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名錄
介紹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新聞首頁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數位醫療
論壇回顧
商情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展望說明
產業名錄
名家
名人專欄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動態
活動看板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
影音報導首頁
生醫名人錄
產業報告
展會直擊
技術領航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文章查詢
標籤:BioICT
封面故事
李鎮宜
BIOICT
2022-06-16 /
記者 劉馨香
陽明交大李鎮宜鑽研半導體生醫晶片 助攻臺灣BIO + ICT大國
學生遍佈半導體業的陽明交大副校長、電子研究所教授李鎮宜,自2004年起投入生醫應用研究領域,開發出一系列從無線心電圖感測器、植入式神經治療晶片到半導體生醫晶片等BIO+ICT的豐碩成果。他以標準製程製作的半導體生醫晶片、具通用性,獲得了國際再生醫學龍頭CiRA青睞,盼成為iPS細胞品質自動化檢測解方。撰文、攝影/劉馨香根據ResearchAndMarkets預估,2026年生物醫學(BIO)結合資...
智慧醫療
BioICT
2021-05-07 /
記者 彭梓涵
宏碁、廣達、仁寶、緯創:加持智慧醫療 打造臺灣「護國觀音」
今(7)日,食藥署正式啟動「智慧醫材專案辦公室」,啟動典禮上,包括: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廣達集團董事長林百里、仁寶集團副總經理沈俊德、緯創醫學總監郭志峰與多位生醫專家、醫院負責人共襄盛舉。會中雙方也透過對談,分享各自智慧醫療的布局與構想。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首先表示,台積電、聯發科成功打造臺灣一座護國神山,而疫情下,因為醫事人員的努力臺灣感染人數並未像各國暴增,醫護人員成為臺灣「護國觀音」,宏...
智慧醫療
智慧醫材
BioICT
科技會報
2021-02-01 /
1111人力銀行
智慧醫材法規與臨床試驗交流會 助建智慧醫材產業生態系
2021-01-28下午03:041111記者陳恆光/綜合報導為促進Bio與ICT產業跨域交流合作共同進軍國際巿場,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於日前召開「智慧醫材法規與臨床試驗交流會」,邀集臺灣電子資通訊科技大廠、AI數位新創公司、醫療院所與國際藥廠領袖代表,及推動臺灣精準健康方案之相關部會與會,由智慧醫材產品開發跨域合作經驗談為起點,搭起臺灣科技業者與國際藥廠異業交流之橋樑,期能強強聯手,結合世界領先...
熱門焦點
生技投資
生技展即時報導
BioICT
BIOAsiaTw2019
2019-07-26 /
記者 彭梓涵
Session 8:《ICT X BIO》最好的投資標的 擁有完整的數據
BIOAsiaTaiwan亞洲生物技術大會論壇中第三天(26日),由工業技術研究院主辦的ICTXBio投資論壇,邀請以色列eHealthVentures電子健康風險投資KobiInbar、日本富士通醫療保健解決方案部門負責人IduruKokubu、日本INFOCOM公司醫療事業部副總經理YoichiroHamazaki、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副院長林國偉、韓國DeloitteConsulting公司合夥...
全球新聞
數位醫療
BioICT
臺北生技小聚
2019-04-17 /
記者 李林璦
e+醫大於二 ICT跨域醫療趨勢正熱
今(17)日,由臺北市政府舉辦,中國生產力中心及環球生技月刊協辦的「2019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第二場次熱烈展開,以「e+醫大於二」次世代醫療ICT跨域革新為主題,邀請臺北醫學大學李友專教授、安盛生科、盛雲電商以及萊鎂醫材、心誠鎂行動醫電、創心醫電等醫療科技研發領域專家深度剖析現今醫療與ICT跨域趨勢分析。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莊玫紅主任(攝影/林嘉慶)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莊玫紅主任表示,臺北市政...
封面故事
熱門焦點
特色文章
腦科學
BiotwNews
BioICT
2017-04-20 /
記者 楊傑名
各國腦科學遍地星火
由於研究人腦的複雜程度遠比基因體來得高,許多專家一致認為,解碼人腦的奧祕非單一國家能完成。目前,許多國家或地區皆有大規模的國家型腦科學計劃正在執行或規劃,2015年於中國蘇州舉行的一場腦科學閉門會議,正是希望各國研究能透過合作,提升腦科學研究效率。文/楊傑名2015年6月,來自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及台灣等國,近60位的神經科學家齊聚中國蘇州,參加由冷泉港亞洲實驗室(ColdSpringHarbo...
封面故事
熱門焦點
特色文章
腦科學
BiotwNews
BioICT
江安世
生醫推手
2017-04-20 /
記者 陳欣儀
江安世建置「人體3D Google map」
以全球第一個果蠅腦神經網路影像資料庫蜚聲國際的江安世院士,是台灣本土科學家揚名國際的範例,他堅持不跟風,實踐自己夢想的科學,繼建置果蠅腦神經圖譜後,積極組建「人體3DGooglemap」計畫跨領域合作,開發具突破性的未來科技,讓台灣的腦科學研發成果在國際佔領關鍵地位。 文/陳欣儀「大腦究竟是如何工作的?」為許多腦神經科學家尋求解答的問題。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暨腦科學研究中心主...
封面故事
熱門焦點
特色文章
腦科學
BiotwNews
BioICT
2017-04-20 /
記者 楊傑名
善用台灣ICT 基礎 扮演世界大腦重要拼圖
不管是競爭或合作,各國砸重金發展腦科學的態勢,似乎不亞於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台灣在有限資源的環境下,該如何以自身優勢,在世界大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相關決策者審慎思考。文、圖/楊傑名自歐盟與美國相繼於2013及2014年啟動兩項大規模腦科學研究計劃(詳見前文),似乎也扮演了領頭羊的角色,使全球各國、研究單位、學術機構等陸續加入腦科學領域,可想見未來十年「世界大腦」的概念...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細胞治療1:讓細胞治療成患者新「膝」望!完備細胞儲存法規 保障病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