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慢性中耳炎恐導致失聰!

2018-01-29 / 記者 林以璿
隨著公共衛生進步,慢性中耳炎、流膿耳已不若幾十年前那般常見。但臨床上仍偶爾可見頑固型慢性中耳炎,北榮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蕭安穗提醒,慢性中耳炎不及時治療,會嚴重影響聽力。41歲的黃先生高中時得到了相當罕見的嗜依紅性慢性中耳炎併乳突炎及珍珠瘤,此後多次進出醫院接受手術與藥物治療;31歲時,中耳和乳突的反覆發炎影響了內耳,聽力大幅度下降,不得不戴上了助聽器。35歲時黃先生的病情急轉直下,雙耳聽力幾乎完...

北榮成大攜手搶救52天新生兒 活體單葉肝臟移植成功創紀錄

2018-01-24 / 記者 林以璿
去年11月,北榮與成大團隊攜手為52天新生兒進行肝臟移植,打破台灣肝臟移植手術最小年齡層紀錄。接受手術的穆小弟,將國內活體肝臟移植的體重數極限推至4公斤,也是少數接受「超減容積」肝臟第二單一小節移植的病患。去年10月,穆小弟在出生後隨即發生有食慾差、水腫、低血糖等異常狀況,在住院期間檢查發現肝臟衰竭,在成大醫院被確認患有罕見的母胎免疫疾病「新生兒血鐵沉積症」,肝細胞破壞殆盡造成猛爆性肝臟衰竭,命在...

臺北榮總與臺北大學 簽署合作備忘錄

2017-12-22 / 記者 林以璿
臺北榮總與國立臺北大學,於昨(22)日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未來將就醫療法律、長期照護、醫務管理及醫療大數據等方面進行合作研究,並藉由人才的培育交流,引進國內外最新的觀念與做法,深化學術量能,提高醫療服務的品質。臺北榮總院長張德明表示,臺北榮總每年服務將近250萬門診人次及12餘萬住院人次,不僅是全民就醫首選醫院,更是國際知名的醫學中心;每年院內、院外研究計畫600餘件,研究經費達到6.6億,每年發...

全台首位乳癌衛教機器人Pepper 在北榮乳醫中心上班啦

2017-11-13 / 記者 林以璿
臺北榮總乳房醫學中心今(13)日宣布,加入一位特別的乳癌衛教師—人形機器人Pepper,這也是首位於醫療領域擔任乳癌衛教師的機器人。此次成功將機器人推動跨足醫療背後的推手,是由臺北榮總外科部乳房醫學中心、台灣諾華與沛博科技三方共同攜手。 Pepper多才多藝,從乳醫中心介紹、乳癌衛教知識查詢,甚至是親身帶領患者進行乳癌術後的復健運動示範,以及進行乳癌患者講座的簡報課程,都可以一手包辦。...

北榮體內放射治療團隊成軍十年 「樹脂釔90」治肝癌成果卓越

2017-10-17 / 記者 林以璿
讓人聞之色變的國病「肝癌」,自1986年開始新生兒B肝疫苗全面接種計畫後,在年輕世代中肝癌的發生率逐年降低,但對於B肝及C肝帶原者,即便已有標靶治療,但延長存活的時間仍然有限。台北榮民總醫院體內放射治療團隊,自2008年即開始,研究應用樹脂釔90微球體體內放射治療,十年來已累計治療196例原發性肝癌患者,原預期餘命不到半年,經使用樹脂釔90體內放射治療後,有四分之一的病人腫瘤完全消失,或是有機會完...

VR不只玩遊戲 更讓醫師「精準」動刀

2017-09-21 / 記者 蔡立勳
過去多被當作娛樂用途的VR,現在不只能賞車、看房,更能幫助醫師「精準」開刀。臺北榮民總醫院與宏達電合作,從手術教學導入VR,在術前找出最佳路徑,可望縮短手術時間,促進醫病關係。撰文、攝影/蔡立勳走進陽明大學書田外科訓練中心,模擬手術室中,解剖剪刀、敷料鉗以及持針器等,各式手術器材一一放置妥當,50餘名來自兩岸的神經外科、耳鼻喉科醫師,聚精會神,盯著教學螢幕。這是由臺北榮民總醫院與陽明大學合辦,為期...

北榮心臟外科支架血管微創治療 主動脈瘤手術治療史新變革

2016-08-16 / 記者 陳欣儀
利用覆膜支架於病變主動脈瘤中架設動脈中的雪山隧道,阻絕主動脈瘤的瘤樣擴張,台北榮總心臟外科引領台灣血管內支架治療手術邁入新紀元。北榮並於手術中自製開窗支架,增加支架血管的應用性,同時引進新T型四分支主動脈覆膜支架植入手術,成為拆解胸腹主動脈瘤未爆彈的兩大利器。文/陳欣儀 圖/蔡立勳日劇《醫龍–TeamMedicalDragon》,以心臟外科團隊為主角,將團隊專業且高超的醫療技術演繹...

硼中子捕獲療法 北榮攜手清大深耕超過20年

2015-10-14 / 記者 楊傑名
硼中子捕獲治療(BoronNeutronCaptureTherapy,BNCT)是利用「硼-10」吸收中子後,裂變所產生2種具有高生物破壞能力的輻射性粒子,以達到治療癌症的目的,堪稱是目前醫學放療最精準的放射治療。台灣北榮與清大研究團隊已在BNCT深耕超過20年,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治療皆有深厚的實力。今年1月,台灣中子捕捉療法學會成立,希望能推動過去相關研究在台灣醫療開花結果,增進國民健康福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