篇研究,公布了1600多組人類微生物基因定序結果。此研究由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發表,分析人類各部位微生物相(microbiota),探討微生物對人類健康的影響。2008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投注了1.15億美元,完成了為期五年(2008~2012)的人類微生物體計畫(HumanMicrobiomeProject,HMP)第一階段研究。該階段研究人體腸...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諾貝爾獎
生理時鐘
解密生理時鐘機制 美3學者獲諾貝爾生醫獎
2017-10-02/
記者 蔡立勳
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Institute)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委員會,於臺灣時間今(2)日下午5點30分宣佈,美國學者傑弗里・霍爾(JeffreyC.Hall)、麥可・羅斯巴什(MichaelRosbash)和麥可・揚(MichaelW.Young),因為發現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獲頒今年的諾貝爾生醫獎。據外電報導,諾貝爾生醫獎委員會指出,這3名學者以果蠅進行實驗,成功分離出「p...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百大醫院
《2016華人地區最佳醫院100強》出爐
2017-10-02/
記者 徐淨
9月28日,香港艾力彼管理顧問公司公布了《2016華人地區最佳醫院100強》名單,榜單範圍涵蓋了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地區的綜合型醫院,根據醫療技術、資源配置、醫院營運和學術影響力,四個項目進行評比。在這份華人百大醫院名單中,台灣佔了19家,其中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以第7名,為台灣醫療機構掙得最好的成績。在競爭激烈的排名戰中,19家醫院名次大致在百大名單中平均分布,有10家醫院位於前50...
生技醫藥
全球新聞
Celgene
未來十年五大重點藥物 讓Celgene穩居頂尖生技公司
2017-10-02/
記者 徐淨
過去五年當中,賽基(Celgene)的股票上漲280%,漲幅勝於任何一家市值超過5,000萬美元的生物科技公司。其業績主要來自四款藥物:瑞復美膠囊(Revlimid)、鉑美特膠囊(Pomalyst)、口服抑制劑Otezla和亞伯杉注射劑(Abraxane)。這四款藥物在未來將依舊為公司帶來良好收入,尤其Revlimid有淺力成為世界最暢銷藥物。但根據分析師解析,Celgene未來幾年的生產線情況,...
第一頁
上一頁
1267
1268
1269
1270
127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