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NEJM》諾和諾德減肥GLP-1明星藥 緩解關節炎疼痛媲美鴉片類止痛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4D揭示大型內皮細胞源性EV生成過程
科學新知
NEW
美癌症登月計畫建構腫瘤3D圖譜!最新12篇研究登《Nature》
科學新知
心理健康
《Nature》子刊:青少年期社交隔離 恐導致成年後社交障礙
2020-10-01/
記者 巫芝岳
近日,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SchoolofMedicineatMountSinai)的科學家,透過小鼠研究發現,動物在青少年時期若缺乏社交經驗,會影響大腦前額葉皮質中的特定細胞群與神經迴路,導致成年後的社交能力缺陷。這項研究發表於期刊《NatureNeuroscience》。研究團隊發現,小鼠大腦前額葉的「內側額葉皮質」(medialprefrontalcortex,mPFC)神經元,...
科學新知
陽明解謎大腦基底核發育關鍵基因 助探索神經、精神疾病
2020-09-29/
記者 吳培安
今(29)日,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劉福清研究團隊,發表在調控大腦基底核(basalganglia)的紋狀體(Corpusstriatum)構造中,有關神經元分化與遷移的機制基因研究,並揭示其與動作習慣與動機情緒的關聯。該項研究已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劉福清表示,這項研究解開大腦的基底核區域,如何劃分為不同的次級區域,從而建構出不同的次級神經迴路,讓大腦能執行精確與複雜的神經功...
科學新知
空汙
眼中風
北榮研究發現 空汙使三高、老人 眼中風風險提高2倍
2020-09-28/
記者 彭梓涵
今(28)日,臺北榮總眼科部表示,和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及元智大學合作,結合了臺灣健保資料庫、中央氣象局603個氣象測站,及環境保護署78個空污測站資料大數據分析發現,臺灣當一週內的空氣污染突然增加1ppb時,發生眼中風的機率就可能上升1.1倍,其中又以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或是年齡大於65歲的老人發生風險更高1.4至2.16倍。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至《Ophthalmology》期刊上。毫無...
科學新知
菜瓜布肺
「菜瓜布肺」治療新契機?臺大醫院揭密纖維化關鍵蛋白 登《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09-25/
記者 李林璦
今(25)日,臺大醫院宣布,由內科副教授暨主治醫師楊鎧鍵研究團隊發現內質網蛋白thioredoxindomaincontaining5(TXNDC5)在肺臟纖維化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此新發現對於肺臟纖維化之治療提供了新方向。該論文於8月26日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楊鎧鍵表示,俗稱菜瓜布肺的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
科學新知
再生醫學新突破!《Nature》子刊:史丹福大學運用幹細胞再生關節軟骨
2020-08-20/
記者 王棋祺
近(18)日,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化學訊號控制骨骼幹細胞的生長,從而找到如何使關節軟骨再生的方法,這種方法可在小鼠和人體組織中再生關節軟骨。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NatureMedicine》。骨骼幹細胞是一種會自我修復的細胞,負責骨骼、軟骨和特殊類型的細胞的產生,這項新研究主要在Chan的實驗室和醫學教授MichaelLongaker一起進行。外科助理教授CharlesK.F.Chan博...
科學新知
廖俊智
中研院廖俊智團隊首創「合成嗜甲醇菌」 登頂尖期刊《Cell》
2020-08-18/
記者 巫芝岳
今(18)日,中央研究院宣布,由院長廖俊智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將大腸桿菌改造為世界第一株「合成嗜甲醇菌」,10日登上頂尖期刊《Cell》。未來,此菌可利用由溫室氣體轉化成的甲醇,來生產各式高價值含碳化合物,如:化學品、藥品及燃料等。此研究以獨創的理論,推算出常見的大腸桿菌中,需被調控的關鍵酵素,進而將大腸桿菌改造為合成的嗜甲醇菌,且其生長速率已幾近於天然嗜甲醇菌。廖俊智表示,本次研究的關鍵突破,是...
