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康武漢新廠落成增產能
2016-03-15 / 記者 楊傑名
喜康生技成立於2012年,由一群Genetech資深製藥經歷的核心技術成員領軍,希望能為全球病患提供高品質且價格低廉的生物製藥。喜康總部設在台灣,在武漢則設有商業製造基地,位於武漢光谷生物園區的JHL-1生物製藥廠已於2月25日落成,共計4座2,000公升發酵槽,預計6月完成驗證工作後,將成為中國規模最大,利用一次性生物反應器技術建成之單抗藥工廠。文、圖/楊傑名喜康生技成立於2012年12月25日...
盤點兩岸生醫優勢與特色差異
2016-03-15 / 環球生技
中國在產業及經濟發展與政策變化十分快速,產業內競爭非常激烈,練就中國本土廠商明快的決策速度與魄力。台灣生技醫藥廠商在布局中國時,除確立本身的產品定位與目標,慎選合作夥伴外,應加強洞察力瞭解兩岸競爭差異,以大國市場思維思考,並以明快的決策魄力,抓穩合作契機,並擴大商機。同時,企業還應隨時注意產業環境的變化,提早規劃應對策略與退場機制,調節與強化自身優勢與實力,以迎接挑戰。資料提供/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
台灣生醫大陸發展關鍵要素
2016-03-15 / 記者 楊傑名
台灣企業普遍規模小,為拓展更大市場空間,進入中國紮根生存之道,一方面可說是「不得不」的發展。前進中國發展,步步如棋局,進行策略圍繞著全局、局勢、定局、局內外等博奕理論,還在要在財務上利害計算,甚至還有法、術、勢等運用,登陸這場生存遊戲,就是一場血酬的法則!文/楊傑名、蔡立勳、王柏豪 攝影/蔡立勳、楊傑名國際各大生醫企業為降低成本及擴大市場規模,漸漸將重心移往中國,台灣雖相較歐美地區具地理及文化...
台灣生醫業登「陸」點將錄
2016-03-15 / 記者 蔡立勳
台灣生醫業西進腳步從未停歇,搭上中國「大健康」這班列車前仆後繼「登陸」佈局,目前約有115家台灣生醫企業西進,有人走得順遂,有人鎩羽而歸,但有人自此開枝散葉。面對中國不斷開放、升級的環境,越來越多的各國強敵環伺,向來習慣單打獨鬥的台企,如何殺出重圍?文/蔡立勳、楊傑名 攝影/蔡立勳、楊傑名除了市場因素,台灣在語言及地理位置等因素具有先天優勢,也是台企一路以來登陸的「幕後推手」。台灣生醫西進的腳...
末日科幻在真實生活中上演?
2016-03-15 / 記者 楊傑名
美國影集《陰屍路》自2010年開播以來,已成為最受歡迎的美劇之一,究竟這類末日科幻劇情是否有可能在真實生活上演呢?本篇將帶領讀者一窺劇中行屍的起源,並找出現實世界中與行屍病毒最為相近的病毒種類,進一步探討人類是否有能力預防或阻止類似疫情爆發。文/楊傑名現在美國最流行的電視劇有哪些?由知名影視資料庫IMDb(InternetMovieDatabase)所評選出2015年前10大最佳美劇排行榜中可略知...
農業生技法規前瞻化 帶動產業發展
2016-03-15 / 記者 吳靜芳
台灣農業生技法規目前迫切需要與國際接軌,國內法規主管機關則應隨時注意並修正配合科技發展。以目前台灣農業生技發展兩大重要領域動物疫苗及GMO(基因改造生物)來說,現行法規仍不足以幫助學研界及廠商商業化技術。在動物疫苗方面,我國廠商符合歐盟認證,品質標準高,可進軍2020年上看70億美元的國際市場。國內廠商絕大多數的目標市場為東南亞地區,政府應代表廠商進行貿易突破,爭取法規互相認證。回到研發端來看,目...
章修綱20年創業路 期許「30年磨一劍」
2016-03-15 / 記者 吳靜芳
近兩年,生寶生技轉投資公司瑞寶、生控陸續浮上IPO市場,成為焦點。創業20年,章修綱從創立瑞安大藥廠,再投入生寶幹細胞儲存,如今領域遍及動物疫苗、免疫療法到新藥研發,今年還將衍生細胞療法新公司…生寶集團已在台灣生技開枝拓葉,成為台灣生技集團化發展的代表之一。文、圖/吳靜芳今年1月22日,繼瑞寶基因後,生寶又有一個子公司生控基因(6567)踏進資本市場。開發多個癌症治療型疫苗的生控基因...
黃昭熹:「建立台灣基因產業生態系,才能爭取國際參賽權!」
2016-03-15 / 記者 吳靜芳
基龍米克斯總經理黃昭熹幾乎是一部基因定序市場發展的活歷史,20年來,他闖盪大中華大江南北,見過兩岸基因產業的消長與跌宕起伏。去年底,基米併購世基,打響台灣分子檢測產業兼併重組的第一槍,台灣產業發展規模化有了跨步進程。殷鑑產業經驗,他認為,台灣要建立「基因產業生態系」,整合政策、產業鏈,才有機會取得國際參賽權,在接下來的基因產業大戰中殺出重圍文/吳靜芳自2000年人類基因定序草圖完成,帶動基因解碼產...
失智症
新醫療
新長照
數位醫療
互聯網
高齡照護
老年失能
銀光經濟
長者照護
大內尉義
Jean-Pierre Michel
羅國俊
陳亮恭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
鄧居義
吳漢章
楊振甫
林姿瑩
潘進丁
楊慰芬
鎖定高消費力銀光經濟 「錢」進健康老化市場
2016-03-15 / 記者 楊傑名
全球高齡化趨勢將帶動銀光經濟的成長,隨著世界衛生組織(WHO)重新定義了健康老化的觀念,未來的高齡醫療將朝向整合門診革新,提供長者個人化的健康方案。台灣可以把老人議題當作急需解決的危機,又或許我們可將其看作是一個正在興起的市場機會。文/楊傑名由聯合報系願景工作室、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台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辦的「2016後青春安老學-銀光經濟創客論壇」,於2月21日盛大開講,圍繞著高齡照護之議題...
QPS新藥部門成立逸達2016Q2興櫃
2016-03-15 / 記者 蔡立勳
國際知名CRO公司QPS董事長簡銘達,2013年將研發部門獨立,在台成立逸達生技,其自主開發的「新型藥物緩釋輸送平台技術」已開發出多項新劑型新藥,以晚期前列腺癌為適應症的新劑型新藥,計畫於今年Q4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公司已於今年1月公發,2月初完成首輪募資,計畫今年Q2能登錄興櫃。文、圖/蔡立勳開發一顆新藥,耗費的人力及資源相當可觀,研發時程動輒需要8至10年,甚至更長。許多跨國藥廠紛紛將藥物開發作...
研發新藥難 申請健保給付難上難
2016-03-15 / 記者 陳堂麒
台灣真有產業政策嗎?或許我們可以從台灣新藥核價和藥價調查政策看出一些端倪。台灣早在30年多前便成立生物技術中心,顯示政府在30年前就「看見」生物科技產業未來的發展潛力無窮。看到了趨勢,但牛肉在哪裡?文/陳堂麒台灣有產業政策嗎?或許我們可以從台灣新藥核價和藥價調查政策看出一些端倪。台灣早在30年多前便成立生物技術中心,顯示政府非常有遠見,在30年前就「看見」生物科技產業未來的發展潛力無窮。但很多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