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治療新曙光! 北醫大找到記憶調節因子 登國際期刊

2021-05-25 / 記者 彭梓涵
今(25)日,臺北醫學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及三軍總醫院宣布,其研究團隊率先全球發現免疫趨化因子(CCL5),可調節海馬迴神經元活性,進而改善小鼠記憶迴路的形成與學習記憶能力。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MolecularPsychiatry》期刊上。 領導該研究的北醫大神經再生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副教授周思怡表示,過去未有研究指出免疫趨化因子中的CCL5與記憶有關聯性。一般認知皆是慢性發炎會造成失智或神經損...

從預測到照護 失智AI應用廣:人臉辨識、穿戴裝置、機器人、預測模型

2020-10-09 / 記者 巫芝岳
今(9)日,「人工智慧和失智照護的未來」論壇中,接續上午場次從各面向探討人工智慧(AI)可如何提升失智照護,下午則邀請六位學研界專家,分享各自團隊如何運用AI介入照護,包括運用人臉辨識、穿戴式裝置、機器人,以及多項以AI技術促進失智症預測的創新模型。分享專家包括: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兼陽明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北榮員山分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李威儒、北榮高齡醫學中心醫師陳亮宇、陽明生科系暨基因體...

失智AI為解方? 專家籲:勿完全被數據主導

2020-10-09 / 記者 巫芝岳
今(9)日,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陽明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主辦了「人工智慧和失智照護的未來」論壇,探討臺灣在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下,如何結合先進人工智慧(AI)技術,改善失智症的診斷與照護。會中專家也提出,AI、統計模型目前仍有所限制,無法真正取代實證醫學。上午的論壇中,以「真相只有一個」為題,邀請包括: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兼陽明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主任陳亮恭、中研院統計科學所所長陳君...

愛福家、盤古銀髮 引進全臺首個失智症VR

2020-07-23 / 記者 彭梓涵
去(2019)年底,財團法人愛福家協會與盤古銀髮,聯手引進日本銀木犀(SilverWood)開發的失智症VR,從失智症者視角,進行失智症症狀模擬,透過身歷其境的體驗,讓體驗者以同理心出發,消弭對失智症恐懼,進而朝失智友善環境邁進。目前該體驗在日本已經超過四萬人次參與,盤古銀髮也在臺北、新北、臺中、嘉義、花蓮不同單位舉辦多場體驗活動。撰文/彭梓涵2015年,改編自莉莎.潔諾娃(LisaGenova)...

比爾蓋茲加持!英啟動全球神經退化疾病早期檢測計畫 聚焦數位穿戴裝置

2020-02-27 / 記者 劉端雅
近(25)日,英國阿茲海默症研究基金會(Alzheimer’sResearchUK)宣布,啟動一項神經退化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症)早期檢測(EDoN)全球計畫。該計畫的宗旨是利用和分析數位數據,開發疾病標記或數位指紋,並運用智慧手錶等穿戴式技術(WearableTechnology)進行偵測。EDoN計畫已經從比爾•蓋茲基金會、冰島食品慈善基金會(IcelandFoodsCha...

為年輕失智者找回人生成就感

2019-11-11 / 記者 吳培安
Young咖啡坊是由台灣失智症協會創辦的新型咖啡店,讓年輕型失智者在此找回工作的成就感,也讓家屬得以稍作歇息,讓大眾更加認識失智症的記憶與學習之地。今年7月,Young咖啡facebook粉絲專頁一則貼文被記者注意後,終於引起關注,甚至獲得郭台銘創立的永齡基金會承諾捐助3年營運資金。撰文/吳培安臺北市泰順街小巷鬧中取靜的某個角落,坐落著一家只在星期六白天開放的「Young咖啡坊」。店內裝潢風格明亮...

上頂醫學用影像診斷失智風險

2019-07-22 / 記者 吳培安
上頂成立於2017年12月,技轉臺灣大學醫學院曾文毅教授的腦部擴散式磁振造影(DiffusionSpectrumImaging)技術為基礎,結合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技術,打造出一套非侵入式的腦神經纖維示蹤技術(Tractography),提供腦神經年齡退化程度的評估服務,鎖定了失智症早期診斷的醫療需求。 失智症(Dementia)是一種神經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也是全世界未被滿...

延緩失智症 從腸計議

2019-07-13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6月26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HopkinsUniversity)於《Neuron》發表重大突破,為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disease,簡稱PD)患者帶來曙光。研究團隊以動物實驗證實,PD的疾病指標蛋白會從腸道沿迷走神經上行,最終使中樞神經系統產生病變。業界認為,這是至今所有PD的溯源研究中,證據力最強的研究,因此引發全球高度關注。P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慢...

WHO公布最新降低失智症風險指南 呼籲全球共同重視預防

2019-05-17 / 記者 吳培安
近日(14),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最新《降低認知退化及失智症風險指南》,基於科學證據提出多項生活型態、健康管理及干預措施的建議,呼籲全球應共同重視失智症的預防,降低風險以促進全球衛生健康。這份指南中說明了可降低失智症風險的生活型態建議,包括規律運動、不抽菸、避免不當飲酒、體重控制、健康飲食,並維持健康標準的血壓、血糖、血膽固醇指數。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指南不建議為了降低失智症風險而服用...

找回遺失的記憶…不是夢

2019-02-02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本(1)月9日,由東京、京都和北海道三所大學所共同發表一項舉世矚目的研究成果,經由刺激腦部組織胺(Histamine)的分泌,能使大腦找回遺忘的記憶。這個振奮人心的結果,引發廣大迴響,而醫藥界也開始討論將此成果應用於失智症或治療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可能性。組織胺是廣為人知的促發炎因子,而抗組織胺藥物也常被用於緩解多種過敏病症。然而,組織胺在腦部卻有截然不同的功能,主要由下視丘中的結節乳頭體核(tu...

英團隊找出路易氏體失智症(DLB)的基因圖譜

2017-12-21 / 記者 李虎門
到觀眾景仰與喜愛的好萊塢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RobinMcLaurinWilliams),在2014年8月於自家自殺身亡。羅賓.威廉斯自殺原因一直被外界以為飽受憂鬱症之苦,才如此了結生命。但日前,他的遺孀出面洗清他無法戰勝憂鬱症的說法,表示他是被比阿茲海默症更可怕的「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withLewybodies,DLB)」纏身,才走上絕路。圖片來源:Lewybodies(cred...

阿茲海默症暨相關疾病生物標記國際研討會

2016-10-26 / 環球生技
2016年罹患阿茲海默症人數已超過4,700萬人,預計在2050年將上看1億3,000萬人。面對全球人口快速老化,台大醫院神經部今(26)日舉辦「阿茲海默症暨相關疾病生物標記國際研討會」,邀請到美國、歐洲及台灣9位醫學專家,針對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療效追蹤、血液生物標記檢測與神經影像病理學等議題,分享最新的國際團隊研究成果。每年全球對阿茲海默症及其相關疾病的支出皆超過8,180億美元,家庭照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