科學新知
翁啟惠
《PNAS》 翁啟惠「單醣化技術」加持 中研院研發廣效型A流疫苗
2020-08-11/
記者 巫芝岳
今(11)日,中央研究院發表了一項翁啟惠院士領導的流感疫苗重大研究突破,基因體研究中心團隊研發出「單醣化嵌合血凝集素(chimericHA)蛋白疫苗」,可對抗各種異株和亞型的A型流感病毒,減少因誤判病毒株,導致疫苗防護力不足的問題,研究成果於7月登上國際期刊《PNAS》。為了研發出能抵抗多種病毒亞型的疫苗,研究團隊擷取來自兩種不同病毒株的蛋白質,組合成全新的血凝集素(HA),再輔以中研院獨創單醣化...
科學新知
新冠疫苗
《Vaccines》不需P3實驗室就能做! 最新假病毒抗體檢驗法 有望加速新冠疫苗開發
2020-07-31/
記者 巫芝岳
近日,瑞士伯恩大學(UniversityofBern)與德國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Bochum)的研究員,開發了一項僅需18小時、且不需在P3實驗室中,就能檢驗出接種新冠疫苗後,患者體內是否產生足量中和抗體的技術,預計將大幅加速疫苗開發。該研究15日發表在期刊《Vaccines》中。研究人員運用已不具傳染性的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將其表面蛋白替換成...
科學新知
中研院發現白扁豆萃取蛋白 有效阻斷新冠病毒入侵
2020-07-30/
記者 巫芝岳
昨(29)日,中央研究院宣布,基因體研究中心馬徹研究員及詹家琮研究技師合作,證實從白扁豆萃取出的蛋白質FRIL,可抓住新冠病毒表面的醣分子,進而抑制病毒感染、阻斷其傳播,提供新的抗疫研發方向。該研究論文已於24日刊登於《CellReports》。詹家琮長年在中草藥裡找尋傳染病的科學解方,在先前的流感實驗中,團隊發現,對於加入FRIL的細胞,流感病毒難以進入,感染率大幅下降至10%以下。在新冠病毒的...
科學新知
《Science》「肌肉細胞」幫指路!? MIT科學家解渦蟲視神經再生之謎
2020-07-15/
記者 巫芝岳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生物學家,在一種生活於淡水的真渦蟲(Schmidteamediterranea)身上發現,其具有一種特殊的肌肉細胞,能幫助渦蟲的「眼睛」再生,此細胞不但過去從未發現,且是神經系統再生的關鍵之一,該研究6月26日發表於頂尖期刊《Science》。渦蟲幾乎全身的部位都能自行再生,是研究再生時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而渦蟲頭部用來感光、作用如其他生物眼睛的「眼點」若要再生,因為...
科學新知
國衛院發現幹細胞外泌體助神經再生 1個月修復六成細胞
2020-07-13/
記者 吳培安
今(13)日,國家衛生研究院細胞與系統醫學研究所李華容副研究員研究團隊,發表其最新的神經再生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利用特殊技術刺激間質幹細胞,可分離出具有修復細胞功能的「幹細胞外泌體」(StemCell-derivedExosomes),並從中鑑定出促使腦神經再生及腦部功能恢復之活性物質。研究團隊認為,幹細胞外泌體較間質幹細胞更具有促進組織再生的能力,又能避免細胞植入手術的風險及副作用,是再生醫療的...
科學新知
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研究:西班牙破解Aβ蛋白3D結構有望開創新治療
2020-06-29/
記者 王棋祺
近(26)日,由IRB巴塞羅那校友會( IRBBarcelonaAlumni),波爾多歐洲化學和生物研究所(InstitutEuropéendeChimieetBiologie,IECB)前小組負責人NataliaCarulla,以及現任GrupCIEF項目經理的研究人員,首次揭露了澱粉樣β蛋白(amyloid-beta,Aβ)的原子結構。該發現可能在AD的治療方...
第一頁
上一頁
84
85
86
87
8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