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GBI International
NEW
Trailblazer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Meet Taiwan’s Pioneer in Parkinson’s Stem Cell Therapy!
新聞集錦
NEW
彰化員榮攜弘光科大 產學合作發展在地特色、智慧醫療;GSK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 獲國家新創獎
生技醫藥
NEW
南台灣5醫院 成立台南抗癌國家隊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諾貝爾獎得主詹姆斯華生因種族歧視言論遭冷泉港實驗室撤銷榮譽職位
2019-01-14/
記者 薛瀹熢
曾經因為DNA結構獲得諾貝爾獎的詹姆斯華生(JamesWatson),近年來因其種族歧視以及性別歧視等言論飽受撻伐。上周五(11日)時,冷泉港實驗室終於也因華生拒絕收回被廣泛認為飽含種族歧視的言論,而撤銷其在冷泉港實驗室的榮譽職位。在聲明中,冷泉港實驗室的CEO,BruceStillman以及受託董事會長MarilynSimons表示,冷泉港毫不含糊地拒絕詹姆斯D華生博士在PBS紀錄片中關於種族和...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科學家從頭設計人造IL-2抗癌蛋白 毒性小於天然IL-2
2019-01-14/
記者 彭梓涵
來自華盛頓大學(UV)西雅圖蛋白質設計研究所(IPD)發表在《Nature》的研究指出,他們透過計算程序從頭設計了新的蛋白質Neo-2/15,其模仿關鍵免疫調節介白質素(interleukin-2,IL-2)、IL-15並特異的結合IL-2Rβγc。Neo-2/15在黑素瘤和結腸癌的小鼠模型中具有顯著的治療活性,並且減少毒性和未檢測到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新聞集錦
腸道菌
科學要聞
腸道菌相能預測你的年齡!?
2019-01-14/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1),全球前五大人工智慧公司英科智能(InSilicoMedicine)的執行長AlexZhavoronkov率領團隊發現,腸道中的微生物群是一種準確的生物時鐘,會隨著年齡有一定的改變,未來可能可以透過腸道菌相預測大多數人的年齡。在腸道的數十億的細菌具有可調節消化功能到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的能力。但科學家對於腸道中的微生物組是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所知甚少。位於美國羅克維爾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興科技...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BIOJAPAN
台日企業攜手成立新公司 為臺灣研究者提供多樣研究材料
2019-01-14/
記者 彭梓涵
日本生技貿易公司《東京未来スタイル》(Tokyofuturestyle)與台灣IT貿易公司網護科技日前宣布將在台灣合資成立東京未來式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透過進口方式為台灣的研究者提供試劑及臨床檢體等多樣研究用材料,並同時提供一個貿易平台將臺灣相關企業所開發的生技產品介紹到國際市場,來達成目標。再生醫學,癌症研究,傳染病研究等先進醫學和新藥研發的領域,每年都獲得新的研究成果,而能從側面支援此類研發領域...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抗癌新銳公司Black Diamond強勢來襲 短短一個月完成兩輪募資
2019-01-14/
記者 彭梓涵
以秘密模式出現近一個月,由DavidEpstein領導的癌症新銳公司BlackDiamondTherapeutics表示已經在B輪募資中籌集了8500萬美元,該公司正在開發5款精準癌變基因標靶藥物,其中2款則靶向EGFR和HER2蛋白的突變。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12月才完成A輪的募資,目前募得總金額為1.05億美元。癌基因會透過激酶區域圖辨惑變構突變激活(Allostery)導致癌細胞生長。Allo...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Cell Host&Microbe》科學家開發通用型伊波拉病毒療法
2019-01-12/
記者 李林璦
