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臺灣塑膠、金屬、電子、微創 手術醫材CDMO
2023-06-30 / 記者 李林璦
醫療器材業默默貢獻了臺灣生醫產業營業額高達74%,且產值每10年都翻倍成長,而支撐醫材產業發展的關鍵,多立基於傳統製造產業的轉型升級,本刊針對塑膠/高分子材料產業、金屬產業、電子產業以及微創手術產業,為讀者從各領域中挖掘出16家具有關鍵技術、與國際大廠長期合作、同步開發創新產品的亮點醫材CDMO。撰文/李林璦臺灣的醫療器材製造產業已成為支撐經濟的重要根基!在大喊生技產業是下一座護國神山時,您或許沒...
臺灣醫材CDMO 兩大挑戰、兩大解方
2023-06-30 / 記者 巫芝岳
在臺灣醫材CDMO正要起步當下,經濟部明確提出「高階醫材代工尚待突破」與「缺乏有效對接國際策略」是臺灣面臨的兩大挑戰。如何透過產官學合作,甚至創投平台、加速器的加入來補足缺口、串連打團體戰,是當今各界正集思廣益探討的議題。撰文/巫芝岳即使臺灣已有許多傳產轉型成功案例、醫材製造業接單能力一點也不差,但一位不具名的資深產學專家教授仍對本刊表示,目前統計國內有GMP醫材製造廠的1,285家醫療器材廠商中...
臺灣醫材CDMO “豹”發力
2023-06-30 / 記者 巫芝岳
疫情帶來不可逆的全球供應鏈改組,「CDMO」產業當道,2022年全球醫材合約製造(ContractManufacturing)市場為712億美元,2027年將成長至1,189億美元,CAGR高達10.8%。相較仍在樓梯響的臺灣細胞CDMO業,低調的隱形冠軍醫材廠持續摘下國際CDMO大單,臺灣醫材CDMO被譽為最美的臺灣雲豹,爆發力令人窒息!貢獻臺灣生醫產業營業額達74%的醫療器材業,加上國內總計約...
專家指路:永續基金、Venture Studio、健保沙盒成解方【會員限定,11/15前前限期開放】
2023-05-24 / 記者 彭梓涵
創新、創意是企業維持競爭力的關鍵,也是新創團隊需要的基本特質,有些公司可從0突破到1持續發展,但有些卻做不到。環球生技在追蹤4年多的新創議題中,發現「資金斷鏈」仍是新創公司心中的痛,疫後資本市場再次進入寒冬,臺灣即將從萌芽期茁壯的新創公司又該如何解決?撰文/彭梓涵新創(Startup)的誕生,通常是來自一個技術創新點、概念創意點的萌芽,創新、創意是企業維持競爭力的關鍵,也是新創團隊需要的基本特質,...
萌芽FITI價創 10年催生500家新創 募資破百億新臺幣【會員限定,6/4前限期免費開放】
2023-05-24 / 記者 彭梓涵
政府創新創業政策,自2013年納入跨部會政策方向,歷經10年發展,各部會「接棒」態勢也逐漸成形。隨著萌芽計畫、價創計畫轉型,臺灣創新創業取得階段性成果,10年總計催生約5百家新創;加上臺灣近幾年在政府新創政策資源支持下,吸引矽谷的「回流型」創業家,及海外學子返臺,為創新、創業帶來極大的助力,將邁向下一個10年。撰文/彭梓涵「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等同該國的競爭力」。根據瑞士新創生態圈調研機構Star...
環球生技精選10家 最值得關注MIT特色新銳
2023-05-24 / 記者 吳培安
面臨生技醫療研發時程長、國際生醫募資不易的困難,臺灣生醫新創依然向前奮進、力爭產品取證落地。在此次專題中,環球生技從自有臺灣生技醫療產業資料庫逾千家公司中,篩選出360家於2016年起成立的新創,再以技術/產品獨創性、募資及產品發展速度為評選標準,精選出10家最值得關注未來發展的未來之星。撰文/吳培安國際生醫健康產業發展趨勢變化快速,千禧年前,小分子新藥、蛋白質抗體新藥、微創手術機器人、精準醫療萌...
