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2030年成全球第一大疾病 預防、量化客觀診斷、創新治療為關鍵
2020-08-19 / 記者 李林璦
20:34:49臺灣2018年精神疾病患者多達273萬人,隨著高齡社會、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失智症、憂鬱症人數越來越多。今(19),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環球生技月刊主辦之系列產業報告教室,邀請多位國內外專家一同分享,如何從預防、診斷到藥品有效整合精神疾病產業鏈。 InformaPharmaIntelligence首席顧問蕭鳳鳴InformaPharmaIntelligence首席...
重度憂鬱治療再現曙光! Neurolief頭戴式裝置 獲FDA突破性醫材認定
2020-08-11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10日,以色列數位醫材公司Neurolief宣布,其開發的重度憂鬱症頭戴式治療輔助儀「Relivion®DP」,已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突破性醫材認定(breakthroughdevicedesignation),這項裝置透過非侵入性的刺激神經,有望更有效且無藥物副作用治療憂鬱症。該頭戴式的神經刺激儀,是透過刺激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以及調節與情緒控制相關的神經網路,...
新冠肺炎康復者 56%仍受精神障礙所困
2020-08-04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7月30日,米蘭聖拉斐爾醫院(SanRaffaelehospital)的研究指出,罹患新冠肺炎(COVID-19)的患者在治療一個月後,有高達56%的患者都出現至少一種的精神障礙,包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憂鬱症、焦慮症、失眠與強迫症症狀,顯示出病毒感染可能對人們心理狀態造成影響。該研究發表於《Brain,Behavior,andImmunity》。 該研究針對402名新冠患者,其...
新冠疫情後的Google發展趨勢:心理健康、醫療保健教育
2020-06-03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2日,據外媒報導,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Google藉由其在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AI)的全球領先地位,針對健康領域,也正朝向推動完善醫療保健教育、協助心理健康等方向推進。5月28日,Google宣布,將為所有搜尋「焦慮」相關訊息的美國使用者,提供經臨床認證的心理健康問卷調查,期望協助解決因COVID-19疫情引起的精神健康問題。這項計畫是與美國精神疾病聯盟(Nationa...
《大腦的悖論》:老年不是詛咒 是時間的饋贈
2018-12-20 / 編輯部
在這個人人都害怕心智能力退化的時代,全球知名的神經心理學家埃爾克諾恩.高德伯博士(Dr.ElkhononGoldberg)帶來一系列令人訝異的新證據,證明老化雖然使大腦失去某些功能,但同時也帶來「智慧」上的增長,運用過去一生中所累積的知識和經驗,讓自己能夠快速地以模式辨認的能力,做出有效率的決定。「智慧」從何而來?智慧的傑作(或講謙虛一點:展現專長),往往指的是在眾人的讚嘆中,幾乎一瞬間就能毫不費...
《PNAS》全球暖化可能造成心理問題發生率上升
2018-10-16 / 記者 薛瀹熢
近(8)日發表於《PNAS》的研究結果顯示,氣候變遷全球暖化可能造成心理疾病的發生率上升。據CNN的報導,研究人員表示,五年內平均溫度升高超過攝氏1度(華氏1.8度)將可能導致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率增加。「我們並不完全了解為什麼心理問題的發生率會隨著溫度上升而增加。」領導本研究的作者NickObradovich,他是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研究者。「舉例來說,有沒有可能是因為高溫導致的睡眠困難造成心...
精神重症僅次癌症 探索病人社區照護六大困境解方
2018-07-11 / 編輯部
根據衛福部統計,因慢性精神病領到重大傷病證明超過20萬人。精神疾病容易發生,治療上又是長期性,需要急性期的藥物治療,也需要持續期與穩定期的心理社會復健,近年來,政府政策逐漸由醫院為主的精神醫療轉化為社區為主的精神醫療,但目前精神病人在社區照護,仍有許多障礙與問題。原文、圖片提供/國衛院整理/編輯部根據中研院101年一篇登上國際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nt)論文指出,臺灣常見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