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如方:「罕見病患面臨問題在 用不上藥和用不起藥…。」
2014-03-07 / 特邀作者
2008年2月29日,歐洲罕見病組織(EURODIS)發起了第一屆國際罕見病日。此後,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被認定為國際罕見病日。隨著罕見病逐漸被社會公眾關注和重視,公眾的目光也聚焦在罕見疾病用藥的市場與使用情況上,對此,我們專訪了中國罕見病發展中心(CORD)主任黃如方,以下是他的訪談內容。文/姚曉璐(原文出自中國醫藥經濟戰略研究月刊)霍金可能是最幸運的罕見病患者之一了。這位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患有肌...
TBF選8位生技講座
2014-03-07 / 資料中心:許敏
整理/資料中心財團法人台灣生技醫藥發展基金會(TaiwanBio-developmentFoundation,TBF)去年邀請國內學術及研究機構提名生技講座候選人,經過基金會嚴謹的審查,今年選出八位講座,總獎金新台幣2億元,每位講座將獲得新台幣2,500萬元之研究獎金,分10年支付。TBF希望藉此挖掘並鼓勵生技方面的傑出科學家,投入長期的基礎研究工作,並培養人才,以促進我國生技產業之發展。基金會原...
進軍國際市場 打造台灣醫管服務品牌
2014-03-07 / 環球生技
生策會於1月15日起,舉辦為期3天的「2014醫管服務暨生技產業發展系列論壇」,廣邀醫療體系院長、生醫產業代表及政府官員等各界專業人士,暢談醫療管理服務之國際市場趨勢、整案輸出模式以及相關法規配套等議題。連續3天的議程,分別聚焦產業策略、市場行銷及環境法規面向,探討台灣在醫管服務上如何串連產業鏈、進行資源整合,以及如何完善國際化法規體制與環境資源,期望整合國內醫療技術、醫療體系、資通訊、製藥與醫材...
法規、專利、行銷、資金 樣樣缺 醫療電子商業化理想變夢想!?
2014-03-07 / 記者 王柏豪
文/王柏豪「智慧型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ProgramforIntelligentElectronics,以下簡稱NPIE)前瞻研究計畫中,不少團隊都有計劃籌建創新公司,以持續將研究成果繼續往商業化發展。今年1月起,清華大華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長張大慈接任了NPIE前瞻研究橋接辦公室主任,她找了曾任工研院「醫療器材快速試製服務中心(RapidPrototypingCenter,R...
台大林致廷「智慧型奈米晶片」團隊 開發血管疾病診斷系統晶片
2014-03-07 / 環球生技
台大電機工程學系林致廷教授帶領研究團隊研發出低成本、高靈敏度及可同時進行多目標檢測的智慧型奈米晶片,並可快速準確的測定心臟衰竭等生物標誌,無需仰賴耗時的病毒DNA序列及蛋白質濃度含量的篩檢,以達到早預警並輔助治療照護的效果。文/林怡君林致廷教授在美國密西根大學攻讀電機博士時,接觸到電子晶片在生物分子檢測的應用,著眼於台灣電子元件的基礎優勢,加上手機市場蓬勃,便思考可以結合隨身的手機作為平台,開發基...
成大劉濱達「可攜帶式尿液感測」 聯手南台灣4校
2014-03-07 / 記者 林亞歆
癌症治療方法越趨多元,而檢測開發也朝向更簡便的方向邁進。成功大學電機系劉濱達教授聯合南台灣4校,發展出可攜帶且兼具感測、監控及資料傳輸的尿液生醫感測系統,盼能將癌症檢測融入日常生活,達到預警與偵測的效果。文/林亞歆尿液中含有許多重要的生物標記,如:白蛋白、尿酸、葡萄糖、尿素、肌酸酐等,部分生物標記與某些癌症、疾病息息相關,這些連結賦予了尿液檢測重要的意義。目前,檢測癌症生物標記,一般都透過醫療單位...