2023臺灣生醫新創調查報告 精選10家特色新銳
2023-05-23 / 記者 吳培安
自2013年創新創業納入政府政策,發展整整十年,萌芽、育苗、拔尖,前瞻、價創、A+,各部會支持計畫「接棒」成形,10年總計催生約5百家生醫新創!環球生技從自有臺灣生技醫療產業資料庫逾千家公司中,篩選出360逾家於2016年後成立的新創公司,90%出自臺灣產學合作衍生成立,或自主研發的創新調查顯示,醫材、生農、製藥領銜,數位、資通訊、細胞/基因緊接在後,不過,2019年成為生技新創家數減少分水嶺,是...
帝勝獨家純素培養靈芝多醣體 創「無所不在」商機!
2023-04-15 / 記者 巫芝岳
臺灣少有的靈芝多醣體原料商帝勝生技,以獨家、高品質的純素培養技術,生產高品質真菌多醣體。多家知名品牌廠商包括哈佛醫研、敏盛集團等的保健食品原料與其合作外,帝勝更以「無所不在」策略,積極往保養品、醫療器材,甚至農業和畜牧業拓商機,開創真菌類多醣體極多元的利用,銷售足跡已遍及海內外。撰文/巫芝岳從調節免疫系統到甚至能輔助癌症治療,靈芝等真菌中所含的葡聚多醣體(β-glucan),已是廣泛被科...
Hi-Q小分子褐藻醣膠 科學+ESG理念行銷全球12國
2023-04-15 / 記者 巫芝岳
成立邁入第25個年頭的中華海洋生技,2008年技轉自水試所的小分子褐藻醣膠萃取技術後,開發出十多項褐藻相關保健食品,並以大量人體臨床實驗為其建立雄厚的學術基礎;在社會企業模式經營下,也取得許多來自醫學界的信賴,目前產品已推至全臺醫院,同時出口外銷12國。撰文/巫芝岳累積超過60篇期刊論文、18項人體臨床試驗,中華海洋生技(Hi-Q)以「褐藻醣膠」開發保健食品,他們不但是國內小分子褐藻醣膠開發先驅,...
葡萄王猴頭菇、蟬花 巨量學術基礎 攻神經、眼部保健市場
2023-04-15 / 記者 巫芝岳
老字號保健廠葡萄王,以其卓越的發酵技術與量能,近兩年成功開發猴頭菇與蟬花等創新真菌素材,其以大量學術研究為基礎,有效驗證這些素材仍鮮為人知的獨特功效,因此取得許多國外廠商信任,讓這些從本土研究開發的新素材,外銷全球多國。撰文/巫芝岳2022年,葡萄王生技成功以40噸發酵槽量產猴頭素A(ErinacineA),推出相關保健食品,創下全球首次液態發酵量產含猴頭素A(5mg/g)菌絲體的紀錄;這項成就不...
工研院導入AI 開發鹿角靈芝配方素材
2023-04-15 / 記者 巫芝岳
工研院生醫所團隊,近年導入AI開發創新保健素材,以鹿角靈芝、紅棗、桂圓與蓮子組合的助眠產品「Bugu-S」,成功技轉大統生技。開發過程完成多項動物、人體試驗,並發展精粹技術改善順服性,在專利、商標註冊完整布局下,得以順利技轉且快速展開銷售,成為近年保健品素材技轉的典範之一。撰文/巫芝岳根據健保署統計,臺灣全國一年會服用10億顆以上的安眠藥,相當於平均每5人就有1人在服用安眠藥,使用密度可說是亞洲第...
資本、通路、時間 造就大者恆大 揭密MIT保健素材挖金術
2023-04-15 / 記者 李林璦
臺灣遍地隱藏保健素材寶藏,如何篩選最適合臺灣發展的保健素材?哪些關鍵影響因子?本刊彙整專家意見發現,徹底鑽研了解原料素材、掌握原料量產技術、了解各國安全性法規、以及從功效性篩選是幾大關鍵!雖然投入的成本看似昂貴,但最終堆疊累積的研究,終將成為競爭廠商跨越不過的門檻。撰文/李林璦臺灣在地保健素材並不貧乏,寶島中不僅遍地寶藏,更繼承了中國數千年的中醫藥觀念,向大自然取經、藥食同源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