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D攻克醫療難點 產品年底進臨床試驗

2017-10-20 / 記者 林以璿
3D列印技術,被視為未來改變世界的重要產業之一,2014年,亞洲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了國內第一個「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3年過去,3D列印中心與多項技術合作,研發了多款臨床醫療用具,現在正朝著「列印一個器官」的目標繼續努力。撰文/林以璿 攝影/林嘉慶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作品《別讓我走》(《Neverletmego》),說的是人類為了對抗疾...

北醫大「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牽手廣達 實現未來醫院

2017-10-20 / 記者 李虎門
2017年6月,臺北醫學大學與廣達合作著手成立了智慧醫院模擬實驗室,藉由自身專精的醫療資訊,及臨床大數據,同時,導入跨領域產業資源,建立一個藉由科技為輔助的智慧醫療模式,盼打造臺灣未來醫院的典範。撰文、攝影/李虎門過去,掛號排隊、看病等候、領藥耗費時間長,醫師問診時間短,這些「三長一短」的場景,都是你我看病時,最熟悉不過的經驗。然而,在智慧化時代下,世界各國在醫療健康(eHealth)的領域,不斷...

醫療創新科技!臺灣這些醫院正在改變你我看病方式…

2017-10-20 / 記者 李虎門
全早自2001年,一名紐約外科醫師,透過遠距操控手術機器人,實現首例跨越大西洋的手術,十幾年後,這項被視為醫療新科技的里程碑,已經在各大醫院都可見。眼前為你「望、聞、問、切」的,可能很快變成一個機器人,它用大數據分析診斷你的疾病,甚至不必到醫院,在家透過遠端介面,免除舟車勞頓和大型儀器耗時不易檢測問題。來自醫院/醫療的需求創新技術,新科技也讓新醫療越來越人性,AI、機器人、ICT、遠端醫療、VR,...

「EE」哪裡挖? ICT跨醫材引爆人才荒

2017-09-21 / 記者 蔡立勳
ICT、AI結合生醫帶來了新時代,觀察生醫產業現在最夯的人才,正是橫跨電機工程(Electronicengineering)及生醫工程(Biomedicalenginee)的「EE」人,但是,臺灣的EE人才真的夠嗎?撰文/蔡立勳放眼產業、學界,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讓大立光跨入生醫的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彭仲康,以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生物工程系暨電子工程系教授,被稱為「電子眼之父」的...

鴻海M次集團「狼性」佈局生醫

2017-09-21 / 記者 蔡立勳
作為全球電子代工大廠的鴻海,堪稱近年佈局生醫動作最頻繁的代表之一。不僅成立永齡健康基金會,以「戰勝癌症」為目標,更成立M次集團專責生醫領域事業。今年7月,在鴻海投資美國的計畫中,生醫更儼然成為其中的第二重心。撰文/蔡立勳8月26日,被視為文青必訪聖地的松山文創園區,一大早,就湧進數百名學生。他們,不是來追星,也不是朝聖哪個藝術大師的展覽,而是參加聚焦生醫新創的「TRANS」論壇。這場為期兩天的論壇...

廣達全方位雲端照護 進軍海內外醫院

2017-09-21 / 記者 蔡立勳
作為全球筆電代工龍頭,廣達也未在電子業跨足生醫的浪潮缺席。其以結盟MIT十年的合作計畫為基石,積極與成大、交大、北醫大等單位合作,逐步攻進智慧醫療。撰文、攝影/蔡立勳全球筆電代工龍頭、AppleWatch獨家代工廠……,這些,都是提到廣達電腦時,人人腦海浮現的第一印象。即使已透過技術力、市佔率,證明自己在全球3C產品供應鏈的地位,但廣達在這波電子業轉型、跨足生技醫療的浪...

華碩「大夫」 照護機器人年底上班

2017-09-21 / 記者 蔡立勳
憑藉過去在雲端累積的數據基礎,華碩健康圍繞現今熱議的「大數據」,要搶食精準醫療商機。不僅將於今年第四季推出導入IBMWatson的照護機器人,也與瑞士醫療數據公司Clinerion合作,打進國際醫療數據供應鏈。撰文、攝影/蔡立勳在臺灣,講到國產筆電品牌,就不能不提及,被稱為「雙A」的華碩(Asus)與宏碁(Acer)。但是,無論市佔排名如何競爭消長,全球筆電出貨量逐漸衰退,是不爭的事實。因此,許多...

背後是台灣電子大廠 ICT醫材新貴出列!

2017-09-21 / 記者 蔡立勳
全球2,300億美元的數位醫療市場,大立光、台積電、鴻海、友達、宏碁、廣達、台達電、緯創與聯發科等,臺灣一線電子大廠深佈局遠出乎你想像。大立雲康、華碩健康、緯創生技投控、佳世達、仁寶智寶,鴻海M次集團、廣達BU12、光寶skyla等等,電子大廠暗藏多年的祕密武器,如今昂首出列。他們多半鴨子划水,正陸續踏軍生醫市場,這些生醫新貴,也引爆「EE」人才黃金時代。(即橫跨電機工程「Electronicen...

輔具租賃行不行 盼政府一個決心

2017-08-21 / 記者 李虎門
2016年,政府提出「長照十年2.0」,朝向四政合一的整合服務模式、完善輔具資訊整合平臺、增加各縣市輔具中心、長照中心,明年(2018)推動輔具購買/租賃補助的實施計畫。然而,長期照顧保險法仍在立法階段,計畫細節及相關經費不確定下,臺灣社會對於「長照2.0」,仍持保留態度。 撰文、攝影/李虎門57歲的阿文,打算替中風、行動不便的母親購買輔具,並申請看護,但阿文評估購買輔具至少要花15萬元(輪椅、氣...

一窩蜂me-too教訓 臺輔具產業應切記

2017-08-21 / 記者 李虎門
製造業過了甜蜜點,成熟的產品價格就會下滑,已開始反應在傳統輔具的單價;中國低價投入輔具製造競爭,也直接迎面衝擊臺灣輔具廠商。臺灣輔具產業發展若要長久性,必須鼓勵異業轉型投入,比拚產品的創意,走向高階段輔具產品,才能作出特色化的產品。撰文/李虎門依據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部發表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修訂版」報告,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已有9.6億,到了2050年將竄升至21億。再從全球的老年扶養比來看...

世界輔具王國在臺灣

2017-08-21 / 記者 李虎門
三十年前的臺灣,輔具的概念一無所有,人口結構改變,老化社會成趨勢,原本不被重視的輔具,撥雲見日,光芒奪目。目前,全臺約有115萬身障、失能老人70萬、照顧服務者30萬,加上老年人口,將總共有近500萬人有中、高度輔具需求,再放眼全球,2019年市場將成長至251.86億美金,複合成長率近6%。2011年到2015年,臺灣輔具產值年增長6.6%,2014年,臺灣「行動輔具」爬升至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在...

羅布森結盟工研院 躍居樓梯升降椅龍頭

2017-08-21 / 記者 蔡立勳
從代理到推出自有品牌,羅布森與工研院機械所合作,以技術為樓梯升降椅設下高門檻,並加入多項為使用者設想的使用功能。不僅成為臺灣升降椅龍頭廠商,也打破以往歐美大廠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撰文、攝影/蔡立勳電影《天外奇蹟》(Up)中,主角卡爾爺爺由於行動不便,必須利用安裝在樓梯旁的升降椅,才能在家中上下樓。這個場景,相信許多看過電影的人都不陌生。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在家中設置樓梯升降椅的案例,越來越普遍。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