成大李順裕 「互動式智慧型身體感測網路晶片」計畫 悠遊卡大小貼身守護神 心律不整不再神隱
2014-03-07 / 記者 林亞歆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李順裕團隊以「互動式智慧型身體感測網路晶片系統」開發出「貼身守護神」,結合無線傳輸和個人行動裝置,可長時間檢測使用者的心臟生理訊號。文/林亞歆在台灣,2012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萬多人,平均每天就有91人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有的病人爬山的時候覺得心臟不舒服,但回到醫院檢查卻一切正常,有些台商在中國感覺心臟怪怪的不舒服,回台就醫卻找不出問題…。成功大學電...
成大許梅娟 「尿液生醫微感測器與系統晶片整合」計畫 慢性腎臟病早期監測 預防洗腎
2014-03-07 / 記者 林亞歆
台灣慢性腎臟病患者逐年上升,2009年,慢性腎臟病的健保門診支出已達392億台幣,每年洗腎淨增加人數逾2000人,所耗用的醫療資源已成社會與健保的沉重負擔。成功大學許梅娟教授主持的「腎功能與泌尿道感染之生醫微感測器與系統晶片整合」計畫,可協助腎臟病患於惡化到洗腎前提早進行追蹤偵測,及早介入預防或治療,盼有效降低醫療支出。文/林亞歆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NPIE)中,由成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許梅娟教...
台大醫院孫瑞昇「脊髓神經電生理訊號監測系統」
2014-03-07 / 環球生技
脊椎矯正是骨科危險性最高的手術之一,一旦壓迫到某部分神經,可能造成病人的神經損傷甚至癱瘓,許多醫師也因此可能面臨醫療爭議事件甚至吃上官司。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院長孫瑞昇醫師研究團隊提出開發術中監測系統的想法,期望藉由準確的神經電位監測,即時移除導致脊髓神經功能異常的原因,降低脊損風險。文/林怡君因為醫療技術的發達,現在骨科醫師已經可以為脊椎側彎或其他脊椎畸形的病患進行矯正手術。孫瑞昇表示,骨科中最大型...
交大方偉騏教授 「次世代智慧型加護病房照護系統」計畫 「智慧ICU系統」勾勒重症醫療照護藍圖
2014-03-07 / 記者 林亞歆
目前台灣的加護病房體系中,平均每名重症醫護人員須負責2~3名重症病患,造成醫護人力不足、負擔過重而產生醫療品質的下降。交大電子工程研究所方偉騏教授主持的「次世代智慧型加護病房照護系統」計畫,以晶片系統整合技術開發「智慧ICU系統」能幫助提升台灣重症照護水準並改善國內醫療品質。文/林亞歆加護病房是醫院內使用最大量醫療資源的單位,不僅需要許多昂貴醫療儀器維持病患生命及長時監測其生理狀況,更需要醫護人員...
交大吳重雨 「八通道閉迴路癲癇治療系統」計畫 0.8秒即時偵測癲癇 世界最快紀錄
2014-03-07 / 環球生技
交大吳重雨教授團隊研發的「閉迴路」癲癇治療系統,能在0.8秒內偵測到癲癇異常放電,為世界最快紀錄,並能即時藉由刺激器電擊抑制癲癇發作,正確率高達92%。該裝置在2013年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ISSCC)中獲得卓越技術論文獎,創台灣近十年來的歷史紀錄。文/林怡君據統計,全世界約有5千萬癲癇症患者,近來因醫療科技的進步,癲癇症已有治療藥物,但仍有約30%患者屬難以藥物治療的頑固型癲癇(refracto...
交大吳重雨「植入式人工視網膜晶片」計畫 無線太陽能仿生視網膜 重「建」光明
2014-03-07 / 環球生技
近代視網膜病變漸增,交大前校長吳重雨教授的團隊,成功開發出領先國際目前市售之太陽能無線光照人工視網膜植入式晶片,可代替破損的視網膜,幫助再生視覺感官。團隊並已籌畫新創公司,進行視網膜晶片系統及裝置生產製造。文/林怡君視網膜病變,會造成眼睛用來偵測光線的細胞死亡,物體反射的光線無法在視網膜成像,也就無法形成神經信息傳導至腦中的視覺皮層,導致失明。據統計,眼疾人口中,每4000人就有1人患有色素性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