日前(9),綜合產官學界的科學家共同開發出有一款單株抗體雞尾酒療法,能夠保護動物免受伊波拉病毒屬中Bundibugyo、Zaire和Sudan等三種病毒株的致死性感染,未來有機會成為第一種通用型的伊波拉病毒治療方法。該研究發表於《CellHost&Microbe》中。 自1976年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RepublicofCongo,DRC)首次爆發疫情以來,已發生20多次伊波拉病毒...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利民還是漏洞? 首位病患行使美國試藥權法接收治療
2019-01-12/
記者 薛瀹熢
一名罹患惡性腦瘤的病患依據2017年通過的美國試藥權法(RighttoTrylaw),選擇接受實驗性治療,成為第一名依據此法接受試驗性治療的患者。試藥權法案允許絕症患者使用經早期人體臨床試驗,但尚未獲得FDA批准的藥物,該法案由美國總統川普親自推動,目前美國有40個州已經就此立法。該病患因為不符合ERC-1671(Gliovac)的臨床試驗參與資格,因此轉而使用試藥權法,歐洲製藥公司向FDA通知向...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首屆蘇州生物與生命科技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 康霈生技打敗海內外40隊獲成長組第一名首獎
2019-01-12/
記者 王柏豪
昨(11日)晚,首屆「蘇州生物與生命科技創新創業大賽(BIEC)」歷經兩日激烈競賽後於決選頒獎,來自台灣的康霈生技專注於醫美及減重新藥開發,以2018年於二期臨床獲突破性進展,得到成長組第一名首獎。康霈生技擊敗了40家來自中國境內不乏海歸、院士項目企業,勇奪第一次舉辦的BIEC大賽,締造了歷史。康沛生技CBL-514為獨創的局部溶脂新藥,能誘導脂肪細胞凋亡,目前於澳洲進行臨床一/二期,預計2019...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益生菌
益生菌2.0世代 探索新保健價值
2019-01-11/
記者 李林璦
今(11)日,圖爾思生技舉辦之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第二日的下午場特別邀請到亞洲精神益生菌(Psychobiotics)權威陽明大學蔡英傑教授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陳倩琪博士為大家分享目前益生菌的最新研究發展與台灣在益生菌產業上的機會與挑戰。 現今已是益生菌2.0世代,益生菌除了具有能夠改善代謝症候群、腸胃疾病、免疫力等功效,益生菌也能通過菌腦腸軸線(microbiome-gut-braina...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摩根大通年度醫藥大會 第三日 分分合合與基因治療
2019-01-11/
記者 薛瀹熢
時間來到摩根大通年度醫藥大會的第三天,雖然已經沒有像第一日那樣動輒數十億的驚人交易案,然而會場中仍有不少有趣的消息。根據BiopharmaDive的報導,擁有PARP抑制劑的ClovisOncology對於任何併購案採取開放的態度,然而Galapagos的態度則完全相反。AbbVie在因Stemcentrx所導致的40億美元資產減損後,在會議中也有話要說。張鋒所創立的生物科技公司EditasMed...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FMT
AMC
台灣建立微菌叢植入治療特管辦法 中國智慧化生產糞菌製備
2019-01-11/
記者 李林璦
今(11),第三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特別邀請到台灣微菌聯盟會長吳俊穎與南京醫科大學的崔伯塔博士講述台灣與中國在糞菌移植的目前現況與法規層面的配套措施,為未來的糞菌移植展開新局面。 現今,大家早已知道腸道菌相對於人體健康有很巨大的影響,而以往稱為糞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FMT),現稱為微菌叢植入治療,是用以治療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效的困難梭菌感染(Recurre...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Jazz和Codiak達戰略合作 工程化外泌體治療加入抗癌新藥戰場
2019-01-11/
記者 彭梓涵
JazzPharmaceuticals(NASDAQ:JAZZ)和CodiakBioSciences日前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專注於研究和開發外泌體治劑以治療癌症,根據協Jazz將使用Codiak專屬的engEx™外泌體治療精密工程平台並合作開發五個在血液惡性腫瘤和實體目標的治療候選藥物。根據協議條款,Codiak負責通過階段1/2研究證明,針對五個目標執行治療候選人的臨床前和早期臨...
第一頁
上一頁
1118
1119
1120
1121
112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