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24日,再生元(Regeneron)宣布其於2023年8月斥資1.09億美元收購基因療法公司Decibel Therapeutics所獲得的遺傳性聽力損傷候選基因療法DB-OTO,在臨床一/二期試驗的11名兒童患者中,10名出現顯著的聽力改善,將據此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與其他法規監管單位討論藥證審查。
DB-OTO是一種具細胞選擇性的雙重腺相關病毒(dual AAV)基因療法,目標是治療因耳蝸畸蛋白(otoferlin)編碼基因OTOF發生突變,所引起的先天性嚴重聽損。患者會透過類似耳蝸植入手術的耳蝸內膜注射(intracochlear injection)程序,將基因療法注射到耳部,此療程也適用於嬰兒。
此次公布的臨床試驗初步結果中,涵蓋了第1位在10個月大時接受治療的兒童患者,以及其他11位年齡從10個月大到16歲大的兒童患者。其中9名兒童接受一側的耳蝸內膜注射,其他3名則是兩側皆注射。
研究團隊表示,在11名至少接受過一次治療後評估的患者中,共有10名出現了顯著的分貝聽力標準改善。其中5名完成24週評估的兒童患者中,3名的聽力已經回到了接近正常(≤40 dBHL)或正常標準(≤25 dBHL)。
不過,也有1名患者在治療第24週時,仍未獲得相較於基線值的改善。
延伸閱讀:WES+粒線體全基因檢測 揪出200種已知聽損基因
馬偕林鴻清推動臺灣新生兒 聽篩、聽損生物性治療
而在安全性方面,再生元表示,12名患者對DB-OTO與手術程序的耐受性良好,也未發現由DB-OTO引起的不良事件。12名患者中,有5名出現手術後的前庭不良事件,例如無法控制的眼球運動、噁心、暈眩和嘔吐,但在給藥第6天內就恢復。
2起嚴重的治療期間不良事件(TEAE),則被再生元認為與治療無關。其中一起為第三級事件,為接受耳蝸內膜注射的耳側出現乳突炎,經過抗生素治療後復原,此外該患者也出現復發的上呼吸道感染和雙耳慢性發炎;另一起則是患者出現第三級的走路不穩,但在24小時內恢復,被認為是與接種水痘疫苗的反應有關。
延伸閱讀:iPS「點燃」毛細胞再生關鍵
馬偕醫學院許益超 為聽損患者打造新一代「生物耳」
DB-OTO目前已經獲得FDA的孤兒藥(ODD)、兒科罕見疾病(Rare Pediatric Disease)、快速通道(Fast Track)和再生醫學先進療法(RMAT)資格,以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的ODD資格。
再生元資深副總裁暨遺傳醫藥共同負責人Christos Kyratsous表示,此療法在早期就能見到效果,他們正在主動與美國FDA及全球其他監管單位溝通,以尋求獲得批准。
參考資料:
https://investor.regeneron.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latest-db-oto-results-demonstrate-clinically-meaningful-hearing
(編譯 / 吳培安)