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11/06《生技股動態》
生技醫藥
NEW
Syndax獲Royalty 3.5億美元注資 加速cGvHD新藥上市
生技醫藥
NEW
英科智能貸款1億美元 擴展AI新藥產品線;賽諾菲37億投資有成! BTK抑制劑三期試驗表現亮眼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奈米醫材 三類矯正散光人工水晶體獲CE認證
2018-10-16/
記者 彭梓涵
應用奈米醫材科技(6612)今宣布自主研發三類高階眼科醫材,奈米醫材矯正散光型非球面人工水晶體「AsqelioTMToric」於近日通過驗證機構BSI檢測,獲得歐盟產品認證(CEMarking)。隨著年齡增加,可溶性蛋白質會逐漸變成不可溶性蛋白質,形成使光線散射的大分子,而造成水晶體的混濁與病變。根據MarketScope統計,2015年人工水晶體市場需求規模約為31.4億美元,預計2021年將成...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PNAS》全球暖化可能造成心理問題發生率上升
2018-10-16/
記者 薛瀹熢
近(8)日發表於《PNAS》的研究結果顯示,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可能造成心理疾病的發生率上升。據CNN的報導,研究人員表示,五年內平均溫度升高超過攝氏1度(華氏1.8度)將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率增加。「我們並不完全了解為什麼心理問題的發生率會隨著溫度上升而增加。」領導本研究的作者NickObradovich,他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者。「舉例來說,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高溫導致的睡眠困難造成心...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Google AI 再下一城 乳癌圖像辨識準確率達99%
2018-10-15/
記者 彭梓涵
Google的AI部門和聖地亞哥海軍醫療中心的AI研究人員宣布,利用識別深度學習模型Inception-v3測量轉移性乳腺癌,結果顯示可以實現99.3%的準確度。相關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外科病理學《APLM》的醫學期刊上。這次繼9月由紐約大學醫學院(NYU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員利用Google的Inception-v3人工智慧學習分析肺部腫瘤的圖像,以區分出腺癌(LUAD)和鱗狀...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臺北醫學大學 新南向醫衛合作與與產業鏈發展研討會
2018-10-15/
記者 薛瀹熢
今(15)號,新南向醫衛合作與與產業鏈發展研討會於臺北醫學大學登場,以政府提出的南向計畫,配合生技產業,探討臺灣在東南亞新興國家未來可能的發展目標。本次活動邀請到衛福部技監許明暉、普惠醫工(台灣越南)股份有限公司法規長石紀、臺越工商促進會總經理陳拓榮、越南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總會長許玉林等人對臺灣在潛力合作夥伴越南的發展進行深入討論。本次活動由臺北醫學大學主辦,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市立萬芳醫院、...
新聞集錦
3D列印
國際快訊
臨床轉譯研發中心
產研醫合體成立臨床轉譯研發中心 以3D列印技術打造客製化醫材平台
2018-10-15/
記者 彭梓涵
工研院攜手台大醫院、精準醫療公司法德利科技與創新醫材公司可成生技,今(15)四方共同簽屬合作意向書,宣布以3D列印技術,成立國內第一個以「骨科為砥,但不以骨科為限」的精準生醫「臨床轉譯研發中心」,打造從臨床、研發到快速製造的「個人客製化醫材」平台與產業鏈,將有效替代進口產品,大幅提升治療效果與患者生活品質,開創高階醫材的新藍海市場與精準醫療新紀元。精準生醫「臨床轉譯研發中心」成功的鏈結產研醫,建立...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國家生技園區開幕 總統蔡英文:完成生醫發展一塊重要拼圖
2018-10-15/
記者 彭梓涵
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今(15)正式開幕,開幕儀式由總統蔡英文與中央研究院長廖俊智一同啟動園區金鑰。中央研究院為了配合我國5+2生技產業發展政策推動南港地區「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園區將跨部會設置,中央研究院四大單位,分別為「生醫轉譯中心」、「核心主題中心」、「創服育中心」、「生物資訊中心」以及經濟部的「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衛生福利部的「食品藥物管理署」和科技部的「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園區將以最小開發...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Nature Communications» 實驗室創造器官 唾液腺能真的流口水
2018-10-15/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1),昭和大學和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研究人員首次成功培養出三D立體的唾液腺組織,並且將其植入小鼠時,能夠像正常唾液腺一樣產生唾液。本研究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當病患由於疾病或損傷而失去某些器官功能時,我們都希望能夠再生一個具功能的器官來替換,但這十分的困難,因為器官的生成是一個複雜且嚴謹的過程,這與特殊的幹細胞有關,幹細胞...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PNAS》反轉錄病毒與宿主的共同演化
2018-10-14/
記者 薛瀹熢
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University)的研究者最近對野兔與家兔的研究發現了內源性逆轉錄病毒(endogenousretroviruses,ERVs)在宿主中的變異與改變,顯示了內病毒與宿主在演化上的長期關聯。此一結果於近(8)日發表於《PNAS》。反轉錄病毒,如HIV等,在生成新病毒時都必須要將自己插入宿主的DNA中才能生成其他病毒。幾百萬年來,那些成功侵入生殖細胞,並透過宿主的生殖一...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Nature》對抗超級細菌的神祕武器 益生菌有望媲美抗生素療法!?
2018-10-14/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0),美國國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USNationalInstituteofAllergyandInfectiousDiseases)研究人員發現可以對抗「超級細菌」的神祕武器,其為一種益生菌稱為芽孢桿菌,能夠產生「fengycins」分子來破壞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定殖與生長,有望成為抗生素的替代療法。 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Nature》期刊上。金黃色葡萄球菌是社區和醫療機構內常見的病原菌,...
新聞集錦
再生醫學
科學要聞
生物電子醫學
《Nature Medicine》硬幣大小的生物降解植入物提供電刺激,加速神經再生
2018-10-14/
記者 彭梓涵
由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University)和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University)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可植入,大小約一枚硬幣、厚度為一張紙的生物降解無線裝置,可在手術修復過程中提供定期電脈衝為大鼠受損的周圍神經,加速腿部神經再生並改善受損神經的癒合,最終恢復肌肉力量和控制力。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NatureMedicine》期刊上。周圍神經損傷是公共衛生中的一個...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細胞療法
《Cancer Cell》新一代CAR-T療法 通用!便宜!可量產!
2018-10-13/
記者 李林璦
日前(8),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CollegeLondon)的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可大量生產且比目前CAR-T療法便宜十倍的“超級”免疫細胞,有望能成為新一代的CAR-T療法,此研究發表於《CancerCell》。CAR-T細胞療法的原理是一種新型的免疫療法,會先從病人體內抽取T細胞,然後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利用特別的病毒把T細胞受體改成嵌合抗原受體(chimer...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生物的平衡
2018-10-13/
記者 薛瀹熢
科學家對於生命如何運作的知道不少,可是對於生命為何存在,依然是一個巨大的謎題。為何生命演化出不同的形式與種類,又如何適應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StateUniversity)的跨領域團隊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與生物本身如何在適應性(adaptability)與強活性(robustness)間取得平衡有關係。此一結果於近日發表於《PhysicalReviewLett...
第一頁
上一頁
1123
1124
1125
1126
1127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